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章 兴善寺密教讲法,小法会昙宗授经(1 / 1)长风凡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兴善寺的特别从山门起就别具一格。山门造型奇特,为二层歇山式建筑。山门南题写“大兴善寺”,东侧镌有“庄严国土”,西侧镌有“利乐有情”,山门北题写“五冈唐镇”,东西南北尽皆占齐。

大兴善寺整个寺院占地约120余亩,殿堂、僧舍243间,总体突出了佛教寺院的特点,以佛教建筑为中心,形成南北平行的三条轴线。主要建筑沿正南正北方向呈一字形排列在中轴线上,依次是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东西禅堂,法堂等。另外,在寺院的西侧修一佛塔,以纪念为大兴善寺的繁荣作出贡献的僧侣。

皇家道观玄都观中有“百亩中庭”,前朝国寺大兴善寺自然不能弱了势头。大兴善寺大殿铺基十亩,大殿中心庭院,亦有接近百亩的规模。

二人刚刚进门,投了香火钱,旁边走出来一个小沙弥,躬身向二人下拜,口称:“两位施主,玄奘与昙宗大法师邀请二位一聚,请跟我来!”二人好奇,他们怎么会在密教寺院,好奇之下,跟了上去。

小沙弥带着二人穿过大雄宝殿,来到后面的观音殿。观音殿建筑南北中轴线上,这在眼下是前所未有的,开了中土佛寺建筑之先河(据宋人记载,认为佛教寺院塑立观音像即始于大兴善寺。)观音殿两侧各有配殿五楹,西边是十王殿,东边为地藏殿、与观音殿组成一院落,今日的聚会就在观音殿里。

二人走进寺内,出了玄奘和昙宗外,场中还坐着三人,玄奘介绍了还有主持波颇、慧藏和昙迁。昙宗与昙迁平辈,玄奘弟子慧仁慧宝又与慧藏同辈,故而玄奘辈分最高,主持波颇反而成了辈分最低之人。几人似乎并未介意于此,江晨歌二人进来前就在谈笑风生。殷空桃今日并不在此。

玄奘说,方才来寺的朱雀大街上先见着二人进了玄都观,后面李泰又进去了,李泰势大,故而安排沙弥等着二人。江晨歌与大凡感叹玄奘法师真是一等一的聪慧。

今日几人聚会却没有做佛教讲经,也没有显密之辩,反而说起了观音殿的布局。江晨歌落坐,先问了殷空桃与慧仁慧宝近日如何,怎不见身影。玄奘说殷空桃带着慧仁慧宝奔忙去了,不在关中,便不再多言,反而问江晨歌怎么看观音殿布置在大雄宝殿后,且在中轴线上?江晨歌笑笑,反称大法师狡猾,这种大寺院里怎么专门设置大殿塑立观音像呢?江晨歌这种不通佛教之人都知道很多佛陀排在观音之前。

玄奘哈哈大笑,对场中众人说,各位我没说错吧,此子聪慧莫名,深得我佛家直指本性的真味,昙宗大师记得你我的约定。

昙宗苦笑着摇头,又指着江晨歌说,“江施主若能把这事说得一清二楚,贫僧自然认赌服输。”

玄奘笑着对江晨歌说,“小施主,你仔细说说吧,答对了定然有很多好处的。”

江晨歌没想到玄奘和昙宗上来就考较他,不得已,先请场中之人讲下观音的来历根脚。

出乎众人意料的是,波颇主持亲自开口说他来为江郎讲解一下。

密教《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经》中认为无量寿佛(阿弥陀佛的另一名称),又名“得自性清净法性如来”、“观自在王如来”,在西方清净佛土中,他即现佛身。但在五浊恶世中,他即以观自在菩萨的形像出现。观世音菩萨具有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当众生遇到任何的困难和苦痛,如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观世音菩萨最能适应众生的要求,对不同的众生,便现化不同的身相,说不同的法门。观音已成就佛道正果,名“正法明如来”。他具有无比的大愿力,要度脱一切的苦难众生,所以倒驾慈航,自愿回归菩萨位,来救苦救难。

江晨歌听了,感叹观音菩萨真是救苦救难又愿力高卓,实在感人至深。想了一会儿,却始终没有想明白为何兴善寺要首开先河单独设立观音殿。当然,民间有像梓州慧义寺这样专门尊奉观音的寺庙。

江晨歌始终没有想明白其中的缘由,抛出眼神想向大凡求助,大凡无奈笑笑表示爱莫能助。江晨歌不得已,只好开口说:“莫不是为女居士大开方便之门?”

玄奘问,此言何解?

江晨歌回答:“现如今,女居士出门尚需遮言挡面,或乔装男身。即便有机会入得寺庙,男女尊卑有别,女居士往往礼拜时需要起身避让,在佛前又有诸多不便,与佛前人人平等背离。故而单开一殿,方便女居士进香祈愿。”(后来更简化发展为多在正殿大佛背面塑观音像。)

玄奘听了,微笑而莫不做声。昙宗直接问波颇主持,正确与否?

波颇主持哈哈一笑,称江晨歌却是直指本性。原因却是是为了扩大信众基础和香客源,没有什么多高深的想法。

玄奘笑呵呵地看着昙宗和尚。昙宗被他看得发毛,无奈之下,掏出一本红绸包裹的书包,递给江晨歌,称他回去自己可以慢慢看,看完后有缘再送还少林寺。江晨歌连忙感谢着,接过昙宗的馈赠。

昙宗好奇地问玄奘,为何这般看好和维护江晨歌?

玄奘也不矫揉造作,直言:江晨歌与佛门乃是有大机缘之人,不信场中诸位可以细看。

昙宗仔细看过江晨歌好多回了,他少林寺没有望气术,一直没看出个所以然。波颇、慧藏和昙迁却凝神观看,时而了然,时而疑惑,最终三人互看一眼点头确认,由波颇说了声“大法师所言甚是!”确认了玄奘的说辞。昙迁本也是与昙宗同辈的少林寺和尚,只是开皇年间便被召来了大兴善寺,出了名字,这么多年实际上已经与少林寺脱离了关系,改习了密教佛法,故而学得了望气之法。慧藏与他也有类似经历。

经过着一插曲,几人未在讲佛经辩大法,反而说起了天竺灵山大雷音寺的种种奇妙盛景,为大凡和江晨歌细讲佛教汉传的历史及国内的宗派,点数起当地的各宗派的高僧来。

晚间回道平康坊后,大凡才想起江晨歌今日未写得诗来,便让他自己回房细想,这两日交于她谱曲编舞。江晨歌恼恨今日蹉跎,自然应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