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贵这一晚上都没怎么睡,心里非常忐忑,想想兄弟们的话,老岳父的话,再想想现在的决定心里空落落的。
其实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当你身处一个环境,不知不觉之中已经和周围的一切建立了关系了的时候,你不觉得什么东西对你是有用的。
比如你早上一出门,门口老大爷的一声问候,路过菜市场别人打的招呼,收破烂的吆喝等等。
更别说你周围还有亲情。
在你忙碌的时候,你根本看不见这些东西。
但是当你要离开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周围的每一个事物,一桩桩一件件都成为了你的羁绊。
那种不舍和留恋在此刻才是那样的浓重。
这一晚上阿贵脑子里浮想出来好多事。
从小到大的各种过往,这座城市的犄角旮旯,他父亲,兄弟,朋友,还有工友们都是那样的清晰,往事历历在目。
这一晚他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第二天,他和小华和儿子早早就起床了。
北行的火车是上午十点左右。
阿贵和妹妹以及老岳父他们之前都说今天要到车站送行。
他们收拾好行囊就出了门,在脚踏出门口的那一刻,阿贵的眼睛湿润了。
这个房子,这个院子,是他从少年走向成年的见证。
毕了业,父亲给他置办了这个房子一直到现在。
他娶妻,生子,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日夜。
此刻他将远行,而是否能再次归来就不得而知了。
这座房子是否会换了它的主人?
如果还有机会归来它是否依然存在?
感伤在此刻真的占据了他的整个情感,小华也泪洒衣衫。
他锁上了门,搀着小华,领着儿子,蹒跚的背影一步步向车站走去。
今日的车站人山人海,阿贵发现在这里他并不孤独。
这种场景像是征兵一样,很多人胸前都带着大红花。
他们来到的时候,有专门的签到处,报上你名字,他们就会发一朵大红花让你带上。
车站的月台上拉着巨大的横幅,上面写着:“祖国人民感谢你,祖国粮仓需要你,战天斗地我光荣”的字样。
除此之外还有锣鼓手在敲敲打打,还有几个穿着军装的文艺兵在那唱着快板,大概的意思就是鼓励,荣耀的一些词。
车站上除了这些要远行的人,还有很多送行的人,把整个车站塞的满满的。
阿贵他们奔着自己的车厢走过来,很远的地方就看见阿吉在向他们招手,旁边是他的妹妹阿娇,今天沈军倒是没来。
“你们怎么来这么早啊,不用你们送啊!”阿贵说道。
“二哥,怎么能不送呢,你看我们给你们带了好多东西!”阿吉说着把东西送给了阿贵。
“二哥,你放心的去,安顿好了,我和老妹也没准会去看你,记得也经常写信告知你的情况,别让我们担心。”
“没事,你看这么老多人不是都去么,能有什么事呢,这么老多人到了那也算是同乡了,肯定会彼此照顾好的。”阿贵说道。
“二哥,我知道你脾气倔强,但是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那地方肯定非常的艰苦,要啥啥没有的,你遇到困难了别硬撑着,赶紧回来,毕竟还有嫂子和侄子呢。”阿娇也劝说道。
“放心吧老妹,你好好学习,和沈军赶紧成亲,记得成亲的时候给二哥写信哈!”阿贵拉着阿娇的手嘱咐道。
不一会人群中挤进来几个人,两个老人和一个中年女子。
阿贵一看是自己的岳父和岳母还有大姨子过来了。
他照顾小华一起迎了上去。
“爸,妈,二姐你们怎么来了!”小华问道。
小华的妈妈也没说话就独自的流起了眼泪。
自己有三个孩子,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小华是家中的老小。
按理说应该是最疼爱,最娇嫩的一个,但是她看上了阿贵,自结婚后就没过个什么大户人家的生活。
看到她又要跟着阿贵远走他乡一股心酸涌上心头。
“阿贵啊,这是我们给你带的一些东西,你都带上吧,路上用!”老爷子给阿贵一个大包裹。
阿贵接了过来,拎起来非常的沉。
除了吃喝用度外,里面还塞了好多钱。
老爷子叮嘱一定把包裹看好。
几个人在月台上七七的,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话,不一会列车员就开始招呼大家往车上走了。
阿吉帮着把东西都拿到车上,阿贵和几个人告别后也上了车。
汽笛声响起,火车头两侧喷着白烟,车开始缓缓启动。
站台上的人们拼命朝着列车挥着手。
火车里的人们也泪流满面,这是一趟离别的列车,列车上满载的这些人不是那种对未来生活憧憬的人,而是对当下无奈的人。
每个人远行的人的心里是忐忑的,等待着他们的未来是未知。
送行的人们的心情是心酸的,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帮助他们挽留他们,任由亲人去那未知的荒原。
火车渐渐出城,阿贵一直沉着脸,莫不做声。
他静静的看着小华,搂紧自己的儿子。
他坚信老天饿不死瞎家雀,天生我才必有用,自己一定能够开创一个崭新的生活。
列车呼啸一路北行,刚刚三月的天还很冷。
列车上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阿贵的心情,有很多人还是很乐观。
