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8章 善弈者谋局,不善者谋子(1 / 1)冬天里的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甄俨连忙上前扶起道:“两位兄长快快请起,若事有成,必不相忘。”

三人重新坐定,心照不宣,甄俨问道:“两位可有妙策成就此事?”

卫远道:“许兄精于剑术,曾师从剑圣王越,主公可善用之。”

甄俨大喜道:“原来是剑圣的高徒,失敬失敬。”

许岳乘机进言道:“王泰身边护卫可是不少,我一人恐难成事。我有师弟数人,皆剑术好手,又有江湖豪侠朋友数十人,可为主公招之。”

甄俨大喜,三人便在一起商议,在秦岭深山之中建一个营地,由许岳挑头,以许岳的师弟和朋友为骨干,从江湖中高薪招幕豪侠之士组成死士营备用。

重赏之下,必有勇士,甄俨富可敌国,为了“奇货可据”四个字,自然是不吝钱财。数月之间,便招得一千多亡命之徒,每日在山中营地训练刺杀之事。

不过,此时的王泰并不在长安,而是陪着王嵩在幽州,学习处理军政之事。

对于甄俨的心思,早在三年之前王嵩就有所查觉。

甄俨曾私下里找他的三个姐夫串联,但三人都拒绝了甄俨。尤其是郭嘉,还特意就此事向王嵩做了汇报,以证自己清白,同时提醒王嵩注意防范萧墙之祸。

为防意外,王嵩才将王泰一直带在自己身边,一方面向手下文武表明自己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是为王泰的安全考虑。

为了王泰的安全,王嵩还将收服的许贡家三刺客赐名为王勇,王义,王信,用来做为王泰的贴身侍卫统领,又为王泰组建了一队三百余人的卫队,专门负责王泰的安全。

除此之外,典韦的儿子典满及许褚的儿子许仪,年岁虽然才十四五岁,皆己经是勇猛异常之辈,王嵩也让二人做为王泰的玩伴而随侍王泰左右。

……

“对于幽州之战,泰儿有什么感悟心得?”王嵩一边处理公务,一边问王泰道。

“父亲,幽州之战,士卒们伤亡最小,将军们都没拿到什么战功。七郡之地,只发生了两场小战。

第一战在范阳,马将军借助哗变的袁军战俘之助,几乎是不战而得范阳。

第二战是颜将军在涿郡城外与李典张郃的战斗,也只是烈度很低的小战斗而已。

两场小战,加起来伤亡不过千余人,却拿下一州之地,简直是一个奇迹。”

王泰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所以此战给孩儿最大的感悟就是“谋局”二字。“

“谋局?有点意思。”

王嵩一听来了兴趣,放在手中的案卷,赞赏地看着王泰道:“你的“谋局”这两个字用得很好,你接着说下去。”

王泰应了一声喏,接着说道:“徐庶先生教孩儿下棋时,曾对孩儿说“善弈者,谋局,不善弈者,谋子”。

依孩儿看,这幽州之地,也恰似一个棋盘,我方布局在先,正所谓“谋先事则昌”也。

另外,我们在此战的布局中,充分考虑了各方势力的反应,包括曹操,袁熙,刘备,乌桓,公孙度等等,这所有的人,几乎全都充当了我方战略上的棋子。

正所谓:“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事。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幽州之战,就是一个“谋局篇”的经典案例。”

“精辟!”

“说得好啊!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事。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天纵英才!”

王泰话声未落,堂上一片哗然!

如此精辟的言论,出自一个十三岁小孩之口!

一众谋士及大将们纷纷惊叹不已。

王嵩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将军们在幽州之战中没捞到什么功劳,才是谋局者最成功的地方。正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此战最大的功劳,其实是属于徐庶和鲁肃的,他们才是替我谋局的有功之人,这次的首功当属元直和子敬。”

徐庶及鲁肃在旁听到,连忙施礼道:“全赖主公英明,主公才是真正谋局高手。庶也是多赖主公教海。不敢当主公谬赞。”

王嵩扶起二人道:“二位记做首功,可谓是实至名归。此战已了,我将回返长安。今后这幽州之事,还须二位多多操心。”

说罢,王嵩便转身让王泰去传令收拾行装,准备返回长安。

第二天早上,王嵩带着亲卫军起程回长安。鲁肃和徐庶前来送行,临行之际,王嵩见徐庶欲言又止,便问道:“元直有话不妨直说。”

