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5章 这一边五地,那一边无地03(1 / 1)小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是,推广黑薯。

这是小事,却绝不是小事。

五地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曾经极度缺粮。什么政令、能人、人心,都比不过一口饱饭更有效。

山雪发现了黑薯的巨大价值,五地大力推广黑薯种植,这才大大缓解了粮荒,这才救了无数人的命。可以说,没有黑薯的成功种植,秋莱早就败了、死了,五地不可能发展得这么好。

九是,兴建水利。

五地都在大力兴建、完善水利工程,就算在缺粮的情况下,都在做这件事,这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中做的最好的是山雪。

曾经山雪是“天下第一知县”,在水利方面,现在他不愧为“天下第一总督”。

水利工程规划的时候要有战略、格局、体系,实施的时候却不能大而全,而应该层层推进,及时调整,做到不浪费人力、钱粮。凡是建了没用的,先不建,建了就要有用,就要出田出粮。

开通梦神渠后,借鉴历史和各地经验,山雪尽可能地集中资源,一直在规划、兴建、完善水网。他的原则是:渠进,水到,田出,粮有。

尝到了甜头,官员带头,百姓想干,各州更是持续在广开渠、开田,这就为以后的大发展提供了有力基础。

水边是田,田边是水,蛛网一般的水网分布在广大的田地中。旧的城镇在扩建,新的城镇在兴建,一片片的荒地在开垦。以梦神河和各州河流为源水,以梦神渠等无数沟、渠为网,甲州等地迅速开垦出无数良田。

苦过、累过之后,甲州和附近各州的水网打通!

这是一个奇迹!

正是凭着这个奇迹,甲州等地改天换地!

天气恢复正常,年年风调雨顺,年年大丰收,苦难之地立刻就变成了鱼米之乡。

州州剧变,灾地变宝地,各州处处是活力,到处是希望。

安州在梦神河边,百州也在梦神河边,两地成为沟通之地。

山雪主动运了几批粮食给孙美、卫客。他在信里还开玩笑说:粮太多,与其给老鼠吃,还不如给你们吃。孙美和卫客气得没办法,他们只能回信说:没有梦神渠,你就吃土去吧。我们是老鼠,有多少粮,给我们多少粮,我们不怕丢人。

十是,综合农业。

有了水利的支撑,以种植黑薯为基础,五地逐步发展多种农业。

五谷、家畜、棉纱、鱼业、林果……田边种树,渠边蓄池,池中养鱼,山上种果,家家养畜……五地互相支持、学习,大力推广成功模式,

各地官员充分发挥农业高手的本事,让他们找问题、办法,把他们的技术、模式推广到五地。这样一来,一人会,万人学,一通百通,一强万强。

十一是,大力存粮。

熬过艰难的时候,五地的粮食产量猛增。

各州或多或少都处于免税期,五地尽量藏粮于民,因此家家有余粮。

在能收税的地方,各地官员加固、修缮粮仓,如果不够,就兴建大型粮仓。

十二是,发展商业。

梦神河为路,各州的水网、陆路为网,以望海城为贸易站,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五地逐步推进商业的发展。其中,望海城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除了银票,五地还流通着“金莱票”。这是各地官府开据的“银票”,上面盖有官府的大印,到五地官府都能领到现银。这是为了帮助新州等“空州”发展而开创的模式,本是一时之举,却变成了五地的金融体系之一。

十三是,安置流民。

随着各州境况大不如前,有的是为了逃税,有的是为了避乱,大量百姓涌入五地。

曾经甲州、新州、力州等地是靠各地资助而幸存,如今到了报恩的时候。五地力所能及、倾其所有地接纳。这大大加重了五地的负担,却也是财富。

因为灾、乱,五地人口大减,流民的加入在短时间内是负担,却也为五地提供了新鲜血液,促进了发展。

十四是,精兵少军。

五地不缺军官,当然更不缺兵源。由于钱粮的问题,五地留的军队不多,原则是,亦兵亦民。

除去“边界”的重要大城有一些官军驻守之外,一些地方以情义军和亲义军乡兵的形式防卫,很多地方甚至连亲义军都没有。

因为是秋莱的地盘,无人敢惹,叛军、流寇再嚣张,也不敢去惹事,反而躲重远远地。这为五地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环境。

五地是发展得好,可是也有很多问题。在简单巡视过各州,和山雪他们商量过后,秋莱定了几条政令。

一是,不反。包括山雪、武平在内,几乎所有人都劝秋莱早做准备。天光皇帝派四大皇去治理各州,唯独没有秋莱,他们都知道这是为什么。只要四大皇子有了战功和实力,秋莱随时可能倒霉。与其坐等被害,还不如提前动手。秋莱没有同意,他决定再等等。

二是,自立。没有秋莱的命令,山雪他们都不能按天光皇帝的圣旨办事,除非对老百姓有利,否则一律表面答应、暗中拒绝。特别是天光皇帝要珠宝、加税,更是不能听从。对于天光皇帝派来的御史、太监,要软硬兼施,把他们收拾得服服帖帖,绝不能让他们坏了各州的发展。

三是,招降。联络可以联系到的所有叛军,劝说他们来归降。说服不了的,能打的,都打干净!如果有官军敢阻拦,连官军一起收拾。

四是,收地。附近各郡、县没有人治理的,或者被叛军占领的,全都收了,派人治理。如果有官员敢来接收,直接赶走。

五是,防务。各地根据情况,适量增加一些军队,以备不时之需,但是数量不能过多。各地训练亲义军,保证发展的同时,确保有二线军队用以精练、补充、调用。

六是,发展。五地发展得是好,却还需要休养和发展,这是重中之重。没钱没粮没人,一切都是空谈。不反、自立、投降、收地、防务……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安民、利民,为了发展、壮大。只有确定这个核心和战略,一切的措施、政令才会正确,否则官员、军民们就会做乱、做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