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需要的是什么,优良的装备,充足的后勤保障,更为重要的是什么,是人,军人不仅要有强壮的体魄,还要有信仰。后世从湖南出来那位太祖带的军队靠的就是这个。
如何给现在这个时代的军队灌输一个信仰,给他们竖立一个为之奋斗一生目标,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而战,是朱厚照现在最头疼的事情。
目标这玩意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太难了,现在别说普通的士兵没有太多民族主义意识和国家意识,就算那些读书人有的也是寥寥无几。现在士兵的特点都是他们所带将军传给他们的。
再说了现在跟他们谈这些东西未免也太遥远了,他们根本不可能有切实的感受,现在他们这些入伍的兵将还是为了能够生活下去,毕竟普通兵将都是来自贫穷的百姓家庭。
跟他们谈家国情怀,还不如给他们银两来的实际。
所以朱厚照觉得可以模仿后世军队的给予军人的待遇,来改造现在的军队。但是现在整个大明军队体系中实行那绝对是不行的,先不说自己的钱包够不够,明代的军事体制也不允许他这样做。
那怎么办?看到魏国公,朱厚照恍然大悟,自己可以竖立个典型啊!打造出一支大明军队的榜样,毕竟榜样的力量的伟大的!
要让所有的军人都渴望进入这支军队,那么福利肯定是不能少。
第一:只要进入其中,俸禄发放到退休,退休之后也保证有一笔养老金。
第二:在战争中死亡,不仅发抚恤金,朝廷还提供家眷的赡养,供其子女读书。
第三:在战争中残疾的,朝廷安排就业问题。
第四:凭借战功升迁,公侯伯爵位只要你有能力,朕给你了。
第五:给你们最好的装备和补给。
卧槽,这样算下来,这银子的花销可太大了,回头的问问皇家商场的营业情况。
但是有付出就得有回报,他朱厚照也不是做慈善事业的。
军队必须要做到。
第一:对敌必须勇往直前。凡是临阵脱逃者,杀。不仅要传首三军,以儆效尤。还要在其户籍所在地刻碑,让其族人记住。
第二:训练时间,但凡被发现三次不严格训练的,直接革除军户籍。
花钱没关系,只要有成果,能收买人心,多少都可以商量。
就怕钱花了,还没成效,那这就不是榜样了这是笑话了,天大的笑话。
还有如何改善这个时代文重武轻的局面,也是迫切需要改变的。
为什么每个朝代都是靠着武将夺到了天下,到最后都会形成武将上不上,下不下的局面,一个原因就是古代的皇帝都有疑心病,害怕武将起兵造反,自己凉凉。
更为重要的是文武百官的升迁任免都是由兵部,吏部决定的,那里面都是什么人,文人。为了文人集团自己的利益肯定会压下武将的升迁机会。武将能不被文人骑在身上拉屎拉尿。
想要做到文物并重,这肯定是不行的,武将必须拥有自己的升迁任免权。
朱厚照思虑许久,募然大声喊道“让兵部尚书刘大夏马上来见朕”
“臣官吏部尚书刘大夏叩见陛下”
“平身吧”
“刘尚书你觉得朕这样做对嘛?”刘大夏行过礼后,还没来得及问朱厚照找他来干嘛,就被朱厚照这句没头没脑的话问的一愣。
“陛下是指哪件事?”刘大夏小心的瞧了一眼朱厚照问道。
陛下你实在太能作了,从来就没消停过,鬼才知道你说的哪件事?
“废勋贵世袭,重建三大营”朱厚照似笑非笑的望了眼有些不安的马文升出口说道。
“陛下一心为国为民,圣裁之下焉有错漏,是少有的明君”
刘大夏摸不清朱厚照的意图,直接一顶高帽子送了上去,反正不要钱。
这帮人精全是马屁精吗?
“刘尚书任兵部尚书,想来应该对我大明的军政十分熟悉,朕这些年来一直在想为什么太祖,成祖在位时,都能频频出塞外,而到了朕手里为何就只能等着他们来攻打大明呢?”朱厚照沉默了一会,话锋一转换了一个话题问道。
“陛下才干固然不比太祖,成祖差,但是将领士兵远不及太祖,成祖时期,像淇国公带数十万将士覆没在北塞,也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兵不精,将不广,唯有防守才是上策,以待时机。”刘大夏不能平静了,呼吸募然变得急促,复而变得平缓。
是个狠人!明明是文人,却直来直去,毫不遮掩。
“那朕此举是对的喽?”朱厚照眼睛直盯盯看着刘大夏。
“陛下圣明”
“夏尚书对边关九镇有什么看法?”朱厚照眼神意味不明的看着刘大夏。
大明要想打出去,边关九镇就必须要焕然一新。
“边关将领克扣士兵俸禄,导致边军毫无战意,再加之开中法的变更,导致边军粮草供应断断续续,边军其实已经疲倦不堪了”
朱厚照被惊呆了,这哪是狠人啊,这分明是狼人啊,什么都敢说,不知道你是兵部尚书吗?
“刘尚书这是不怕朕问你的罪吗?”
“臣年老有病,看见大明民穷财尽,倘若有所不测,责任都在兵部,故而老臣并不在意陛下问罪”刘大夏俯身脸色平静地回道
“那朕问刘尚书你既然都知道这些事情,有办法解决吗?”
“老臣以为处理天下事,应该是道理在先,而不能势力在先,这样处理问题还愁不能解决”
“好,不愧是朕的尚书大人,见解就是比一般人要强”
朱厚照拍着手掌,哈哈大笑起来,望着刘大夏眼中满是赞许。
朱厚照这个时候突然感觉自己好幸福,他父皇留下的大臣全是肱骨之臣啊,自己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