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子时,离考试结束只剩一个时。
秋末冬初的江南色很快就变得阴暗许多,整个号舍从屋檐到高堂之下洒下巨大的阴影,气氛不算压抑,却给人一种凌晨时分风雨欲来的紧迫福
张延玉踱步走到“字一号”的号舍外边,这些时日尽管他在审核考卷,但是江南有关唐逸的消息却一直在收集着,江南县令公堂之上审理黄狗这件事情他也是有所听闻,据是唐逸在身后指点的原因,才使得这桩命案得以告破。
对于唐逸这个饶品性,张延玉始终带着有色目光,尤其是江南街喋血这一件事情,他的处理方式令张延玉一直耿耿于怀,认为此人看似沉稳内敛,但行事却不可捉摸,如此张扬之事都做得出来,以后还是尽量不要深交为好。
他淡漠的目光瞥了唐逸的卷面,此时唐逸正在做策论第三道题目,也是最后一道题目。
第三道题目,防疫之道。
题目写道:“大唐六年,旱蝗,民疾疫者,疫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死者十七八,城郭邑居为之空虚,而存者无食,亡者无棺殡悲哀之送。”
只见唐逸在文章写道“隔离救治,火葬为佳”。
张延玉摇了摇头,隔离救治早已经有人提出,但这一方法的推行却十分不顺利,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遭到极大的反对。甚至朝廷曾经提出过,若当朝臣家染上时疫,只要有三人以上被感染时,即使没有被染上的人,在百日之内也不得入宫。然而,这种有效的隔离方法却被世人讥讽为“不仁、不忠”。
出题人出这道题目可谓是切合时事,夏秋之季多发洪涝干旱,经常造成百姓伤亡,但如今大乾疫情出现以后,很少有人能够采取有效措施。所以,尽管大乾对防疫做了很多努力,其效果还是不明显,每次疫情死亡的人也并没有减少。
他看了看唐逸写的稳文章提到,一旦出现疫死者,尸体作为主要传染源,该作何处理呢?
据周礼所载,从大秦时期开始,就有了处理无主尸体的做法。
此后,凡遇大疫,官府一般都有掩埋死者尸体的做法。如大唐时,郢城大疫,全城十余万口,“死者十七八”。朝廷遂命给死者赐棺器盛殓,以防止疾疫传染。
但唐逸却反对这样做,而是建议进行火葬,古代对于采取的最有效的控制疫病流行的手段是将因感染瘟疫致死的人及时土葬。
当然,出于防止疫病传播的考虑,唐逸觉得对于患传染性疾病而死亡的人应该采取坚持火葬方式进行安葬。
看到火葬二字,张延玉露出惊讶之色,而后摇了摇头,心里叹息,世人讲究入土为安,火葬想要实施又谈何容易,唐逸这最后一道题,终究是没能出更好的方法。他又轻轻瞥了一眼唐逸卷面上的内容,这才转身向着高堂之上走去。虽然文章没有提到好的办法,他也没有出现巨大失误,即便最后不能夺得“解元”的称号,但通过乡试,高中举人应该是可以的。
“字一号”的号舍里边,唐逸揉了揉酸涩的手腕,嘴角终于是露出淡淡笑意,整个科考唯一让他觉得“考有所得”便是这最后一场最后一道题目了。
因为曾看到相关的医书,在传统的医学史籍中,对流行病的记载可谓比比皆是,所用的名称有疫、疾疫、疠等,而一般统称为疫,合称疾疫。从现代疾病分类学看,这些疾疫包括瘟疫、瘴气、痢疾、流行性感冒、麻风病等,包含甚广。
从古代疫灾发生的具体原因看,疫灾的发生往往与其他灾害相伴生。一般而言,大灾之后,人畜大量死亡,如果尸体得不到及时处理,细菌和病毒便会大量繁殖,从而导致疫灾发生。
然而面对疾疫古人是怎么应对的呢?
大多数古人对于流行病认识,是很难在科学的角度作出判断的。他们往往把疫情的发生归结为由于不顺应道而造成的对饶惩罚。
所以古人喜欢用“傩戏”,人们每于疾疫发生时,作法以驱除疫鬼。周礼中所提到的方相氏四狂夫即是专门的驱疫鬼者。此四人身披熊皮,头戴面具,执戈扬盾,帅百隶逐室殴疫,此即后世傩戏的由来。
除此以外,历代流行的设醮、纸船送瘟神等民俗,也都是驱疫鬼的具体形式,甚至连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也与驱疫鬼有关。
但也有过较为正确的做法,例如曾经实施过隔离方法,但这样的方法却是被视为“不仁”。
唐逸想了想,陆续在草稿上写了几项方法,而后又罗列出各种疾疫,例如鼠疫、瘟疫、猪瘟等等,将各种疾疫的产生,经过,结果进行叙述。
而后,他开始提出防疫之法,例如烟熏净化,清理消毒,预防水源,隔离救治,实施火葬,热水滚烫,生醋药理……顺便还将各种疾疫所应当使用的药物悉数写了出来。
整道题目写下来唐逸可谓是思绪万千,若不是考卷篇幅有限这都快成为一本“防疫册”。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篇幅有限,这道题目虽是策论,唐逸却懒得古今防疫进行对比,更懒得赞颂大乾防疫如何之好,但也没有鄙弃大乾防疫如何之坏,而是围绕“防疫的方法”进行解释论述。
随着考试结束的钟声响起,监考官表情无奈的走了下来,将他的考卷收了起来。
唐逸起身收拾东西,揉了揉有些酸涩的手腕,从胸口不由得吐出一口浊气,心里边可谓是畅快极了!
乡试终于考完了!
他背着行囊向着贡院外边走去,却发现外边竟然聚集了很多人,唐逸微微诧异,这些考生不是提前交卷离开了吗?
就在这时,远处忽而传来一声凄惨哀嚎,还有无数人愤怒的叫喊声。
唐逸眉头微皱,好奇的向人群走去,等到远处发生的景象时,脸上露出原来如茨笑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