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海禁的诏令很快就颁布出去了,民间对此如何反应还有待观察,朱允炆觉得,本来海禁就跟个笑话一样,就算朝廷把沿海居民全都内迁,不还是挡不住人们出海的热情吗?现在朝廷取消海禁并加以规范,效果可能会更好。
再有几天就是中秋节了,现在的中秋节也是放假的,阖家团圆的日子,皇帝也不能扫了大家的兴,不过皇帝可以决定放假几天。
朱允炆早就吩咐下去,放假一天。没错,就放假一天,现在的生活节奏本来就不快,每天清闲的时间有很多,放假那么多干什么。再说了,对皇帝来说,放假也不代表不处理政务了。我都要处理政务,臣子们就不要那么清闲了。
放假一天大家也没什么意见,从宋朝开始中秋节都是放假一天,朱元璋时候也是如此,朱允炆不过是沿袭传统,虽然大明的法定假期比宋朝要少得多。
虽然只给臣子们放一天假,朱允炆确实早早地过上了假期的生活。自内阁会议以后,朱允炆就有意识地减少了政务的处理量,每天跑跑步,逗逗孩子陪陪他的皇后马氏和皇太后吕氏。
朱允炆来到大明以后就坚持锻炼身体,在没穿越前他就是学校健身房的常客,办了卡。来到大明以后,朱允炆对锻炼没有丝毫排斥之心,甚至比以前更勤快了。他知道作为一个皇帝身体是多么重要,有多少皇帝年纪轻轻就死了?
他的便宜老爹,还没当上皇帝就死了,多么可惜。还有朱棣的儿子朱高炽,比朱允炆小一岁,胖的跟头猪一样,朱允炆见到以后就觉得,这人活不长久是应该的。就算才二十岁,估计已经得了高血压高血脂了,史书上说朱高炽是猝死,但朱允炆觉得跟肥胖脱不了干系。
再看看自己的块腹肌,朱允炆感到很满意,年轻真好啊。
朱允炆的儿子朱文奎今年二岁,虚岁三岁,现在还没断奶,朱允炆对此很不满意,两岁了还不断奶,让他吃到启蒙吗?为此还说了马皇后一顿,马皇后不敢反对,向朱允炆妥协了。皇太后知道就不满意了,站在马皇后的战线上把朱允炆一通批,朱允炆能怎么办,从心呗,然后朱云奎继续吃奶。
现在朱允炆守孝三年,期间不能纳妃,所以现在无论是皇太后、皇后还是大臣都没提这一茬,也就朱允炆自己偶尔想想。估计三年后,宫内宫外都张罗着给朱允炆纳妃,现在只有一个儿子,可不保险啊。
看看朱元璋,最小的儿子现在才十岁,是朱元璋六十一岁那年出生的,一生有二十五个儿子;十六个女儿,最小的那个宝庆公主是洪武二十年、朱元璋六十岁的时候出生的。这才叫活到老生到老。
朱允炆不喜欢小孩子,这是从前世养成的性格,改不了了。不过现在也没什么靠谱的保险措施,以后有几个孩子,随缘吧。
中秋节很快就到了,现在的中秋节热闹非凡,比后世好玩多了,而且现在有很多手工艺没有失传,看起来好看,还有趣味性。
朱允炆对现在的中秋节活动很感兴趣,就对皇后马氏说:“皇后,中秋节出去玩吗?”
马皇后听了很吃惊:“陛下,妾身一介女子,大明皇后,如何能抛头露面呢?这有违礼数。”
“你围上面纱不就行了。”朱允炆就算是有所记忆,也不十分明白为何大家闺秀都不能出门。
“陛下,这使不得啊,皇后乃一国之母,怎么能去大街上呢?这有损皇后的清誉。”李元在一旁劝道。
“堂堂大明皇后的清誉是去一趟街就能损害的吗?滚一边去。”朱允炆大怒。
“陛下,若是让大臣们知道了,又要在朝堂上大哭大闹了。”李元跪在地上,仍不放弃。
这个又字用得好,朱允炆已经不止一次惹御史们生气了,不过是因为朱允炆的所作所为和以前的皇帝不一样。朱允炆早上跑步被御史们知道了,都要弹劾他身边的小太监。
不成体统,又不能直接骂朱允炆,就只能用“清君侧”一类的招数,说李元他们教坏了朱允炆。皇帝是不可能错的,要不然说“罪己诏”是皇帝非常好用的方法呢。错的只能是皇帝身边的人,宦官就是最好的背锅侠。
“行了,你快闭嘴吧,朕有分寸。”朱允炆道,“待会吃了晚饭皇后就换上便装和朕一起出去,太后那边。。。。不说不行啊,要不带着太后一起出去?”朱允炆从来不把所谓的礼教当回事。
“陛下,朝中大臣会疯的。”马皇后也在劝说。
“那怎么办,总不能把太后一个人留在宫里,孤零零的。”朱允炆很无奈。
“陛下自己出去就行了,妾身在宫里陪着太后,还要照看文奎。何况,太后和妾身不便走路。”
“不便走路?”朱允炆有一瞬间的宕机,然后突然就反应过来了,“缠足?”
