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章 门派初祖(1 / 1)逍遥清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和王师兄说着门派一些事宜,旁边的李虎来了兴趣,问起门派起源。王师兄和李龙也坐直了身子,也是相当感兴趣,三人直勾勾的看着我,等我诉说门派由来。

我看着他们三个那眼神,渴望至极!不好推辞,毕竟有人向你请教,说明他们对这门学问感兴趣,有学人感兴趣就好办,就可以慢慢循循善诱,以示教导;就像有人认识到学问很重要,开了一个学校教书育人,如果没有学生来报道,教给谁学?再说,师门历代以拯救苍生为己任,如今虽然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但任要初心不改,牢记使命!

“既然诸位兴趣盎然,我也不必再推辞!”我对他们说道:“师门一派最早要追溯到唐末五代十国时期!自唐朝之后,中原大地上硝烟四起,各个政权起起落落,如同走马灯般换个不停,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朝依次粉墨登场,被后世称为五代。

而中原以外的地区,还有诸多林立的小国,其中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国,则被后世史学家们统称为十国。

同为乱世,春秋战国的五霸七雄们虽然也是彼此攻伐,混战不休,但也能做到守土尊礼,保一方百姓安定。

而五代十国时期则是烽火连天,一派混乱无序的景象—政权更迭频繁,大国勾心斗角,小国朝不保夕。

门派第一代祖师就是出世在这样的时代!当时世间生灵涂炭,众多门庭翘楚,都想以一己之力改变天下大局,以促世间恢复和平稳定;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感叹世间一切皆是共业所生,不可逆转,终归归隐山林,以缘再渡。

自唐开始,也是诸宗教派繁衍昌盛之时,以佛、道尤为兴隆;佛教禅宗自达摩祖师东渡传法,至六祖惠能大师,一花开五叶,百花齐放,所渡之人不可胜数,道教自钟离权度吕祖,吕祖门下出七真,又有南北各五祖开放门庭,救度苍生,不胜枚举;但修行不可有门户之见,尊己卑人,厚此薄彼!

吕祖纯阳真人,丹道之术炉火纯青,有一次,他御着宝剑飞行,经过江西庐山,当地有个大庙子,就是禅宗的黄龙寺。吕纯阳是在高空飞过时,看到此山气象不同,必有高人。他降下来一看是黄龙寺,有人正在讲经,就是临济宗大德黄龙南禅师。他站在旁边看了半天,觉得很奇怪,这禅师又没放光,又没动地,更没有像他一样的本事,是个普通和尚嘛!怎么那么多人听他的呢?越看越奇怪,就站在那旁边。

黄龙南禅师不说法了,云:“座中有人窃法”,认为有人在偷听。吕纯阳不吃这一套,就站起来了,黄龙南问他是谁,他报了自己名字,黄龙南说:哦!原来是你啊,我以为你了不起,原来只是个守尸鬼。这个身体可以长生不老,把它守得牢牢的。吕纯阳一听,生气了,真人能有长生不老之药,你这凡夫肉胎算什么!黄龙南说:“饶君万劫,终是落空亡。”

吕纯阳恼了,袖子一扬,飞剑击出去了,故意吓吓老和尚,岂知飞剑到了老和尚面前停住了,反而倒转向自己这边杀过来。他奇怪了,这老和尚是普通人嘛,又没有功夫,怎么我的剑不听我的指挥呢?后来有人专参这个话头,是韦陀护法呢?还是黄龙南般若之力?或是其他原因?到底是什么道理呢?

黄龙南笑道:你不要摆这一套,你刚才说你有真本事,我问你,你见个什么道理?吕纯阳说:“一粒粟中藏世界,半铛锅内煮山川。”这是道上的话,也是讲自己见道的道理。黄龙南说:“我不问你怎么煮山川,请问一粒粟中如何藏世界?”就这样,东搞几下,西搞几下,吕纯阳开悟了,作了一首诗:

弃却瓢囊摵碎琴如今不恋汞中金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

那个时候,道家出了吕纯阳,等于禅宗出了一个六祖。”

这时候王师兄插话道:“那师父一派是属于道家还是佛家?”

“本派祖师,是一位颇感传奇之人,生年不详,自幼习武,到了青年时,偶遇一白胡子老道人,指点出世迷津,跟随老道入终南山修行十二年之久,一天,老道告诉初祖:吾传之法皆已尽,欲破迷宗山下寻;这是告诉初祖,老道已经没有什么可教他的了,如果要悟道,需自己下山继续寻找能让他悟道的人,时初祖拜别老道,下山继续参寻。

一天,初祖偶遇一人,外表看起来就像一个叫化子:头上戴着桦树皮做成的帽子,身上仅以破衣遮体,脚下踩着一双木屐,面容枯瘦憔瘁,但他神韵超脱,出语奇特:

自古诸哲人,不见有长存。生而还复死,尽变作灰尘。

积骨如毗富,别泪成海津。唯有空名在,岂免生死轮。

初祖见他出口成章,义理深厚,便恭敬而拜询问叫花子:如何了生死?”

报汝修道者,进求虚劳神。人有精灵物,无字复无文。

呼时历历应,隐处不居存。叮咛善保护,勿令有点痕。

初祖又问:“如何是世间生存之法?”

老丐答曰: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郝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他自乾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世人爱荣华,我却不待见,名利总成空,我心无足厌,堆金积如山,难买无常限。子贡他能言,周公有神算,孔明大智谋,樊哙救主难,韩信功劳大,临死只一剑,古今多少人,那个活几千。这个逞英雄,那个做好汉,看看两鬓白,年年容颜变,日月穿梭织,光阴如射剑,不久病来侵,低头暗嗟叹,自想年少时,不把修行办,得病想回头,阎王无转限,三寸气断了,拿只那个办。也不论是非,也不把家办,也不争人我,也不做好汉,骂著也不言,问著如哑汉,打著也不理,推著浑身转,也不怕人笑,也不做脸面,儿女哭啼啼,再也不得见,好个争名利,须把荒郊伴。我看世上人,都是精扯谈,劝君即回头,单把修行干,做个大丈夫,一刀截两断,跳出红火坑,做个清凉汉,悟得长生理,日月为邻伴。

最后初祖问乞丐姓甚名谁。

答曰:寒山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