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三章 列车推销有术 多种营销叠加(1 / 1)流星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旅客列车这种比较狭小的地方,想要推销商品,只能通过比较特殊的方式才能引起整个车厢内旅客的注意。

有的时候这些商品推销员做的通告词是列车员应该做的,但他们拿来用,是为了对自己进行包装,显得自己不仅是在推销,同时,也是为旅客着想。

比如说,刚进入车厢,他们会说:“请各位旅客注意,休息的时候要注意看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开水炉在车厢前部,垃圾桶在车厢后部。”

这也是在利用旅客的内心需求,也就是通过关心、关怀旅客,让旅客认可。这种替别人着想的方法是在销售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也就是说列车的销售人员在开始的时候,也会表现得大公无私、不太功利,就是想让推销目标的旅客感觉自己受到了重视,工作人员在为自己进行服务、介绍,这样旅客们才会放松警惕,顺着销售员的思路往下走,只有这样,下一步真正的销售工作才好开展。

一般情况他们也会像列车员致“迎宾辞”那样,进入每一节车厢,先来个自我介绍。

有的会用列车长开头,“我是本次列车的列车长——派来的列车员,我的工号是多少多少号,为了丰富大家的旅途生活,我给大家介绍什么产品。”

现在列车对商品推销员管理很严格,不让他们戴肩章、领花等铁路标志,但是他们的铁路服还是货真价实的,他们在自我介绍时,会特意强调——自己是铁路职工,还公布自己的工号牌儿,这样来赢得旅客的信任,运用了列车工作人员的公信力。

在介绍产品来历时,他们往往会拿出生产许可证的复印件、获奖证书、企业授权书等证明性的辅助销售工具加以说明,进一步取得旅客们的信任。

在销售过程中,这些资料性的辅助用具必不可少,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这些辅助性的资料、用具可以进一步证明销售员的合理性、合法性,让可信程度更高。

很多销售人员都会运用“体验营销”的方式,尽可能地来调动这些旅客积极性,主动邀请这些有购买意向旅客的参与,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真实地见证产品是好产品,为形成下一步的销售,打下群众基础。

比如说用力撕袜子,销售员会说:“这双袜子,如果有人能够把它拽断、撕开,免费赠送10双袜子。”

在这样的诱惑下,肯定会有旅客站起来,说要试试,但袜子虽小,也不是人力可以撕开的,终究是不能撕开。

而那些没有亲身体验的旅客,看到这一幕,心里会产生疑问,这是不是个“托儿”?这个袜子究竟怎么样?是不是像那名旅客或者说是“托儿”那样使劲儿拽都拽不开,真的有那么结实吗?

但是旅客们毕竟是出门在外,谁也不想惹麻烦,或者说不想出头露面,但是正在他们有这种疑问的时候,商品销售员会把袜子分发到每张桌子面,都是两三套,让每名旅客拿出来使劲儿拽,让大家亲自拽、亲自看、亲自评说。

这个环节是列车销售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人的心理都是这样的,我到底要看看刚才那个撕不开袜子的人,是不是个“托儿”?

也许我就能把它撕开呢?再者说,他也没有要求我必须要买,我看了也许不会买。

但是虽然旅客一开始是这样想的,而袜子一旦拿到旅客的手中,并且周围的人都在看着,都在撕扯、都在评说,这就会形成一种“马太效应”,此时,如果有一个旅客开始购买,那么其他人就会受到影响了。

别说这种袜子,就是最次的袜子,一般也不会被撕开。很多旅客在试过以后,真正体验到了这种袜子的结实耐用。

在这个过程中,商品销售员的语言轰炸仍然在继续:“现在是产品推广期,10块钱一套共三双,北京燕沙、王府井都有卖,但贵的多,一套是60元(打出品牌效应,纯属虚构),,给家人带回去,是带回你的心意,给父母带回去,带回去是你的孝心,给自己买是对自己的奖励!”此时他们不断重复,俗话说“谎言重复三遍就会有人相信”,而这时的商品推销员重复了根本不止三遍。

到这时还有旅客在犹豫,并没有真正想买,但是这时列车销售员就会使出“杀手锏”。采用一种“饥饿营销”的方式粉墨登场了。

由于车厢里的旅客坐在座席,如果不站起来的话,根本看不到其他座席处旅客真实的反应,此时全凭商品推销员一张嘴在那里忽悠:“好,这边的旅客又买了两套,20元,找您30块!

好这边的旅客要5套,好。我包里还有。都给你拿过来!

这边的旅客又要10套!

呀!袜子不多了,请其他座席处不要袜子的旅客将袜子装回包内,我要给这边的旅客了!”

在他嘴里,不断购买的声音此起彼伏,竟然【】制造了一个热销的场面,其实热销不热销,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但是旅客受别的旅客“狂热购买”的影响,会产生冲动购买的心理,进而真正形成一个热销的局面。

还有的旅客生怕自己手中的袜子被收回去,而赶紧掏钱购买。

其实这时要有细心的旅客站起来观看的话,就会发现,推销员在车厢里一边喊“这位大哥买了5双!”

就会从自己的兜里掏出几张钞票,举得高高的,在车厢里进行展示,然后又装回去,然后再掏出进行展示,整个过程会非常的流畅。

到这个时候第一轮的销售就已经结束了,当前这些已经购买的旅客大部分都是冲动型的,而剩下的一部分较为稳重的旅客,推销员也没有准备放弃。

因为这部分旅客还在仔细地查看产品,与购买到的旅客交流,这是一些理性的消费者。他们不会盲从,而是本着怀疑的态度,认真审视产品的优劣,冷眼旁观商品推销员在车厢里的窜下跳、声嘶力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