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小子论道(1 / 1)执念青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晓,终于拿到了晓骑营的先锋大印。

另一面,李彦林带着那个孩子,一路走来。看过了姜氏王朝的山山水水。

那孩子,也很争气,虽然根骨不是特别好,但是戮仙宗的外门功法也学有模有样,打起拳来也是虎虎生风的。

如果,不入修行者的行列,做个平凡人,到也不错。

李彦林,看着那个孩子淡淡的说道,如今你随我也走了很远了,是否还想做一个修行者。

本来就沉默内敛的孩子,听到李彦林的这袭话,他更是沉默不语。

李彦林,也没有催促他,让这个孩子立刻对自己给出答案。

她知道,这一段时间一来,这路上因为天灾人祸,兵荒马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她自己不带有任何恻隐之心,而这个孩子每每却非常不忍,想要帮助这些难民。

如果,这个孩子天赋出奇,或许可以打破这个黑暗的时代。但是他如果修行恐怕永远都不会有机会,实现他的抱负。

倒不如,让这个孩子,自己去发展,既然他有济天下,安黎民的愿望。倒不如他自己去闯荡。

他回答道,姐姐,这几日走来,我知道了一件事,修行者有能力并且轻而易举的可以改变这个时代。

可是他们怕沾染红尘。沾染,因果因此不愿意伸手对这个世界进行救赎。

我在想,或许如果我可以,我想去到西北的秦云,在疆场上横刀立马。我就算是可以修行,我也不会修行。

如果,那所谓的修行就是漠视天下,那么我宁可不永远不正道修行。

姐姐,我曾经跟着一位老先生,侍奉在他左右,他时常给我讲授道理,却始终不让我叫他师父。

他说他不配被别人叫做师父,他是个胆小如鼠的逃兵,他对不起天下人。

他曾经说过,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春去秋来,无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而日出日落春去秋来是宇宙星辰随著时间变化的运转结果。

相同的空间、方向,在不同的时间,以宇宙观来看其实是完全不同的。

而这些东西,如果能体现价值,那就是在我们这天下上,在天下百姓日出而作,日暮而歇上。

姐姐,我知道了,我想要打破这个时代,让天子不再是天子,百姓不再是百姓。

因为我那始终不肯承认我的师父说过。

盛世之路,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帝,五曰法。

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下的道法不是被修行者专用,而且百姓都可以尝试,有能力者居高处,能力低下者尚且可以借助其力而生存。此为道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得天时,海内生平,五风十雨,风调雨顺,连年丰收。此为天,百姓需要靠天吃饭啊。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百姓耕耘,不再是千耦其耘,而是”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废止“以田里不粥的原则。

将“井田”中间灌溉的水渠以及与之相应的纵横道路,纵者称“阡”,横者称“陌”。

“封疆“就是奴隶主贵族受封井田的界限。

“开阡陌封疆”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

从法律上废除那所谓井田制度。所以我们需要在法令规定,允许人们开荒,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赋税则按照各人所占土地的多少来平均负担。

此外那些仍拥有一些国有土地,如无主荒田、山林川泽及新占他国土地等,但后来又陆续转向私有。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将兵权收回国家。

食有劳而禄有功“,不再以“亲、故“而以“功劳“作为赏赐的标准的性质。

我要改变军法,“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绝减百吏之禄秩“,然后用所收减的爵禄“以奉选练之士“的特点。

推行军功制要有典型,主要包括两项内容:其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这就是说凡立有军功者,不问出身门第、阶级和阶层,都可以享受爵禄。军功是接受爵禄赏赐的最必要条件。

其二,“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这是取消宗室贵族所享有的世袭特权,他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仅凭血缘关系,即“属籍“,就可以获得高官厚禄和爵位封邑。

让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成为时代特点。

现在列国普遍存在“世卿世禄“制度。

国家在选拔人才,包括军事将领时,实行“亲亲尊尊“路线,主要在奴隶主贵族中选取。

平日村社各级首领,战时也就是各级军官。

战场上军功一录于村社首领名下,普通士兵无论在战争中立下多大功劳都被看作是因村社土地关系而产生的义务,军功不会改变他们的社会地位。

所以我要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就为新的军功制出台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