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一章:盐课提举司(1 / 1)我家二姑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凤翔张大人的府邸又置办了不少好东西,自从认识李崇文这个年轻人。

他的运气就一直很好,皇上已经几次口头嘉奖他,他的庄园交给李崇文打理后,以前不过是能送些瓜果蔬菜什么的。

现在变成无烟煤炉的工厂所在地,几个铁匠作坊也干脆都搬过去了,现在没有瓜果。

可这一箱箱送来的银子比瓜果甜多了。

张大人除了庄园也是有其他产业的,现在干脆都交给李崇文打理。

且不说以前交给自家人是否被侵吞了部分,现在好了,什么都不用管,李崇文每个月都会请人送来月度收益账单,还有超过以前两三倍的银子。

府中财库充裕了,夫人小姐们买东西也更随意了,前段时间更是请华建装饰公司给家里修建了新的茅厕。

这新茅厕连地上都是铺着陶砖,马桶更是别出心裁,竟然是坐着便可使用。

使用完后旁边放着清风卫生纸,整个茅厕通风透气,闻不到臭味。

用完后用线绳一扯,那些排泄之物就顺着陶管冲到屋后一个巨大的陶缸里,每隔几天会有专门的人去清理走。

上完茅厕,外面有水盆洗手,这种新式的茅坑也被文雅人称之为洗手间。

张大人一口气在府里建了四间这样不臭的洗手间,他年纪大了,经常便秘不说,蹲久了就受不了。

听说一个老阁臣有次上茅房,险些晕倒在那恶臭之地,自己是不是可以邀他来家中一聚,让他试试这洗手间的妙用。

不用说,只要老阁臣以后能照顾一二,自己花费些银子,请那华建装饰再修几间这样的洗手间。

老阁臣以后每次如厕,都该念叨我张凤翔的好来。

朝中最近的争辩也是终于达成共识,让出一个没有多少油水的长芦盐场,陛下从内库拨出一百万两银子填补亏空。

把闹事的卫所饷银发下去,真闹大了,兵部难辞其咎。

更何况六部都是吃肉不吐骨头,这饷银拖欠数年了,当兵的饭都吃不饱了,这些人还抱着银子不撒手。

也好,不就一个屁大的盐课提举司,这一百万两,足以解决不少朝廷上的难题。

张凤翔怎么也想不明白,当今圣上,怎么突然就能拿出这么大一笔银子,老狐狸们算计过,皇庄是不可能有这么多存余的。

大明的皇庄早就烂透了,就算能有入账,那还要养活内宫那么多人,大明的宗室还有各种赏赐,他这银子,怎么来的。

不过张凤翔很快就不想这些事了,皇帝的内库,经过前几代先皇的折腾,估计干净的能跑耗子了,就算有剩,这次拿出百万两之后,估计也见底了。

崇祯皇帝心情不错,果然有银子就是爽,第一次看到内阁和尚书们大眼瞪小眼,这次拿到一个长芦盐场,百万两银子。

就不知道未来值不值,内阁和六部都同意不插手,也就是同意将长芦盐场划给朕的内库。

这银子是你出的,主意也是你想的,朕就把它亲手交给你,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张凤翔万万没想到,庭议的时候,皇帝拟诏,封荥阳商人李崇文,为长芦盐场的盐课提举司,主管盐场一应事务。

内阁与六部只可全力配合,不得从中阻碍。

崇祯皇帝的话说的特别重,而且道明,这长芦盐场以后就属于皇家产业,什么开中法,折色法等层层盘剥的法子就别使了。

盐场运行,每年朕从内库拨出五十万两给六部,这产盐卖盐的事,谁敢想乱加什么盐税,或各地设什么关卡。

朕有锦衣卫,查出一个罢免一个。

银子,朕可以给,盐场,李崇文这个商人代朕打理。

熬僵了这么久,原来皇帝意不在闹饷的卫所,也不是两淮盐政的油水,是要捧举一个低贱的商人。

难怪崇祯忽然就出手大方,原来是这个李崇文送上了大把的银子,最少有两百万两,否则皇帝不会如此重视此人。

当然大臣们都知道,皇帝拿这一百万两,说明内库此时绝不空虚了。

一个个又开始心怀念想,估计还能有一半吧。

长芦盐场大家都知道,一个破财狭小的盐场而已,每年产出甚微,出的盐品质不好,油水也是少的可怜。

在听到皇帝亲口说盐场如需改造,不必户部掏一分银子,而且盐场一应官员俸禄等,全部由新任盐课提举司自行解决。

不用掏银子的事,每年从不到万两的盐税收入,变成现在的五十万银子,这种生意,大臣们也不敢反对。

再说,这五十万两还是要拨到户部的,这该拿的,还是没少,何必同皇帝置气,凭什么让一个商人担任。

张大人是明白人,很快把李崇文的身家背景说了出来,前段时间刚免除贱籍,按理说,担任官职,也不算过分。

而且他一说到华能煤业公司背后的掌柜,就是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大家或多或少都是拿了红利的,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软。

