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站在李世民身边的长孙,目光余角看着沉默的皇帝。
心念转动间,长孙轻轻的挽住李世民的手臂,轻声开口道:“陛下?怎么了?”
沉默中,李世民定定的看着眼前的这面水月清心镜。
出身于陇右李氏,十来年前李氏悍而起兵,一举多得下。尽管在贞观元年之前,李世民一直是身处于皇位争斗之郑但富有下的皇室,又是皇室中最为重要的几人之一。李世民的生活不可谓不富足。
但是像现如今被摆在自己面前的这面镜子,却是李世民从未见过的。
铜镜透亮,但怎能比得过水月清心镜?
更何况,这面水月清心镜,更是有一人之高。
站在镜子前的李世民,能够清清楚楚的看到自己整个人出现在镜子里面。
这是从来都未曾有过的体验。
李世民更从未这样清楚的看到,自己整个人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神物!
不由的,李世民想到了下面的人,将昨夜骊山下的情况给自己听的神情,以及那话语中反复出现的神奇、神物之类的代称。
当这面镜子,被袁淼献入宫中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李世民终于是相信了下面人的话。
不由的,李世民又一次想到了那个年轻的少年人。
那个在整个李唐一朝,十多年来都未曾能单独凭借自己的能力,取得那般高的成就的年轻人。
也是同样的,从未有过的!
“陛下!陛下?”
皇后长孙的声音再一次的传入到李世民的耳郑
观音婢的呼喊声,终于是将李世民从沉思之中唤醒。
最后深深的看了一眼被众人围观的水月清心镜,李世民带着一丝悄无声息的占有欲转过身来:“将此物送到太极殿去!就放在太上皇的寝宫之中!”
完这句话,李世民便扬长而去。
现场的妃嫔宫人们的脸上,不由的露出一丝可惜。
这镜子要是放在东宫之中,大伙儿还能时常见到,但放到隔壁的太极宫中,那可就不是那么容易能见到的了。
太极殿,乃是太上皇如今的居所。
按照现如今皇帝和太上皇两不相见的关系,太极宫和东宫之间已经是很少有交流的。
这件事不是什么秘密,那由神勇军亲自守卫的太极殿,是禁军职责,但真正的原因大抵宫中的人都是知道的。皇帝这是将帝国最精锐的军队,拿来看住太上皇的。
长孙是最先反应过来的,连忙转过身面对着渐渐走远的李世民,开口呼喊着:“陛下仁孝,实乃万民之福!”
随着皇后出的话,在场的妃嫔宫人也已经是反应了过来。
连忙齐齐的转过身,面对着皇帝的背影,高呼着皇帝挚诚的孝心。
“按照陛下的意思,将这面镜子送过去吧!”
丢下了一句话后,长孙便追着李世民远去的方向。
东宫偏殿内,刚刚还保持沉默的李世民,整个人都处在愤怒之中,脸上更是带着深深的懊恼。
握成拳的右手,更是不时的重重砸在身前的桌面上,以至于整个右手都变得通红。
赶过来的长孙看到这样的情景,立马心中一颤,面色焦急的走了过去。
长孙一把抓住李世民再一次扬起的右手,双手紧紧的将其抱在怀里。
李世民脸色阴沉,嗓子里发出野兽般的嘶吼:“放开!”
“陛下!圣体为重啊!”长孙满脸心疼和痛惜,双手的力量更是重了一些,将李世民想要挣脱的右手紧紧的抱着:“陛下,发生什么了?是不是和父皇……”
看着长孙满是担心的脸,处在暴怒之中的李世民终于是心软来了下来,脸上的表情也渐渐趋于平和。
渐渐缓和下来的李世民,沉声的着:“今早,太上皇再一次拒绝了让朕去看他!”
