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节:终了(1 / 1)昨夜兜里有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臣,以为这些人罪有应得,死不足惜。不过还请陛下思虑太子如此行径,怕被有心人利用,如果他们满天下传扬太子殿下是个好杀成性的储君,恐诋毁太子殿下清誉。”

弘治皇帝听了李东阳的这番话也不禁思索起来,确有几分道理。

弘治皇帝倒不怕真的在百姓中传扬开了,而是怕在读书人这个群体中传扬开了这就不好收拾了。

明太祖朱元璋曾经规定大明除了生员秀才不得议论政事,其他人都可以议论。为什么朱元璋会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明王朝会有这种规定呢?因为朱元璋很是了解这其中的危害。

秀才皆是出自教书先生门下,而那些教书先生大多来自于朝堂之上,有的或做过官,有的或拜过当官的为老师。但无一例外,都是有组织的人有派别的人。

那帮埋头苦学的莘莘学子,哪有什么政治经验?哪里能分辨真伪?还不是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最容易被利用。

他们懵懂无知,甘愿抛头颅洒热血,成为有心人当成了炮灰,成为了对付朝廷的武器,除了朱元璋有魄力敢杀光所有读书人,明代其他皇帝都是心太软,下不了手。

不然你以为明朝晚期的东林党怎么来的,就是这么来的。

“父皇不必忧虑,此乃小事尔”朱厚照不请自来。

“臣,参见太子殿下”刘健三人见朱厚照到来赶忙行礼道。

“三位太傅,不必如此”朱厚照客气的说道。

“照儿为何这般说”弘治皇帝有些好奇,刘健三人也很好奇。

“父皇在我回道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问三位太傅几个问题”朱厚照卖了关子。

“太子殿下但问无妨,我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刘健毫不在意的说道。你的东西都是我教的,我还能不知道几斤几两?

“好,本宫敢问刘太傅,当今天下如何?”朱厚照直接问了一句诛心地话

“当今天下太平,乃盛世”刘健脸色平静的回道。

“好,那本宫再问刘太傅,当今百姓如何”

“当今百姓安居乐业,遵从礼法”就问这竿子打不着的问题?刘健有些狐疑。

“好,本宫问谢太傅当今为官的如何?勋贵又如何?”朱厚照看向谢迁问道

“官员。。。大多清廉奉公,秉公执法。勋贵沐浴皇恩,感恩戴德”谢迁心里其实很想把‘大多’去掉,可惜啊被打脸了。

“还最后一个问题本宫想请问李太傅,当今天下读书人如何?”朱厚照幸灾乐祸的问道。

“苦读圣贤书,以求报效朝廷”李东阳深思了许久才说道。

很好,就是要你们变成一条舔狗。

“父皇不愧是明君,父皇治理下的大明当真欣欣向荣”朱厚照直接一个高帽子扔过去,不解的问“既然我大明所有人都各司其事,各尽其责,那么本宫想问三位太傅,如果真如太傅们所言,那本宫将这里面的害群之马拉出来杀了,天下之人为何要诋毁于本宫”

刘健三人说不出话了,反对吗?嫌自己活久了,那不等于告诉陛下这么些年看到的全是假象吗?不反对?可我们还有好多话要说啊。你知不知道话不让说,有多难受吗?

但是,他们不能说。他们已经输了。

文人政客的斗争可丝毫不比战场厮杀来的安全,甚至于还要危险,打仗死了最起码还有军功可以让家人榜身,可如果政治上失败了,那可是要拖家带口的一起共赴黄泉的。

“那照儿准备如何处置?”弘治皇帝问出了所有的心中的疑惑。现在京城都在议论此事,有的说满门抄斩,有的说灭九族,基本上可以肯定的是当事人绝对要死的,至于当事人的家属和亲戚如何处理却不是很清楚。毕竟这里面可是有当今皇后的亲弟弟。

“都杀了,但是其家人何其无辜,故而不会牵连进来,但他们却有没有阻止之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本家一代人不得考取功名,有功名者革去功名。”朱厚照神色淡然的回道。

太狠了。这是刘健三人心头冒出的想法。你舅舅你都不管了吗?

等刘健三人离开。弘治皇帝担忧的问道“照儿你母后那边,准备如何交代。”

“父皇放心”朱厚照伏在弘治皇帝耳边窃窃私语了几句。

弘治皇帝听完一脸欣慰,拍了拍朱厚照“照儿能想的如此周到,父皇也就放心了。”

“父皇放心,孩儿绝不会让大明江山毁在我手里。”朱厚照信誓旦旦的说道“日月山河永存,大明江山永在,我不会输给太祖,更不会输给父皇您的”

“好一句日月山河永存,大明江山永在”弘治皇帝现在是对这个儿子越来越满意了。

东宫。

朱厚照想到了官员的反扑,毕竟锦衣卫和东厂是干嘛的。他心里很清楚,是特务机构,是监督机构。是太祖创立监视百官和藩王的。

为什么弘治年间一片安宁,朱厚照觉得还是弘治皇帝放弃了对大臣的严密监视有关,一个偌大的帝国倘若没了监察机关迟早要完蛋。

百官们自然是不愿意的,如果被监视起来,如何欺骗皇上?又如何构陷他人?这两步不到位如何能步步高升呢?

不行,这绝对不行,我可以欺骗你,但是你不能监视我。这就是他们意思。这就是他们的德行。

所以他们就必须把件事想办法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然后再进一步把锦衣卫和东厂变成原来的样子,让皇帝成为聋子,成为哑巴。

朱厚照之所以把张延龄也放在问斩的名单中就是给他们挖的坑,看谁跳进来,虽然现在也许没办法搞死他们,但是以后总有机会不是。想哪个小本本记下来,没想到居然是内阁三位大学士跳了出来。

朱厚照还是有点失望的,果然在利益面前,任何东西都是微不足道。

看来这内阁制度还是要有所改变为好。朱厚照可没忘记明朝末期那疯狂的党争,原因之一就是内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