马皇后点了点头。
“该死啊,怎么把这茬给忘了。”朱允炆刚来的时候就想着一定要废除缠足的恶习,但事情一多就给忘了,每天跟马皇后睡觉都没反应过来。
“明天一定要向内阁提这件事,李元,你记好了,明天提醒朕。”
“陛下,提醒您什么?”李元没转过弯来。
“提醒朕要把废除缠足这件事告诉内阁。”
“是。”
马皇后听了也没说什么,这不是她可以问的事,即使与她密切相关。
。。。。
皇宫的晚宴非常盛大,在应天府的皇室子弟都会到皇宫里来,陪着皇太后过中秋。现在比较尴尬的一点是,王爷和公主与皇太后是一辈的,并不是皇太后的子女,因此,王爷公主对太后吕氏虽然也行大礼,却不像对父母那样隆重。当然朱允炆就不一样了,就算是他小一辈,但朱允炆首先是大明皇帝。
这种大型的晚宴也有很多讲究,处处彰显着一个“礼”字,朱允炆要给皇室子弟礼物,赏赐嘛。看着顺眼的可以多给点,不顺眼的就少给点。朱允炆对这些人没有特别亲近的,一视同仁,每个人都是一个月饼,十斤的那种。
包装很好,也是朱允炆想出来的,看起来高大上。没有礼盒?自己做啊。没有卡纸?用铁片做成盒子,在上面画上图案,看起来精美无比。一个月饼加上盒子十好几斤,非常有分量。画的图案又好看。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赞扬。是真的高兴,不是敷衍的那种。
今年的晚宴也不太一样,朱允炆嘱咐光禄寺不要像往年一样几个人一桌那样排列,而是实行自助的形式,将食物都放在一起,想吃什么自己拿。
当然,皇太后、朱允炆和皇后的桌子在上面,还是跟往年是一样的。让朱允炆和王爷公主混迹在一起,成何体统,就算是他答应皇太后也不会答应啊。
皇室子弟对这种形式也感到稀奇,并再次表示对朱允炆的佩服。自助餐人多了非常热闹,还能到处走动,不必拘泥于一处,很自在。小孩子更开心了,四处撒欢,拦也拦不住。
台阶下面一片欢腾,朱允炆也趁机跟皇太后说了出去玩的事。
“皇帝怎么能偷偷溜出宫呢?这不像话。中秋节万家团圆,皇帝陛下怎么能独自溜出宫呢?”果然,皇太后是坚决反对的态度。
“母后,朕不是去玩的,是为了看看我大明子民的生活如何,是否能过得去,中秋节有没有过的开心。”古往今来,全世界的孩子跟父母说出去玩,都要找一个好理由,撒个谎,大明皇帝也不例外。
一听这话皇太后就软了下来:“这倒是可以,皇帝要快去快回。切莫错过了时辰。”
“是,朕晓得。”朱允炆这一刻跟寻常人家的儿女也没什么两样。
晚宴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朱允炆就借机离开了。再不出去,最好玩的就要没了。
他也没带多少人,身边只有李元跟着,一副大管家的模样,周围还有几个护卫,暗中保护着朱允炆。
果然古代的中秋假很热闹,大街上熙熙攘攘,叫卖的,讨价还价的。商商铺也是灯火通明,敞开大门迎接顾客。
这时候的叫卖真的是跟唱歌一样,听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应天府讲的就是官话,江淮话,与北方话很不一样。朱元璋作《洪武正韵,并以此为官话,如今应天府讲的基本都是这种语言,听起来很好听。
朱允炆看着脸上带着笑容的人们,心里也是一阵放松。虽然来了才几个月,心态已经变了,心里想的不是房子车子结婚工作,而是为大明做点什么,为大明,就是为了大明人、中国人。否则岂不是妄为穿越大军的一员?
可以说这世界没有谁比朱允炆有更强的“天下为公”的想法。
“走,去玩月桥。”朱允炆在大街上走了一会,就要去玩月桥,那里是观看月亮的绝佳地点,那里人最多。至于为什么,谁知道呢?
现在的秦淮河已经有了后来的韵味,是最受士子欢迎的地方,也是最繁华的地方。玩月桥就在秦淮河夫子庙以南。夫子庙现在不是个景点,而是应天府学,在洪武十四年新国子学建成之前这里是国子学。
可见士子是多么风流,围绕着府学的是一大堆的青楼。需求与供应之间的关系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朱允炆在经过夫子庙还没到玩月桥的时候,看到几个士子在秦淮河的船上赏青楼女子的脚。本来朱允炆对此不感兴趣,但看到这几个女子都是缠足以后,朱允炆想起了马皇后的缠足,火噌的一下就上来了。
“走,过去看看。”
李元也看出来朱允炆不是过去寻开心的,啥也没说,老老实实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