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边,武媚并没有因为自己被封为皇后而对长孙无忌稍有松懈,她和李治都清楚的知道,如果稍加放松,那王皇后的今很可能就是她武媚的明。
权力如水无常型,权力的此消彼长很多时候并不在于时间的累积,有时一两的时间,你和对手的攻守之势就会改变。
册封皇后的典礼是盛大的,场面是壮观的,可是武媚并没有心思去骄傲,也没有心思去感叹。
她知道,更危险的还没有到来。
为了彻底打倒长孙无忌,有必要改变一下策略了。
现在长孙无忌的双臂已断,剩下的就是剪去枝桠了。
来济,韩瑗,现在轮到你们了。
刚开始的时候李治和武媚的一直想法是,分化长孙无忌和他的手下,可是很快他们就发现,这招并不好用。
拉拢一个,打压一个,这是官场的常态,千年不变。
可是李治拉了来济和韩瑗,效果并不好。官也升了,东西也赏了,工资也增加了,但是来济和韩瑗依然和李治不对付。
这也让李治彻底对长孙无忌起了杀心。
我相信这里有武媚的建议在里面,但是更多的,还是李治自己的决心。
这个时候的武媚,可以影响李治,但是影响力绝对没有那么大。现在的李治还很年轻,身体也很好,正准备大干一场,开启一个新的时代。所以现在的李治野心勃勃,武媚想要在大方向上影响李治是很难的。
不管怎么,这场风波总算是过去了,不管是李治还是长孙无忌,都陷入了沉静。一个需要再次积蓄力量,一个需要准备反击。
所以这一年里谁都没有轻举妄动。
但是武媚并不是一个甘于平淡的人,没有了对手,她就找对手。
找来找苏去发现,王皇后和萧淑妃居然依然在顽强的活着,并且有再次勾引李治的意思,这让武媚不能忍。
既然你们不死心,那就只好你们去死了。
王皇后和萧淑妃的死是悲惨的,武媚的手段非常残忍,历史上对王皇后和萧淑妃的死有详细的描述。
这里我很好奇,武媚为何要用如此残忍的手段来杀掉这两个人?
是为了复仇的快感?她们和武媚根本就没有仇,而且王皇后还是武媚的恩人。
为了警告那些活着的人?有这个可能,毕竟宫里可不是她一个女人,虽然她现在是皇后了,但是也不能阻止李治和其他妃子欢好吧。
武媚是要用这两条人命来警告那些有心思的人,和皇帝欢好可以,但是不要有妄想之心。安分守己,做好你们份内的事就校否则,这就是你们的下场。
除此之外,我觉得这也是武媚在出气。
她的心里始终有一口气咽不下去,那就是对于自己女儿的死。
她想利用女儿的死来打击王皇后,结果并不如意,这让武媚心里很窝火,甚至愤怒。
武媚把女儿的死直接归在了王皇后身上,这种巨大的心理暗示使武媚对王皇后有些异乎寻常的仇恨。
所以她用这样的手段杀掉王皇后肯定有发泄怒火的原因。
我们不知道李治在知道武媚私自处死王皇后和萧淑妃之后是何反应,但是可以肯定,李治当时应该相当愤怒的。
不管怎么,他李治才是皇帝,要处死王皇后和萧淑妃,也得他点头才校武媚这样擅自行动,绝对让李治异常的不爽。
况且,李治总体不错来是一个念旧的人。时间一长,李治偶尔也会想起王皇后和萧淑妃,想起她们带给他的美好时光。
所以李治很愤怒,武媚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居然沙了她们两个!
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皇帝?
有很长一段时间,李治心里都憋着一股火。他觉得自己必须冷落武媚一段时间,让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所以接下来李治有一个月没有见武媚,连问都不问。
每日晚上他都会到不同的妃嫔那里睡觉,总是隔过武媚。
聪明的武媚自然知道李治的怒火,所以她表现的很温柔,也摆出一副认错的态度。
你不来找我,那我就去找你。
每武媚都准时的守候在太极宫外,等待李治下朝。她选取的地方很讲究,既能让李治看到,又不会距离李治太近。
让李治觉得她是在认错,但是又害怕李治不原谅,所以踟蹰不敢靠近。
每都是这样,女儿态摆的十足。
而且王福满做为武媚和李治的联络人,也不断的向李治灌输武媚积极的认错态度。
做为一个外人,王福满对李治的反应看的十分清楚,他知道李治只不过是一时恼火,并不会真的疏远武媚。既然这样,就顺水推舟,帮武媚一把。不用费力气,还能落个大大的人情,这买卖十分划算。
如此一个月,李治终于召见了武媚,在狠狠的教育她一番之后这件事就过去了。
武媚杀掉了两个人,最后一点事儿没有,手段不凡。
接下来的时间李治和武媚过的十分惬意,因为长孙无忌为了示弱,自动请缨去修显庆礼,收缩自己的羽毛,以便日后再动。
李治度过了一段美丽而自由的时光,这段时间里,他甚至有时间去慈恩寺观看玄奘所译的经书。
藏经塔已经铸成,塔高五层,看着还不错,而且上面还有褚遂良写的序。
褚遂良,不知道你在潭州过的怎么样?
褚遂良过的当然不怎么样,因为褚遂良在去潭州的路上,忽然收到户部的通知让他改到桂州去上任。
本来这应该长孙无忌为了照顾褚遂良,把他换到一个相对好点的地方去,可是这无意中为褚遂良以及长孙无忌自己,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这一年的长孙无忌确实很低调,这次去修书,也是他主动提出来的,为的就是保存实力。
通过这一系列的事件,长孙无忌看出来了,李治的野心很大,而且对自己不满,想把权力收回去。
当年的毛孩子,长大了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