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木涉:“犯人应该是受到了某种刺激,才会改变他的行为模式。前三个案件的犯案间隔是六天,而第三个案子与第四个案子的间隔只有两天,缩短了三倍。前三个案子中都没有出现那种信息,而第四个案子中却出现了。那么,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弄明白这些问题,对我们寻找凶手有很大的帮助!”
高木涉收起一些照片与资料,对着两人说道:“走吧,我们去现场看一看,很多东西只有在案发现场才能看到。”
大江建开车载着两人来到案发现场,此时工作人员已经差不多走光了,调查取证也已经接近尾声。
出示证件后,大江建领着两人进了案发现场。
这四个案子其实还有一个共同点没有说明,那就是死者都是有钱人,居住的这个区域也都是富人。
这里的居民,家家户户都住着大别墅,安保设施也非常齐全。
房间内非常整洁,没有发现挣扎痕迹。凶手每次离开前都会清理一遍,很多痕迹都被掩盖了。
房间内所有的东西都没有动,摆放在原位。
高木涉:“查到凶手是从什么地方进来的吗?”
大江建领着高木涉到了后门,指着一个窗户说道:“应该是这里,后门是锁死的,前门有监控,户主应该是忘了关上这扇窗,给了凶手可乘之机。”
高木涉上前试了试:“正常人都能做到……所以,为什么不装防护网呢!”
进了房间,上到二楼,案发现场正是二楼的卧室内。
被害人的遗体已经被转移走了,其他的东西都没有动过。
被发现时,被害人躺在床上,双眼睁大,盯着窗户外边。
手脚上都有捆绑过的痕迹,但是没有发现捆绑物。
嘴巴上的胶带也被撕下来带走了,凶手在整个案件中表现的非常有条理,没有留下任何有用的东西。
梳妆台的镜子上,用口红写着那段信息,鲜红色的印子印在镜子上,有些恐怖的气氛。
地上,珠宝、首饰、衣服散落一地,并有摧毁现象,周围还散落着破碎的瓷器片。
东西并不全是这个房间的,比如瓷器,就是从楼下厨房拿过来的。
高木涉带上手套,拿起一块瓷器碎片放在手心观察着。
佐藤美和子蹲下来问道:“找到答案了吗?”
高木涉摇摇头:“问题更多了!”
“比如说,凶手做这件事情有什么意义?瓷器是从楼下厨房拿来的,而犯罪现场却是楼上卧室。为什么?”
“为什么特意跑到楼下拿来这些东西?”
佐藤美和子:“为了完成某种布置?”
高木涉站起身来:“也许……”
佐藤美和子:“眼睛的问题怎么解释?你应该问注意到这点了吧,凶手将每一个被害人的眼睛都撑开,这种做法肯定有某种原因。”
高木涉:“事实上这点反而好理解,眼睛在很多宗教里都有特殊的含义。在过去,很多教派有一个普遍的思想,那就是人类在死亡前会以快照的形式记录下他所看到的事物。对于凶手而言,他应该是想要被害人在死前看到某种东西。所以,在这个案件中,犯人的重点是让被害人看到这种行为,而不是这种行为本身。”
高木涉说了一段绕口的话,两人都没太明白,但也没有再问,而是记在心里慢慢思考。
出了房间,坐上车子,三人回到警局。
高木涉对着佐藤美和子问道:“在案发现场,你看到了什么?”
佐藤美和子不太明白。
高木涉:“查案首先是找证据,但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找到证据的。所以,在案发现场,我们还要注意其他的东西。”
佐藤美和子点了点头。
高木涉:“所以,我为什么说,有些东西只有在案发现场才能看到呢?”
“罪犯,如果有反侦察意识,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他会消除很多证据。但是有些东西,他是掩盖不了的,那就是他的情绪,或者说,感情!”
“在没有人看到的环境,人是不会特意隐藏自身的情绪的,开心、愤怒、悲伤、痛苦、……情绪会反应到行为,行为也会留下不同的痕迹!”
佐藤美和子:“可是,知道犯人当时的情绪有什么用?”
高木涉:“可以帮我们找到犯人的心理……也许,将来会用到的!”
佐藤美和子低头思索,高木涉回头对着大江建问道:“大江警官,那个疑似本案凶手的犯人是什么时候抓到的?是不是昨天晚上?媒体是不是报道了?”
一连串的问题突然冒出,大江建一时没反应过来,愣了一下后说道:“没错,确实是昨天晚上,我们都快被这个案子给逼疯了,所以抓到人的时候,我们就通知了媒体,我们找到了犯罪嫌疑人。”
佐藤美和子:“却没想到第二天就出了这个案子是吧!”
大江建苦笑着说道:“没有想到会变成这样,这是凶手的报复吗?”
高木涉摇头否认:“不是报复,是不满!”
大江建:“有什么区别?”
高木涉:“区别在于,凶手的心理活动……算了,一时间也讲不清,先不说这个,我们先从头理一下这几个案子。”
“首先,所有死者都是死在自己家中,所有现场都没留下能够证明凶手身份的痕迹,所有作案工具都被带走了。这些说明了什么?”
佐藤美和子坐下来说道:“现场没有丢东西,作案工具都是凶手自带的!”
高木涉点头:“没错,这是第一点。”
“第二,凶手每次犯案后,都会清理好现场,这能说明什么?”
大江建:“说明凶手有足够的反侦察意识,和相应的技能。”
佐藤美和子:“从容!”
高木涉赞许道:“是的,从容!”
“凶手一点都不担心自己被发现,而他确实没有被发现。犯了案之后,还留在房间中打扫、清理并布置现场,再加上每次作案地点都是被害人自己家中,这些综合在一起,说明了一个问题。凶手对被害人极其家人的情况非常了解,他知道什么时候是安全的,什么时候不会有其他人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