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这本书乃是《覆汉》的半同人,讲述覆汉之后发生的故事。
本来我最开始写这本书的灵感来源于蛋灵帝的完本活动,当时我在书评区写了一篇叫做《韩英回京》的同人,讲述韩锐之子韩英出使安息大秦归来的故事,当时就想到了马超叛乱之类的后续剧情,不过当时由于嫌篇幅太长,那篇同人就鸽了。
后来我也一度想认真写覆汉的同人后续,不过我发现要是按照所谓大燕朝八百年的演绎,却是实在太漫长了,哪怕强如三国演义,后期随着那些人物死去,也逐渐归于平淡。
实际上三国后期很无聊很平淡么?其实不然,三国后期是有很多可以写的东西的。
但是人们看小说,通常是以人物作为记忆点来阅览的,三国演义之所以草草收尾,正是因为前期罗贯中刻画的那些三国人物都一个个死去了,那些记忆点消失了,接下来的其实是另一帮人的故事。
所以在看到《祖宗模拟器》这本书的时候,我很惊奇,第一次发现还可以这么写书的,然后就发觉可以把这本书的套路移植到《覆汉》里面来,进而写出我心中所想的覆汉后续来。
于是柏家就出现了,一个永远不会生老病死的柏巍就出现了。
实际上很多人或许也看出来了,柏巍是假主角,真主角是柏景。
但其实柏景也不是真主角,甚至柏景连假主角都不是。
我这这本书,从一开始就想好了,这本书的假主角是柏巍,真主角是柏家和燕朝。
柏巍本身起到的作用,就是一个记忆点,就是提醒读者,接下来出场的角色,全都是他的子孙,所以柏家的故事还没有完结。
他的戏份会越来越少,却永远不会消失。
进而借助柏家的视角,来写出那个我心目中的覆汉后续,写出另一个真主角——燕朝的历史变迁。
当然不可能真写完八百年,大概也就三百年左右,从盛世到乱世,再到一度恢复荣光就完结了。
所以说我是真的想把覆汉的后续写好而已,而想把燕朝这个主角写好,就必须先把柏家这个主角写好,不然没有一个核心的记忆点展开叙述,故事就是一团乱麻。
但是,我估计有些读者就不乐意了,我们是来看覆汉后续的,是来看公孙珣的子孙、韩当的子孙、审配的子孙、吕范的子孙的故事的,不是来看这个莫名其妙的柏家的故事的。
这点我自然理解,但还是那句话,不把柏家写好,不把这个记忆点找到,那些覆汉二代的故事是写不了多久就会乱的。
所以前面一些章节,我都在刻画柏家,同时也在铺各种明线暗线,同时也尽量在刻画柏家的时候,在背景叙述里多让一些覆汉的人物出场。
之前我曾开过一个龙套楼,很惭愧,答应了两个角色,现在还没能安排进去,不过之所以没能安排进去,却恰恰是因为我想给这两个角色安排一个重要的位置。
不然,像之前柏家那四个路人甲劳力队长,随便安排进去两个,还不简单么?
大概可以透露的是,本书在五六十章左右的时候,会出现第一次高潮,大量覆汉人物的后人都会出场,届时这两个安排的角色都会出场,并且柏家之后也会正式崛起。
本来我的计划中,渤海高家是会在这场高潮中死光的,结果看到龙套楼的留言,我还专门改了大纲……
不过现在其实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种祖宗流的历史文,是我以前没有写过的,也没有经验,只能自己摸索,也不知道所写内容的节奏怎么样。
甚至我以前连系统文都没有写过,就造成了有时候我写完一章后,内心是很不安的。
我不知道对于某一张我动用了一下这个看着有些扯淡的金手指,会不会有喜欢严肃历史的读者不喜欢觉得违和之类的。
我也不知道在我查论文写了一些比较硬核的像柏文和裴秀辩论的内容,会不会劝退那些喜欢轻松搞笑文的读者。
所以我当时特地发了一个单章,问有没有什么问题。
收到的回应也很统一,就是嫌我节奏慢了,于是我立马就砍掉了原本柏文柏武的一些分支情节,也砍掉了柏巍随行的吐槽,直接让柏景从邺城冲到了武安,跑完了第一阶段剧情,准备蓄几发力,就直接开启高潮。
但问题来了,在今天我写柏巍这个假主角过了许久再突然登场的时候,我感到了严重的违和感,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一样的感觉。
偏偏就像前面说的,柏巍这个假主角作为记忆点来说是很重要,因为这是一个持续几代人的故事,柏景早晚有一天会老死。
所以我就想听一听大家对这个柏巍,或是祖宗模拟器这个金手指,以及对柏家、覆汉人物、行文节奏等各种各样内容的看法。
毕竟我是写给你们看的,我一个人自嗨是没用的。
而你们的观点,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我接下来的内容,毕竟祖宗流历史文这是个谁都没写过的东西,我们都是货真价实的开拓者。
所以就说到这里吧。
请大家看这本书有什么不爽的时候,尽可能表达出来,哪怕是批评也好,毕竟眼下章节还少,容易调整。
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