徐庶迟疑了一下道:“曹操的大公子曹昂,殁于曹操与吕布的徐州之战,皆因身边没有得力的护卫啊。

主公最近在外征战时间较多,长安局势也要多加留意。在下的意思是,主公应该多为世子增加些得力护卫。”

王嵩心中一凛,立即明白了徐庶的言外之意。

当下对典韦道:“大哥,我身边有胡车儿和何曼,安全没有问题。你这段时间就陪着泰儿吧。泰儿的安危,就交给你和王氏三兄弟了。”

典韦立即大声应喏,然后手持双戟站到了王泰身边。

王嵩满意地点点头道:“再去军中挑二百好手,将泰儿的护卫增加到五百人。典大哥担任世子护卫统领,王勇,王义,王信三人为副统领。”

随后,王嵩告别幽州文武官员,带着二万亲卫军向长安而去。

幽州战事已经结束,王嵩这次回长安,就不再显得那么匆忙了,在经过太原时,王嵩特意进城休整几天,召见了并州的军政要员。

王嵩辖区的军政长官实行轮换制,原则上四年为一任期,最多不超过二个任期,在并州担任多年刺史的田丰已经调到大将军府担任从事之职,此时的并州刺史已经换成顾雍。顾雍很有才干而且年富力壮,将并州的各项工作做得井井有条。

并州做为王嵩的发迹之地,最早受益于王嵩的善政,这几年发展得非常好,人口总数达到了六百万人,是王嵩所辖五个州中人口数量最多,经济发展最好的州。

除此之外,并州也是对王嵩忠诚度最高的一个州,在并州人的心中,王嵩已经不再是肉眼凡胎的人,而是神!

在并州,百姓早就忘了在许昌还有一个皇帝,并州人心中的皇帝就是王嵩。所以,王嵩一路走来,百姓都是夹道相迎,高呼万岁。

王嵩也是经常走下马车,到百姓中间嘘寒问暖,好好地做了一把秀。

到了太原晋阳城之后,王嵩查看了并州的各项经济数据,对顾雍为首的治政官员给予了高度赞扬。

接着王嵩又召见在并州军团的主帅张辽。

此前张辽一直担任司州军团主帅,因轮换制,今年才轮换至并州。

“文远,不论之前在司州洛阳,还是现在在并州,你所面对的一直是我们最强的对手--曹军。要说对曹军的熟悉,恐怕没有人比得过文远了。关于曹军,文远是如何看的。”

王嵩很认真地看着张辽说道,希望能从张辽这里了解更多曹军的真实情况。

张辽道:“最近几年,在司州和并州地区,我们与曹军虽然没有大的战争,但小的冲突一直没间断过。千人以下规模的小战斗,每个月都有一两起。

从双方战力来看,我军士卒稍强于曹军,但曹军提升得也很快,曹操也在冀州和兖州推行精兵制度。总体来说,中原地区的自然条件要比我们好一些,只要停下战争,会恢复得很快。”

王嵩点了点头道:“我明白文远的意思。我也想过早点与曹操决战,但是,我们的内部还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我们所实行的政策,对百姓是有利的,但是对某些士族的私利是有些伤害的。

如果扩张得太快,会出内乱的。加上我们刚拿下益州和幽州,我们的地盘几乎增加了一倍,这些都需要时间消化的。我个人认为,与曹操决战,大致会是在两年或三年之后。”

两人正在谈着,亲卫来报王允,管宁,邴原等人前来拜访。王嵩不敢怠慢,忙与顾雍,张辽前去中门迎接。

王允自从被王嵩安排人从长安救回并州之后,便不肯再次出仕,一直在北方书院任职,与管宁,邴原等人倒是相处得非常好。如今王允已是快七十岁的人了,虽老态尽显,精气神倒还是不错。

王嵩以对长者之礼相待,对三人各行了一礼,很是谦恭地说道:

“我正要去北方书院拜访三位长者,没想到三位倒是先来找我了,真是有些失礼了。”

王允道:“大将军忙于军政,日理万机,自当是我们前来拜会大将军的。我们几个老朽今日前来,不敢耽误大将军太多时间,只有几件事要跟大将军谈一下。”

王嵩连忙回复道:“三位德高望重,是我的长辈,还请三位教诲和指点。”

王允道:“这几年老夫在教学之余,也曾经常出游地方,大将军之善政,效果惊人。民众对大将军的拥戴,早已超过曹操手中的许昌天子。这一点,从大将军巡游之时,各地百姓皆高呼万岁,就可见一斑。”

王允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百姓如此拥戴,大将军若能更进一步,也是民心所向,不知大将军是如何考虑的?”

这便是要劝进称帝了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