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 只有两百贯(1 / 1)大东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慈恩寺建塔李治着户部拨付铜钱五百贯,和玄奘最初的设想大相径庭。

五百贯,别说三十丈的高塔,二十丈都不可能,最多也就能盖起一座五层高的砖石之塔。

当恩旨下到门下省审核的时候长孙无忌整个人都是蒙的,区区五百贯也值得陛下下旨?虽然对李治的小气有些不屑,但是皇帝节俭是好事,大笔一挥,恩旨就到了尚书省,很快就下发到了户部,到了高季辅的手里。

作为大唐的大管家之一,高季辅是骄傲的,作为户部尚书,他又是小气的。每个朝代的户部尚书好像都有一个通病,即使国库再有钱,在户部尚书的口中,都被会描述成钱库吃紧,捉襟见肘。有人来要钱他们都会自然而然的说出没钱这两个字来。

经过太宗皇帝几十年的辛勤治理,大唐国力强盛,户部钱财盈余甚多,大唐以前所有的户部尚书,都没有他高季辅掌握的铜钱多。

可是作为一个合格的户部尚书,他要时刻为这个庞大的帝国留有足够的钱粮。大唐疆域辽阔,四方蛮夷虽皆言臣服,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只要稍微懈怠,这些虎狼之族就会蠢蠢欲动。突厥、南诏、吐蕃、高丽、回纥、靺鞨,甚至还有西域的大食,对我大唐无不垂涎三尺。

为帝国稳固,只要这些地方稍有异动,我大唐天军就会碾压过去,砍下敌人的头颅,使怀虎狼之心者不敢窥视中原。

这些都需要无数的钱粮支撑。崔敦礼侃侃而谈,言曰兵部的武器、战马、粮草,可为大军提供最可靠的支撑。笑话!这些还不是拿着户部的钱置办的?要不是我把钱袋子捂着,你以为大唐会有这么多铜钱让你崔敦礼这般奢豪?

一架八牛弩需耗费铜钱一百二十贯,一匹战马每年需耗费铜钱九十六贯,一副最轻的软甲,耗费铜钱十二贯,一张三担弓需耗费铜钱十贯,一柄长矛耗费铜钱五贯,制式的横刀耗费铜钱两贯,还有登云梯、望楼、冲车、箭矢、牛车、帐篷、粮草,哪一样不是用户部的铜钱置办?

户部里的钱就那么多,你兵部拿的多了其他人就要少拿,得罪人的活儿都让我来做了,现在满朝堂的人都说我高季辅一毛不拔。坏名声传出去了,别人不理解,你长孙无忌也不理解,这不是让人心寒吗?

高季辅觉得自己很委屈,如果不是李治就端坐在龙椅之上,他很想拉着长孙无忌发泄心中的委屈。别人不理解我这个户部尚书也就算了,你长孙无忌也冷嘲热讽,你可是我们的老大啊,你长孙无忌发话要花钱的时候我什么时候说过一个不字?还不是立刻签字盖章命人把铜钱拉出来!

玄奘不过就是想盖座房子放点经书而已,用的着五百贯?两百贯都用不完,我看就别建造什么五层砖塔了,纯粹就是劳民伤财。

先拨付两百贯,其余的等等再说,户部铜钱也不多,大家都要相互理解嘛!

谁知道玄奘和尚是个心细之人,恩旨到了,铜钱也用牛车拉过去了,一群僧人跑过来数了一遍,两百贯?

主持拿起皇帝的敕书再看一遍,没错,写的很清楚,五百贯。

谁他娘的把老子的钱给偷了!?老主持气的颤抖不已,花白胡子几乎横着飞起,几十年的养气功夫也压不住此刻胸中的愤怒,如果不是户部的差役就在眼前,他真的会骂出声。

陛下亲自下旨啊,你们这些尸位素餐的蛀虫,连陛下赏赐给慈恩寺的铜钱都敢吞没,着实胆大包天。

玄奘,你来看看,你来看看,恩旨上写的清清楚楚,五百贯!他户部凭什么就给咱们两百贯?剩余的三百贯就这么不翼而飞了?咱慈恩寺不能吃这个暗亏,你向陛下上奏,让户部把那三百贯足数拨付慈恩寺。

老主持一辈子都没见过五百贯铜钱,从恩旨到慈恩寺的那天起他就在想象五百贯铜钱堆在院子里到底能不能堆成一座小山,并且准备等铜钱到了就关上门来试一试。

实在是穷怕了,虽然出家人视钱财如粪土,但是只要是人就要吃饭。慈恩寺很小,可是也有二十多张嘴,一日之食不过两碗稀饭。一件单衣又怎能抵御寒冬?

这次玄奘法师终于说动了陛下拨付五百贯铜钱给慈恩寺建塔藏经,但是铜钱到自己手里,老主持想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寺里的僧众添两件冬衣,再把透风的窗户修补一下。相信玄奘法师不会拒绝。毕竟有五百贯,拿出三十贯铜钱来改善一下贫困的日子是应有之义。

自己最大的心愿也就是拿出三十贯钱,其余的不敢乱动,毕竟建造佛塔是大事,马虎不得,户部会定期派人来监查。

拉扯着户部官员的衣衫不让离去,不把那三百贯铜钱拿出来,你们谁都不准走。

门外的百姓指指点点,不知道向来云淡风轻的慈恩寺老主持此刻会如此失态。一张满是皱纹的粗脸涨的通红,拉着户部官员的哭一阵说一阵,凄凄惨惨戚戚。众人议论纷纷,不知道户部的官员又做了什么缺德事,把一个枯瘦的老主持威逼到如此地步。

最后闻声而来的长安县令裴行俭脸黑如炭。你们户部就是这样办差的?惹的鸡飞狗跳,天怒人怨,不知道还以为晋昌坊出人命案子了呢。

户部来送钱的小吏满脸委屈,裴县令明察,这不管小人的事,来的时候吩咐的明白,就是两百贯,我等一个铜钱都不曾贪墨。这位主持不分清红皂白上来就言我等贪墨陛下拨付的三百贯钱,真是弥天之冤。三百贯呐!,我等有几个胆子敢侵吞这么多的铜钱?查出来可是杀头的大罪。确实只有两百贯,一文不少,还望裴县令明察,还我等青白。

委屈的小吏不敢隐瞒,一五一十的把事情经过禀告,还把户部取钱的回凭呈给裴行俭查验。

明明就是两百贯,哪里来的五百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