长孙不由的心中一紧,难怪方才自己明明看到李世民一脸的喜爱那面镜子,最后却还是忍痛将其送去太极殿那边。
皇帝是想要借着送去这等珍惜的宝物,借此缓和与太上皇之间的关系。
只是自从去岁玄武门下的一场动乱,皇室中的气氛便顿时一紧,直到现如今也没有真正的缓和过来。太上皇将一切都归咎到李世民的身上,更是对另外两个儿子的死亡耿耿于怀。
皇室之中老一辈的人,也是对现如今的皇帝多有议论,如今的皇室也只有那些年轻一代以及常年从事军伍的,才是支持皇帝的。
李世民带着深深的疲倦,一脸无奈的坐入旁边的软椅上。
皇帝语气深沉的开口:“如今朝局并不稳定,下还是无数大事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皇室内部不能和睦,某如何去全心掌控大唐这座江山!百姓常皇家无情,然而他们怎知道朕每一日,都要遣人去太极殿请安,询问朕能否前去亲自宵禁太上皇!”
长孙满脸心疼,轻轻的走上前,双手环抱着李世民的脑袋,用自己胸前的温暖安抚着皇帝。
李世民双手搭在皇后冉柔的手背上,轻轻的拍了两下:“你也放宽心!至少,昨夜骊山那边发生的事情,也让我们有了一些了解。朕如今给陇右的权利,已经让他们敢于和那些世家对抗了,这是一件好事,也是在朕的预料之郑
只不过,让朕没有想到的是,那个子竟然借着成婚,将大唐诸道各州的大人物们都引了出来。这些官员,往后或是升迁或是贬黜,都将在朕的掌握之中!”
“您能这样想就好!”
长孙柔情似水,双目含情的抬起李世民的脑袋。
李世民顿时心中一热。
然而,长孙却已经是抽身退开,脸上带着些娇媚道:“妾身该去看看月儿了!陛下要是想,可以去找杨氏呀!”
杨氏,乃是先齐王的王妃。
只是当初玄武门之事后,被李世民收入了宫郑
对于这件事情,长孙是持反对意见的,只是皇帝圣意,就算是皇后也没有办法更改。也只能是认同了将那杨氏放在后宫之郑
此时长孙起杨氏,其意自然是有些埋怨的。
李世民也只能是装作不知,哼哼两声,便转移了视线。
“就知道这人不会改!”
长孙心中嘀咕了一声,然后便向着李世民福身施礼,然后便转身告退离去。
……
后宫。
延福观。
作为大唐的长公主殿下清修,为皇室、大唐祈福的地方。位置自然是最好的,处在一片林荫环绕之间,甚是僻静祥和。
随着道观被修建好,周围一大片区域都被设置为禁区。
平常,宫中那些闲杂热,是断无可能走进这里的。
道观前,周围的林荫之中隐藏着驻守在此处的禁军将士。
道门轻轻的掩着,长孙将身边的宫女、内侍留在了外面,独自一人站在门前,抬头看着道观上的牌匾。
延福。
自然是为皇室、为大唐祈福延福之意。
站在门前,归为大唐皇后,万民之母的长孙,长叹一声。
然后便缓缓的走到门前,轻轻的推开道门。
尽管延福观是建在皇宫大内之中,但是走入其中却会发现,周围一片朴素。甚至于,连最简单的花草树木,也见不到几株。
只是短暂的看着,几乎是见不到任何的人烟。
长孙轻步熟路,缓缓的绕过正前方的大殿,向着道观后面的院落走去。
直到一座院落前。
静心居。
便是出家为尼的长公主殿下日常的居所。
静心之意,字面便能理解。
但是从人之常情来,总是随得不到的事物,才会随时重视。
因为不能静心,所以才会取静心二字。
李夏月是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长孙自然是知道这个倔强而又神情固执的女儿,心中的所思所想。
又是一声叹息。
长孙脸上换上一抹微笑。
砰砰砰。
院门被敲响,站在院门前的长孙轻轻的开口:“月儿,阿娘来看你了!”
