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章 且把他乡当故乡(1 / 1)文治武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千两还不够吗?”

赵匡心中一凛,不禁又骂道,“郑九霄啊郑九霄,五千两就五千两,你明说啊,伸五根手指头我还以为五块钱呢。”

见赵匡愣神,郑九霄神色一僵,又从袖子中掏出一叠铺子田地契约。

“加上这些呢!”

感觉到郑九霄肉疼后,赵匡见好就收道,“钱财就罢了,铺子我就不客气先收了,这些就当大哥给共享马车的加盟费,等我的共享马车计划出炉,保你回本。”

“共享马车?”郑九霄傻眼问道。

“就是在各个坊门、客栈、商铺等地方提供马车共享服务,分时租赁,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共享经济。”

“这能成功吗?”

“本神医观察过,长安还是挺有市场潜力的,届时神医阁将针对不同人群,设置三个档次,分别是舒适型圆通,快车型捷达,豪华型宝马。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对于顺路的,还有拼车服务可选。”

“顺路还可以拼车?”

郑九霄已经摸不着头脑了。

赵匡深深点了点头,“神医阁的规划便是让所有买不起马车的人都坐得起马车。”

“……。”郑九霄。

……

……

“神医神医,我们去哪里呀?”

赵匡看了看小乞丐,笑着摇了摇头。

他嘴里笑的是呦嗬呦嗬呦,心里头慌的是浪儿里个浪,娃子他单纯只把神医给他叫啊,他不知神医是个大草包,大草包那个大草包……

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在神医阁的悉心治疗下,小乞丐已经恢复健康。

与此同时,坚持练字的陆猴儿也从一开始字丑,心浮气躁,变得像模像样,遇事也不似之前那么畏缩。

韦蝉儿把乐曲吹奏的也有几分感觉,不似第一日如拉锯般的声音了,赵匡对自己的教学成果还是挺满意,觉得蝉儿的天分实在太好了,如若勤加练习,定会超赶自己。

黑风黑牛加上朔风斗刚好能凑成一桌子麻将。

宗桐忙着记账,百合还要管家治病。

当然了,还有几个负责洒扫的小丫鬟,赵匡因为脸盲,时常叫错。

赵匡深知「羊在山上晒不黑,猪仔圈里捂不白」所以才因材施教和分工。

因为分工和责任明确到个人,神医阁运营至今内部也从没出现过什么乱子,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一开始他也想给小乞丐找点活干,可是小乞丐说干杂活没有意义,学做生意才有意义。

小乞丐说若是把鱼卖了,再拿鱼钱多买些鱼竿,那就可以钓到更多的鱼,所以他要鱼不要渔。

小乞丐还说想多挣些钱,说他喜欢钱是因为吃过没钱的苦,他不知道钱的坏处,更只知道没钱处处都不好使。

赵匡觉得这种理解虽然俗了点,但在理。

有道是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想了想,赵匡便同意小乞丐去他名下的铺子做事。

一方面铺子里有个自己人也好。

另一方面小乞丐来路不明、想法还怪多,留在身边赵匡多少还是有些介意。

……

街上,夕阳渐斜。

赵匡指着身后的一家铺子对小乞丐道,“这家铺子是我七年前投资的,我今天告诉你不是为了炫耀什么,是想告诉年轻人有梦想就要去实现,像我一样豁出去,不要在意别人说什么,你随便指一家铺子就说是自己的……哈哈哈,还不快跑,待会出来人了……”

跑了两条街后,小乞丐气喘吁吁的撑着膝盖,“跑不动了,跑不动了,神医你咋这么厉害!”

“要不然我怎么会是神医呢!”赵匡笑道。

“还真没看出来,我偷包子那会要是能跑神医这么快,就不会被人打的爬不起来了。”

听到有人夸他体能好,赵匡更得瑟了,冲着小乞丐吹嘘道,“十岁的时候,我已经是集团军铁人三项的世界冠军了。什么样的人吃什么样的饭,你不适合去要饭。”

小乞丐,“当真?”

赵匡思索了一下,拍了拍袖子,道,“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记住这段话,记不住的话,那就刻在你的胸口上。

去吧,去跟前面那间岚裳绸缎庄的管事报我给你取的新名字。

生如蝼蚁,当立鸿鹄之志,

命如薄纸,却有不屈之心。未来可期,祝你飞黄腾达。”

“什么新名字?”

“苏乞儿。”

……

托付好苏乞儿后,赵匡也没有闲下来。

今天已经是腊了。

按照上辈子的年俗,是要抢五福的。

不愧是创意小王子,其实他早已想好了五福临门的孵化计划。

五福临门的活动计划是要各制作200张爱国福、200张富强福、200张和谐福、200张友善福、10张敬业福。

前来神医阁求见排队的人每天都可以领取最多三张福卡,并且好友之间可以转赠福卡。

最后集齐五福的可以进神医阁一次。

如此弘扬社会正能量,三观极正的做法,想必也不会留下什么诟病。

说干就干,然后一晚上的时间赵匡都在书房用活字印刷术】批量制作福字。

要知道这项高深的技术,还要等到11世纪的北宋才能大规模使用!

等等,现在是开元三年,

难不成这项发明是他创造出来的?

细思极恐……

……

有了模板还得要些上好的红纸,还得装在小红包里,挂在神医阁门口的小板子上,顺便讨个吉利。

笠日。

天气凉的厉害,赵匡便抱着袖炉去了东市,最近东市上出现了不少奇货,顺便还能买些有趣的小玩意回来……

还有二十二天就要过年了,

听说过年,长安城中从庶民到王公大臣甚至皇帝,都得放下手中事物,守更待岁。

因此,最近几日的市集过年的氛围也越发浓烈起来了,不光有来自西域的艺人们唱唱跳跳……

还有传统的结彩棚,挂灯笼,舞龙狮,敲锣打鼓……

就连那些平日里穿棉麻的老百姓出门上街也都纷纷换上了绫罗绸缎,小孩子们也都换了阿娘新秀的虎头鞋,好生热闹。

赵匡一边仰头观赏,一边指指点点,好一派盛世长安的景象。

可是看着看着,赵匡突然间就觉得这已经是他在长安过的第三个年了,他已经来到长安整整737天了,已经整整两年零七天了。

常言说没有故乡也就没有他乡。

就且把他乡当故乡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