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4章:欺负你,没商量(1 / 1)墨少不成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郑寤生笑了,挥了挥手没有说话,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你办事,我放心。”

祭足离开了,带着两百乘战车,浩浩荡荡的就向着温城开了过去。

郑国大军速度很快,在次日中午时分,祭足就带着两百乘战车来到了温城。

温城的守城官是朱卫,此人是周王的亲信,也是以勇猛著称的。

“你们是谁?来这里做什么的?”

在祭足率领两百乘战车来到温城的时候,朱卫已经来到了城楼上,紧张的盯着下面的两百乘战车。

要知道温城内的守军一共才五千人左右,战车也只有不足一百乘,面对城外的两百乘战车,冲出去只是找死。

“我们是郑国的,兄弟,今年郑国收成不好,希望你们能够借一点粮食给我们。”

祭足大声喊了起来,这一番话说的简单,借粮?

许卫一听是来借粮,而且还是郑国人的时候,立刻就拒绝了。

“不好意思啊,今年我们温城也是收成不好,实在没有多余的粮食借给你。

您那,哪里来的回哪去吧。”

许卫哈哈大笑开口,郑国缺粮,这简直就是笑话。

更何况之前他已经接到了周王室送来的诏书,上面清晰的写着当心郑国人报复。

有了这些,许卫自然不会借粮给祭足。

祭足一看,微微一笑,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不借,那正好,反正粮食又不在城里,粮食在城外,这就是祭足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来的主要原因了。

在出发之前,祭足给每一个士兵都派发了镰刀,而且这些士兵本来就是农民,这下就等于做回了老本行。

更何况不用打仗,收割粮食就能有军功,这样的事情谁不想做,谁不愿意做呢?

相比于打仗时候的生死诛杀,随时都有可能死亡的危险,收粮食,显然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看到祭足带领所有士兵在城外割麦子,城楼上的许卫气的直跺脚。

他有好几次都险些没控制住直接杀出去和对方一决雄雌。

但是想了半天,在仔细观察了一下郑国的军队人数,又想起了郑国的战斗力之后,他就没有了这一份胆量。

如果仅仅是割麦子也就算了,最让许卫气氛难忍的是郑国人割麦子还割的特别的阴损。

他们割麦子不是一股脑的割,而是只割麦穗,麦秆不割,否则太多了根本无法运走。

这一边在田里悠哉悠哉的割着麦穗,悠闲自得,十分的惬意。

而另一边,许卫在城楼上看的是直跺脚,气愤难当,但是又不敢出城一决生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祭足不慌不忙,一直割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才把温城的麦子割了个干干净净,在看到许卫依旧没有任何动静之后,这才不慌不忙的率领两百乘战车离开了温城。

虽然说这一次来到温城是一仗没打,但是却把温城的麦子割了一个干干净净,没有一点的留下。

郑国的士兵带着割好的麦穗离开了,许卫这才打开城门察看。

这一看之下,许卫几乎都要哭了出来。

只见温城之外,依旧是黄橙橙的一大片,只是这些全部都是麦秆,而麦穗,全部被郑国军队割完了。

“卑鄙,太卑鄙了。”

许卫破口大骂,所谓见过流氓的,没见过这么流氓的,把麦穗割了,留下麦秆,许卫也是见过世面的人。

三教九流的人他都认识不少,但是像郑国这样没有任何原则,不讲丝毫规矩,完全是无赖的行为,显然是第一次见到。

割完了麦子之后,祭足十分满意的回去了,这一次的收获十分的不错,很可观。

在祭足回来以后,郑寤生看到祭足带着大量的麦穗回来,就已经知道祭足是怎么做的了。

即便是郑寤生,也在这一刻对祭足的行为有些无奈。

“老祭,没想到你会这么做,这一下恐怕他们连哭的心都有了。”

郑寤生哈哈大笑,他感觉自己似乎出气了很多。

祭足微微一笑,他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也没有太过在意,反正都已经做了,后悔已经是没有用了。

三个月之后,祭足照方拿药,又率领两百乘战车去了成洲,把那里的早稻也给割了。

依旧是一样的方法,只割穗,不割秆。

成洲和温城的事情很快就汇报给了姬林,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姬林是怒不可遏,立刻大吼道:“寡人要讨伐郑国。”

姬林是彻底的愤怒了,自己家门口的麦子和早稻被人割了,而且还是用这么卑鄙的手段,姬林无法忍受。

本来就对郑寤生不满的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讨伐郑国。

可是对于他的这个决定,立刻就遭到了周公和召公的反对。

“大王,还是算了吧,割麦子和早稻的只是郑国的边防军,老郑甚至都不知道呢?

再说了为一点麦子就打仗,这实在是有些不划算。”

周公立刻劝阻。他很担心姬林会头脑一昏,就像之前开除郑寤生一样。

“是啊,大王,为了一点粮食就出兵,实在太小了,得饶人处且饶人嘛。”

代替了郑寤生的虢公也是前来劝阻。

“大王,郑国军队强大,这些年也是百战百胜,从无败绩。

而我们的军队,多年来缺乏训练,战斗力已经下降了很多,和郑国打,根本就没有把握。

如果要是打输了,那岂不是更加丢脸,这些粮食被他们割了就割了吧,就当喂了野狗,犯不着为了一点粮食就出兵。

再说了郑国不是说了吗,这是因为他们灾荒,没有粮食。”

召公同样劝阻,看到自己手下三个声望最高,也是最聪明的三个人全部拒绝自己出兵讨伐郑国,这一次姬林也没有办法,只能妥协了。

这一次是真的妥协,不管了,只不过他让召公下了一道诏书发往各地。

“小心啊,当心有贼,各家看好自家的粮食,不要再被偷了。”

诏书内只有这一句话,虽然简单,但是可以从内表达出姬林对郑寤生的十分不满与憎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