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月光相赠显清朗(1 / 1)团之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独孤信又来到当初参加峨眉派立派大典前所到的镇子,这次他们三人准备峨眉山,又没有适当的礼物可以带着。

石猛不知道自己该带什么礼物好,便问独孤信道:“贤弟,你们次来峨眉派带了什么礼物?愚兄我不懂人情世故,对于迎来送往,礼尚往来这些事情是一窍不通,还望贤弟不吝赐教。”

独孤信难为情地答道:“我也非常喜欢馈赠礼物时的那种素心对素心的简洁,看似信手拈来,却风雅纯朴,情浓意切,令人过目不忘,如清流漫过心底般清新滋润。很可惜,那只是理想中的情况,真实情况下,需要考虑的事情可多可多了。”

杨逍在旁边捂着嘴一直在笑,石猛看到杨逍在旁边事不关己地乐着,便问他道:“杨兄弟,你有何高见?不妨说出来。”

杨逍收起笑容,表情严肃地答道:“我们一路讲了了那么多关于李太白的事迹,而且我们都读过不少的诗歌,往远了说有《诗经》和楚辞,往近了说有唐诗宋词,难道你们不觉得文人雅士们取自于大自然的礼品,会给人带来一种无以言表的惊喜和新奇吗?汉朝流传下来的‘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涉江采芙蓉》,就是这其中的典型代表:‘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首诗里写道人们随手采来荷花就可以送人,而且对方是欣然接受的。‘古诗十九首’中还有另外一首《庭中有奇树》,与《涉江采芙蓉》相映成趣,有异曲同工之妙。《庭中有奇树》的原文如下:‘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这首诗里写的送人礼物就更简单了,折下一根树枝就能当做礼物,难怪古人有‘折柳送别’一说。”

独孤信听了杨逍这不着边际的话,心里觉得是又好气又好笑,便说对他道:“众所周知《涉江采芙蓉》是一首惜别的情诗。在盛夏时节,江边荷叶如盖,荷花娉婷,满目青碧娇白,让人喜悦难掩,赏花人不惜‘涉江’之劳踏入水中采摘。娇妍的荷花握在手中,抱在怀里,如果能和最心爱的人一起分享,那该多好!可是他所思念的人儿却在远方,路途遥远,归期无望,转瞬间,抒情主人公的感情痛苦到了极点。其实这里的荷花并无特别之处,只因凝聚着在外漂泊之人的思乡思亲的情意与苦楚,这份礼物才显得美好而贵重。假若这束荷花真的能送到了那位心人的手,不知她该会有多么开心。这礼物是送给心人的,代表的意义和意境不是一般人所能够理解的。现在我们要送人礼物不假,可是这样的礼物你能送峨眉派吗?峨眉派的出家人们哪个受得了这个礼物?到时候郭襄姑姑和程英姑姑不打死咱们三个人才怪!”

石猛也忍俊不禁道:“《庭中有奇树》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葱茏的绿叶中间,点缀着娇艳的花儿。女主人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枝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氤氲花香萦绕着衣袖,可路途遥远,不能一起分享。生活中所有的美好都愿和心人一起分享,哪怕是一支普通的花,也唯有这树花才懂得她的哀怨和希望,见证着她经年累月的相思。这首诗说的是两口子的事情,你把这样的礼物拿出来,给峨眉派送去?这似乎更不合适吧?”

杨逍早已经笑的是前仰后合,一个趔趄差点从马背倒栽葱摔下来。他赶紧接着说道:“我想说的是,送礼越自然、越朴素越好,因为大自然是人最初的故乡!先民从大自然中走来,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紧密联系在一起。娇妍的花朵,葱茏的绿色,都是大自然送给人的美好礼物,人也以它传情达意。送别时折一支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向朋友表示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支梅花给他。男女皆适用!采摘花草赠送亲友,不仅不会招致讥笑,反而让人觉得朴素而浪漫。”

独孤信听杨逍说的挺有道理,便附和道:“说着你的思路说,先民们以花草相赠还属于实实在在的物品的赠送,开元贤相张九龄欲以月光相赠则更显清朗缠绵。他的《望月怀远》虽然已过了数百年,但是仍值得玩味:‘海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诗人心头一动,伸出双手,掬起满手的银辉。是的,就以这月色相赠!他凝望着这满掬的明辉,心里鼓鼓胀胀千言万语,思绪绵绵。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分离之人望月怀远!苏东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太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子美‘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张若虚‘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张九龄官至宰相,可谓富贵智慧之人,一时间的那情那景,不写信,不赠物,伸出双手,满捧一掬月色为礼物,也是唐诗中的一处妙不可言、不可多得的意境。”

石猛听了独孤信和杨逍二人的话,挠了挠头问道:“你们两个天马行空地说了半天,到底送什么?我们现在就动身去准备。”

杨逍道:“石大哥千万不要心急,更不要妄下结论,好的礼物自然应该是我喜欢,你也欢喜的,如若缺少了情趣品味的投合与懂得,一支枯梅的相赠恐会索然无味,甚至招致抱怨。花草相赠,尚且有人不以为然,更何况陶弘景还要送白云呢!”

独孤信抚掌大笑道:“你个小杨逍,怎么净学一些旁人想不到的歪门邪道呢?”杨逍立马答道:“这陶弘景可不是凡人,他可是被人称为‘山中宰相’的人,这是隐居之后回答齐高帝萧道成诏书所问而写的一首诗。题目《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就已经表明了写这首诗的原因,内容如下:‘山中何所有,岭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也许有人会说,那位采摘荷花的游子也许只是穷苦潦倒之人,无力购买贵重的礼品罢了。那么一介盛唐宰相,另一位‘山中宰相’何故如此?想必唯有高人,才重‘本’轻‘末’、洞悉世事,不类流俗。细细想来,一枝芳草,一枝寒梅,一捧月色,一朵白云,不仅不显寒酸,反而有一种超尘拔俗的清新与不类常流的雅韵,花香、月色、白云,何尝不是另一种情思,另一种心境,另一种活法。”

独孤信听完半晌不语,因为他心里明白,他也很喜欢吟咏诗歌,沉浸于诗境之中,花草的馨香和白云的飘逸似乎扑面而来,人的心灵一旦回归自然,就像回到故乡一样亲切喜悦安宁。

看到独孤信沉默了,石猛和杨逍知道他肯定在琢磨着什么,两个人也就没再说什么,过了许久,独孤信缓缓地才开口道:“礼物,原本就应不拘一格,因人因时而异,世俗之人,看中的是实用,高雅之人,申明的是情怀。人与人的因缘际会,心意相连,会乔装打扮成各式各样的面目,有的或许早已熟视无睹,有的或许惊喜不已,有的或许琢磨不透,有的或许不以为意。但我以为,只要发自真诚,出于友善,不妨雅俗‘共赏’。”

石猛试探性地问道:“贤弟这么说,是不是现下心里已经有主意了?”独孤信哈哈大笑道:“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们不能送清水,那就送一幅画吧,找人画一幅‘花中四君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