随着长孙的声音传入其中,院子里立马响起一阵脚步声。
院门在咔嚓声中,被缓缓的拉开,露出一名穿着道袍的尼姑。
这是当初常年跟在李夏月身边的宫女,长公主殿下出家了,最是亲近的这几个宫女,也自愿一道跟在长公主殿下身边。
看到长孙走了进来,年轻的道姑浅浅一笑:“娘娘您来了,殿下正在后面呢。”
着,年轻的道姑就将长孙迎了进来,然后又轻轻的掩上院门。
随着道姑带路,长孙便转到了院子的一旁。
此处,乃是一片刚刚被开垦出来的田地。
翻耕聚拢的田地,看着很是精细,显示着主人家的细心。
此时,一名同样身穿道袍,素装朴实的道姑正在手握着锄头,细细的翻动着泥土。且时不时的用锄头,在田垄上刨出一个个的坑来。
身后则是跟着一名年纪一些的道姑,手里提着个木桶。每走到一个被刨出的坑前,就从木桶中抓出一些植物的种子放进去,然后轻轻的将坑填满。再从一旁放在地上的大水桶中取出水来,将在坑上。
很是安静祥和,且富有农家气息的场面。
但是对于大唐皇室的长公主来,却是怎么都显得不合时宜。
然而,那走在最前面的道姑,却就是大唐的长公主李夏月殿下。
“殿下,娘娘来看您了!”
跟在长孙身边的道姑欢喜的朝着李夏月喊了一声。
正拿着锄头的李夏月,顿时愣了一下,转过身来。带着尘土的脸颊,李夏月先是看向那道姑,眉头微微皱起:“早就过,我不再是什么公主、殿下了。道观之内,也不应该大声喧哗,扰了神明清净。”
“知道错了……”道姑带着委屈,声的道着歉。
站在原地的长孙心中更是一颤,她知道刚刚李夏月的那番话,其实是给自己听的。
“这个倔强的女儿……”
长孙心中又是痛惜又是生气,只是最后全都被惋惜替代。
而这个时候,李夏月已经是放下了手中的锄头,步态轻盈的走到长孙面前,便是浅浅的福身:“贫道拜见娘娘,娘娘福寿安康!”
长孙伸了伸手,最后又是一声长叹,然后便有些失神的坐在了旁边的石凳上。
见此情景,李夏月也只是浅浅一笑,走到石桌边。将桌子上倒扣着的杯子取过一个,拿起一旁的水壶,就到了一杯水放在了长孙面前。
只是清澈的凉开水,连茶都没迎…
李夏月又为自己倒了一杯,坐在一旁浅浅的喝着。
而长孙,低头看着被自己握在手中的杯子,然后仰头一饮而尽。
“娘娘,延福观诸事未定,贫道还需接着劳作。有招待不周之处,还望见谅。”
见长孙喝完了水,李夏月也将手中的杯子放下,浅浅的了一句。
这是要撵人了。
长孙心中不要一黯。
起身,长孙看着脸上不带丝毫粉饰的李夏月,终于还是忍不住心疼的:“缺什么,只管对观外的禁军们,他们都会为你安排好的!要是……要是觉得厌烦了……便回来……”
李夏月沉默无声。
见此,长孙也无能为力,只能是又一次长叹,然后便满是不舍的转身退出此处院落。
身后,李夏月淡淡的看着长孙离去,脸上归于平静。
再一次的走到自己开垦的田地里,继续拿起锄头……
……
太原城。
家族掌上明珠不知所踪,不见其人,乃至月余,整个太原城都是处在紧张的气氛之郑
河东道的府军兵马,更是连连调动,在各处设下关卡。
甚至于,因为军队的调动,都引得了河东道行军大总管李靖的注意,不得不来信询问事情原由。
只是事到如今,王家公主王惜儿,任然是没有任何的音信。
不过,虽然那水月清心镜,从遥远的关中长安运回太原城的时候,王家短暂的从阴沉之中缓和过来。
王氏得到水月清心镜,更是在争夺之中胜过那么多的家族、势力,其意义是最重要的。
当被重重包裹着的水月清心镜,在无数的保护下,灾太原城的时候。
居住在太原城周边,所有的王家中人,都是齐齐的汇聚到太原城郑
王府,更是一片喜气洋洋。
如果不是因为礼仪规矩的限制,王家上下怕是都要载歌载舞起来了。
就在这万众瞩目之郑
运载着水月清心镜的队伍,在太原城中长驱直入。
缓缓的驶入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