大家七嘴舌的谈论着那片荒原,想象这那里人的生活。
这趟列车上不仅仅是他们这些原城市的居民,同时也有官兵在后几节上。
这些官兵不是去戍边的,而是转业了,成为了北大荒转业官兵,到了地方就是预备役人员,除了常规的警戒之外,大部分也是垦荒。
这种车是那种绿皮车,车头是烧煤的蒸汽机拉动,车内没有自动的取暖设备。
列车越往北走越冷。
对于阿贵来说,他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郊区的林场,长这么大也没有离开过沈阳城。
说实在的他没有见过什么世面,没有经历过风雨。
列车偶尔驶过一些小站,但看起来都是孤孤零零的,周围都是白雪皑皑的大地,看起来都寒气逼人。
火车所到之处都是荒无人烟的大地,凄凉感随处可见。
火车要开三个昼夜才能到达黑龙江的西部地区,那里属于大兴安岭山麓。
到了晚上,车厢里很多人都开始入睡了,阿贵睡不着,车厢里除了鼾声、梦呓声、哀叹生此起彼伏。
车窗上开始不断地堆结出霜花和冰凌,因为温差的原因,在车厢里侧的玻璃上那种冰绒越积越厚,直到覆盖了整个玻璃。
阿贵从包裹中拿出了毛毯和大衣给小华和儿子披上,怕他们冷。
自己也裹紧了棉袄。
他想站起来活动活动,所以他就走到车厢的连接处。
在这个狭窄的空间里也一样,这里很静,他能清晰的听到火车轮子和铁轨的摩擦声。
那种很稳定很有节奏感的咣当,咣当声清脆而生硬,让人感觉冷冰冰的。
他依偎在门口,用手指尖一点点的把窗户上的霜扣下来,有的时候他还用自己的手心把它捂化。
这样在满是冰绒的窗户中被他扣出来一个可以看见外面的小窗口。
外面的夜黑漆漆的。
因为这是专列,所以所有路过的站都不会停,偶尔火车听下来估计也是为了补充燃料,或者加煤,或者加水,然后就继续前行。
这个线路上,他唯一能看见人的地方就是路过每个小站时候站台工作人员。
他们会拎着一个等站在那里看着火车驶过。
除此之外,外面的世界就是一直是黑漆漆的,当然远处偶尔也会看见星星点点的灯光,很小,橘黄色。
那应该是深夜还未入睡的人家,是不是也很他们为生活彷徨,为未来迷茫。
火车就这样一路行驶,所有在车里的人被这层铁皮包裹和外面形成了一个隔绝的世界。
而火车里面,人与人的关系和各种生活居然自发的建立了起来。
人们开始互相打着招呼,有的是唠起了家常,有的打起来牌,有的互相帮助,嘘寒问暖。
列车的生活在这种没有人动员,没有人管制,没有人要求的情况下自发的开展了起来,而且有条不紊。
当然也偶尔有垦荒委员会的人挨个车厢走过,看看大家有没有什么困难之类的。
阿贵不善于言谈,所以他就静静的观察这一切的变化。
他觉得这就是一个浓缩的社会,一个小社会。
那外面的社会和这个社会又有什么区别呢?
他觉得外面的世界被赋予了太多个人的意志。
外面的世界被赋予了太多的工具枷锁。
外满的世界被赋予了太多的道德标签。
外面的是世界有阶级,有差别。
他突然感觉外面的世界是一个伪装的合作模式。
但是在这里,没有约束,没有被标准化的东西,没有那么多束缚,但是人和人之间会自发的建立关系,而且达成了某种默契。
他曾经读过作家卢梭的《社会的契约这本书,他所描绘的世界就是这个样子,大家一起来制定一种约定,每个人都要自发的按照集体意志去执行。
那在这里似乎也是一样,每个人都在向别人传递着友好,同时大家又并不越界,比如不去占据别人的座位,不去触碰别人的东西,而且还自我约束自己的行为,比如抽烟,说话的声音而且还有不说粗话等。
随着列车的前进,时间的推移,每节车厢上的人都熟悉了起来,每个人的生活过往,恩怨情仇,喜怒哀乐大家都互相了解了。
小华也跟几个妇女模样的人也都熟络了起来,大家彼此交心谈话,互送吃喝等。
孩子们在车厢里也可以到处乱跑,到任何一个位置,人们都不吝自己的吃喝给他们,这一幕多像生活中的邻居们的生活。
但是阿贵发现,之所以人们关系的快速建立,最重要的就是大家目前都处在一个空间,共享一个时间,而且最关键是大家都处在同一阶层。
几个要素的叠加就会让大家找到了一个共同话语的点。
人们在这里只有两个主题,要不就是怀念过去,要不就是设想未来。
整整三天下来有些事有些话都是在反复的说来说去的。
在这里人们每天想吃就吃,想睡就睡,完全过着一个在约束下自由的生活。
这是不是像极了社会的规则。
外面的世界不就是这样么,人们宣传的自由不是绝对自由,而是在某种规则约束下的自由。
只要不越界,只要在圈子里,那么你可以做什么都可以。
这三天人们的心情的变化周期都是相同的。
第一天大部分都很沮丧,人们都觉得自己是因为无奈而离开了那个地方。
第二天大部分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了,爱咋咋地的无望态度或者说一种宿命论的哲学成了了大部分的心态。
第三天随着目的地的即将达到,很多人的心跳又开始加速,对这个新奇世界的幻想,恐惧,向往,挫折等各种复杂的心情都流露出来。
而此时每个人更多的体现出对未来地方和生活的不确定性的焦虑。
而阿贵的心态也是这个过程,但是没有大家那么强烈,他总是能从当前所处的环境和事物的变化中有所发现和总结。
因为他看的书多,之前自己无法理解的很多社会上的事情,在这几天反倒清晰了很多。
阿贵心里也想,这算不算是悟道的过程,古有王阳明龙场悟道,今天呢他是荒原悟道,不断的去参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