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用我是谁吗”
朱温冷冷地了一句。
众人顿时安静一下来,被震慑地一句话都不敢。
谷廉倒是不落痕迹地用眼神瞥了瞥余光的方向,然后立马装作无事地又重新低下头来。
他为何要看向余光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背叛的人就是余光。
余光是最初整个突击队里被训练的最出色的一位。
无论谋略还是武功,都是队里排名第一的角色。
朱温也因此极为看重他,并没有安排他去别的地方镇守州县,而是将他留在自己的身边当亲卫。
可是
让朱温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余光竟然背叛了他。
如果要给突击队里的队员排一个忠诚程度的名词的话,朱温绝对会把余光放在前三。
但现实极为讽刺地给了朱温一巴掌,告诉朱温,你排错了。
余光在听到朱温到那一句“你们其中有一个人背叛了我”的时候,眼中如同莫长安一般出现了惊恐,但是他很快地将这种惊恐压下去了。
他在朱温身边呆的时间很久了,从而他也了解到朱温的一些脾气。
朱温最恨有人背叛他。
所以,当朱温真的发现有人背叛他的时候,他只会雷厉风行地将这人给用残酷的方法处死。
可是现在朱温并没有做这种行为,反而还召集大家吃了一顿饭,在饭桌上出了一句试探的话语。
这明什么
明朱温手上并没有最直接的证据。
余光还知道朱温的一个习惯,那就是凡事要讲证据。
如果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余光是叛徒的话,那朱温不会直截帘地给予余光处罚。
既然没有证据,那余光也没有必要慌了。
因为慌也没有用。
此时唯一的办法,就是咬紧口风,死不承认。
而此时的莫长安心中也是如茨想法。
他以为朱温的背叛者是他。
不过莫长安也很聪明,他选择的办法也是死不承认。
除非有直接的证据亮出来。
“没有人承认吗”朱温又问了一遍。
没有人应答。
也没有人质疑。
在场上的人们都不会怀疑朱温的猜测。
朱温有叛徒,那绝对是有叛徒。
“心理素质很不错。”朱温点点头道,“明我教的挺好,只不过教出一个白眼狼出来。”
朱温长袖一甩,离开饭桌,径直走了。
只剩下这十三个人一排地坐着。
“莫长安,是不是你背叛了王上当初我就看出来你这家伙脑后长着反骨,不料想你竟真敢反了”周四狗突然一拍桌子骂向莫长安。
“你这条疯狗怎么乱咬人”长星不禁怼道,她见不得有人污蔑她哥,“我哥这么多年来一直忍辱负重地在卫明手下当卧底,他若想反,不早就反了”
“他若是早年真归顺于卫明,你怕是早就死了。”萧萧竹幽幽地道。
“对啊,正如所,我哥极其在乎我,他怎么可能不顾我的安慰从而背叛主人呢”长星立马道。
莫长安是一个妹控,大家伙都知道。
但他有没有胆量反叛朱温,这谁也不准。
“唉。”谷廉叹了一口气。
“嗯矮子,你叹气做甚”萧萧竹望向谷廉,疑惑地问道。
“我是叹气那个背叛的人是个傻逼。”谷廉冷哼道,“如今唐廷都能看着王上的脸色行事,而再过十几年或者是几年,王上必然能够建立新朝当上皇帝。在这种情势下,那人竟然就叛了你他傻逼不傻逼”
“谷廉的没错。”
谷廉一抬头,看到接话附和的人竟然是余光。
这可把他恶心坏了。
这年头,还有自己骂自己的
余光接着道,“要是此人被我揪出来的话,千刀万剐是少不聊。”
“怎么处罚应该是由王上来定,你有何资格逾越规矩替王上惩罚”谷廉冷哼道。
“嗯”
余光眯着眼看向谷廉,他发现谷廉的表情中有一丝不屑。
平常谷廉对他不是畏惧敬重吧,但也绝不会出现这种神色。
余光突然想起,前段时间朱温新建立的一个部门:监察司。
监察司里探子最多,乃是一个庞大的信息系统。
不定朱温是从监察司中得到了某些消息,从而今日才出这么一番话。
而这监察司的一把手就是谷廉。
这代表着,谷廉也知道余光他是一个背叛者
如果谷廉知道的话,那韩远这个副指挥使是不是也知道
余光猜测的已然是八九不离十了。
“看来大家的火气都很重,这我都能理解,毕竟大家伙都忠诚于王上,当遇到这种事情时,心中自然是愤懑不已。”余光缓缓地道。
“有些人可能愤懑,有些人可能自得呢。”谷廉阴阳怪气地道。
“这顿饭怕是吃不下去了,我先走一步。”韩远早已不想留在这个地方,转身而走。
有一个人走,就有两个人走。
这顿饭谁都吃不下去。
众人解散。
不过萧萧竹好像看出了什么似的,他独自一人跟上谷廉,他悄悄问道:“矮子,我突然想起来你手下是掌握着探子力量的,你必然是知道王上是在怀疑谁”
“萧萧竹,你认为我会告诉你吗”谷廉冷哼道。
“不就是当年训练的时候,我推了你一把吗到现在你还记着这仇你心眼也太了吧”萧萧竹皱眉道。
“推了我一把只是简简单单地推了我一把吗的真是轻巧。”谷廉冷笑地道,“你那一推,差点把我推到阎王爷的手郑”
最初突击队的任务都是这般你死我活。
每个人都想活下来,所以用的手段也是险恶。
但事实证明,能活下来的人是真的有本事的人。
“再了。这件事是你有资格问的吗你怎么知道王上怀疑的不是你呢”谷廉撂下一句话,冷笑着走开。
看着谷廉的背影,萧萧竹摸摸下巴,自言自语喃喃道:“看来你真的知道王上怀疑的是谁”
萧萧竹又进一步分析。
“刚才谷廉对余光的态度和平时有一丝不一样,如果不是我敏感的话,那就证明王上怀疑的人是”
“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