这年轻人都这么懂事了,大家何必纠结一个商贾的身份。

诏令发下去了,会有小黄门上门宣旨。

下了朝,内阁几位阁臣便来打探李崇文的消息。

张大人笑道,这李崇文现在还兼任他张府的一个管事,不仅把农庄管理的井井有条,他现在把所有产业也交拖他打理。

每年的收益翻了三番。

几位尚书也不免凑了过来,翻三番,那可不少,谁都不会嫌银子多,难怪最近张尚书这么阔气了,原来是请了个活财神当家。

李崇文的院子今天突然就来了许多访客,大多是递请柬的。

什么内阁的阁老,哪个部的尚书,什么一些不管事的王府管家,也亲自上门,说务必前去一叙。

什么时候我李崇文人缘这么好了,送走一批,又来一批,一些赋闲在家的老国公们也都来了。

都是大佬们,一个都得罪不起。

怎么办,只能一家家提着礼物上门拜访。

没两天,一个宫中的小黄门上来宣旨,李崇文只能摆齐了香案接旨。

“长芦盐场,盐课提举司”

圣旨没听明白,这两个词倒是听真切了,给王承恩提的主意,这架势估计是成了。

他李崇文,有朝一日,没参加科举,当官了。

给了赏银,晚上梁思成和木宽之就快马加鞭的赶紧过来。

两个人的意思是说什么也不能让这个甩手掌柜跑路。

各个公司留下这么多未了之事,你不做事可以,必须在京城坐镇。

这盐课提举司,又简称“盐提举”。

大明每个盐场都有设提举司,每司设一人,从五品,下设同提举、副提举等。

整个盐场的供产销都归他管,不过李崇文没打算沿用其他盐场的做法。

而且李崇文也说了,盐场的什么规距都由他来定,产出的销售也应该另辟途径,再沿用什么开中法,折色法,他不懂那么多条条款款的规距。

崇祯皇帝也明白,那些规距不过是方便一些人从中渔利,朝廷派发的盐引从来都是掌控在部分人手里。

比如两淮盐商,他们把控盐业,后面有的是文武百官为他们撑腰。

便是一国之君的皇帝,也不敢轻易动这个庞大的利益集团。

除了想让李崇文改造盐场,充实国库外,崇祯也是有些想撬动这个稳如泰山的集团。

不要动的厉害,松一松也好,他们背后的人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贪婪了。

李崇文何尝不知插手盐业是十分冒险的,不过这个蛋糕太大太诱人了,晒盐法和精盐法又那么简单。

物理组的孩子们已经将成套的数据和实验结果,生产顺序等罗列的一清二楚。

只要胆子大,敢去咬一口,那都是满嘴油的生意。

可以说,整个大明,除了粮食,就是盐的生意最大了,而且这里面的利润,比起微薄的粮食生意来说,那就是足以让李崇文铤而走险的诱惑了。

不同于现在的华联百货和华能煤业,把长芦盐场搞起来,就是上交给崇祯皇帝四百万两银子,那也是比两大公司要多的多的。

之所以看中长芦盐场和渤海湾的滩涂地,是因为这里在后世有着中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

后世十三亿人口,加上平均用盐量是大明的好几倍,长芦盐场依然能供给三分之一的需求。

这一带的滩涂地是晒盐的绝佳场地,日照足,雨水少,蒸发快,只要把滩涂地改造一下,供给整个大明都能有剩余。

到吏部领到自己的官服文印,从今天起李崇文便算是文武百官的一员。

找机会同王承恩商量,这个盐课提举司,他当没问题,未来的承诺也没问题,但能不能不去长芦,他要留在京城。

再说现在那么多阁老尚书王公们,都有意将部分产业交予他打理,他一个刚出茅庐的从五品小官,总不好得罪任何人吧。

王承恩将李崇文的意思转达给崇祯皇帝,崇祯皇帝只要他能兑现未来的承诺,去不去那个小地方,真的无关紧要。

出其意料的是,这件事情竟然没有遭到任何人的反对,他李崇文一个商人身份一跃而成从五品的盐提举,莫名的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打消梁思成和木宽之的疑虑,他李崇文不必出京赋职,但选派谁去管理改造事宜,这让三人又犯难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