读到这里,韦庄不再说话,看向朱友珪的眼神也变了不少,有些惊讶,也有些惊疑。看来今天自己着实没白来,指不定能见证一个越王勾践的翻版。
更多的是,他完全没想到朱友珪对自己家人感情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好。
要知道朱友珪孝顺父母、待人和善的名声,几乎传遍了整个汴州城,现在随便在街上拉个普通百姓,没有谁不知道朱友珪的。
只是谁也不知道这个小孩子心中那隐藏起来的怨恨究竟有多深。不过这终究与自己无关,自己只是被朱温那个老匹夫骗来当看门人的。
再说,看着他们小狗咬大狗又未尝不是一件快事!
雾气沼沼,瓦窑四潲,就跟一块砖一块砖抠的一样。门口有四棵门槐,对过儿是磨砖对缝八字影壁
衣着华贵丝帛的朱温正舒适的躺在太师椅上,聆听着魏一对朱友珪日常汇报,期间当听到朱友珪作诗的时候,朱温原先昏昏欲睡的眼眸瞬间睁的滚圆。
“你说珪儿作诗了?”
“是的,将军。而且二公子做的诗让属下热血沸腾。”
“快来念念,让本将军听听珪儿做了一首何诗。”朱温有些好奇,他是一个泥腿子出身,要是有一个会吟诗的儿子,说不定自己称帝后,在史书上的标签又得多加一个。
中华民族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喜欢名留青史,让无数后人推崇。特别是地位越高,越在意史书记载。
“心……
江海……
志……
敢笑黄巢不丈夫。”
魏一的脸色瞬间愁苦起来,一脸哀怨地看着朱温,你这不是为难我胖虎吗?上阵杀敌,我还行;但你让我去记这些文文瘪瘪的东西,还不如让我倒立拉稀。
“唉!罢了罢了。没事时多看看书,还有下次珪儿再作诗时,一定要拿张纸仔细记录,听见了没。”
朱温看到魏一那一副死去父母的模样,有些好笑,但他也知道自己纯属是在对牛弹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的吴下阿蒙可不是谁都可以的。
“喏!”
魏一离开之后,朱温这才站起身,身影猛然出现一间黑屋,冷冷道,“毫州的事情当真万无一失?”
“报告将军,属下留下的痕迹定然不会让二公子怀疑到将军身上。但是二夫人就不一定了。”
一道黑影恭敬的单膝跪地,蹲在朱温身后,嘶哑地声音弥漫在房间内。
“友珪可暗中调查过路途刺杀事件?”朱温想了想缓缓问道。
“有,二公子派人调查过,但是即将查到线索,又停止了。应该是查到了什么,但不敢继续查了。
其次最近二公子的经营的商铺有些奇怪,暗中招收了不少流亡在汴州城的孤儿。”黑影沉声道。
“孤儿?派几个人盯着就行。对了,如果日后朱友珪调查毫州老秀才之死,你适当地丢出一些线索给他。”
朱温对朱友珪招收孤儿并怎么在意,一个八岁的孩子虽然妖孽,但他还没认为朱友珪会对自己造成威胁。
当然,朱友珪想要发展自己的势力,那也必须要在自己的监视之下,否则他不介意给他提提醒。
至于惠香,他的确答应过张氏,自己不会对她动手,但他可没说过不让别人动手。
寒夜的天幕,半个月亮斜挂,星星在闪烁着。朱友珪默默将一张沾满血迹的纸条放在火烛之上,看着它化为灰烬。
最终,看了一眼躺下屋顶的魏一,吹灭了火烛,睡在柔软无比床榻之上。缓缓进入睡眠。
今天终究是个不眠之夜!
一道黑影从幽深山洞之中钻了出来,急速抵达了熟悉的山峡,在这里,他终于见到了往日的伙伴,不过却不是活人。
幽长的峡谷之中,遍地倒着往日伙伴的少年少女尸体。这些尸体之上都是一刀解决,他没有见到一具尸体会有两刀,层层叠叠,一眼望不到边。
很显然,这里曾是一片大屠杀。
黑影握住石头的手微微颤抖着,走进了峡谷之内,一个沾有猩红血迹而又熟悉的标记出现在他身前,这是紧急撤离的标记。
心中不由一阵颤栗,脚下一蹬,仔细搜寻着那印象中的尸体,最终他在数十具尸体中,扒开最中间的几具。
赫然看到了一个少女的遗体,胸前,一个酒杯粗的破洞从胸前直贯胸后,一枪毙命。
看着自己妹妹这死不瞑目的双眼,黑影眼眸赤红,默默地低下头,他没想到自己妹妹没在训练之中淘汰,却在一方面的屠杀之中,变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然而就在这时,远处忽然传开熟悉的鸟叫声,黑影霍然抬头,扭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背上妹妹的身体向那边冲去,虽然背着尸体,但他的身子却没有丝毫迟疑。
几个纵跃之间,已是沿着一侧的峭壁,攀着突出的岩石和石间生长出的藤蔓,小树,猿猴一般的向上爬去。
在那里,他看见了那几个往日与自己一同训练的伙伴,他们也是在训练往往拼个你死我活的敌人,以及没少在背地里下黑手的丑八怪牛管家。
此时,他从未对他们感到如此亲切过。
牛灿数了数陆续到达的几个孤儿,眼眸之中闪过一丝后怕和惊慌,他也没想到自己刚离开没几步,总舵就被瘟灰卫这么轻而易举给毁了。
如果自己再走晚点,恐怕今天自己也得交待在这,同时他感到一阵肉疼,虽说在乱世之中最不缺的就是孤儿,但二公子花在他们身上的资金可不少。
到现在,一个孤儿花费的钱财起码有十几银两,总舵的孤儿加上教头总共有一千人左右,也就是说一夜之间,一万多银两全部打水漂了。
如今被瘟灰卫这么一打秋风,全没了,他都不知如何向公子交代。
………………………………
ps:龙蛇飞动古代是贬义词,现在是褒义词。由于小说背景是古代,所以用的是古代意义。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本小说对他有一定的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