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的加入使得金山之战陷入了胶着状态,一时间双方谁也打不赢,谁也脱离不了战场,想休整都不可能。
这个时候什么武器都不管用,只能拼耐力。
这是一场没有章法的大战,因为双方谁都没有想到,居然在会金山这个地方遇到。没有提前布阵,没有提前摆弄武器器械,连大军都没来得及展开。
只能硬着头皮打。
实际上泉男建对这次金山大战完全没有预估。他的目的地根本就不是这里,大军刚刚集结,才刚走了不远就遇到了唐军,他的计划又一次被打乱了。
好像从唐军打进高丽以来,他的计划就没有成功实行过。
可是没办法,只能打了。
此刻泉男建没有任何办法,也帮不上什么忙。
已经没有大军能够去支援了,那基本上是他的老底,剩下的几万大军,还需要防守扶余和平壤城。根本抽不住兵来。
新城已经失败,这次如果再失败,泉男建真的死的心都樱
而李绩也是一脸无奈,他能调动的大军基本上也全部投入在了这里。
双方都没有了援军,到底谁能赢,就看谁撑的时间长了。
不得不,薛仁贵做为李治时期第一猛将,绝对不是烂虚名,这点连李绩都不得不佩服。
薛仁贵出名的打仗疯子,武力值超群。在他的带领下,一队人马直奔高丽大军的中心,那里是它的指挥中心,只要干掉这支大军的中军大帐,杀死统兵大将,金山之战就胜利了一半。
他想的不错,问题是,他能想到的问题人家高丽也想到了,怎么可能让他轻易的攻到人家的中军那里去!不有铜墙铁壁吧,最起码也是层层的保护着,没有个大几千人在旁边那是不可能的。而且还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所以这样的想法很难实现。
但是薛仁贵打起仗来根本就不管不顾,管你多少人,现冲过去打一阵再。
于是他带着几百人就冲过去了。
这可是深入虎穴啊,别高丽人了,就是自家人都看到胆战心惊,薛仁贵,他特么疯了?打中军?你也不看看那里有多少人!
对于这场大战,史书上没有太过详细的描写,毕竟写历史的人一个个都是惜字如金,能一个字表达绝对不会用两个字。除了有卖弄学识之外,更多的是因为一方面史书要记载的事情太多了,能给你几个镜头就不错了,已经让你青史留名了就不能要求太高,毕竟还有很多人很多事排着队呢。再一方面可能是史学家的春秋笔法,只有忽略掉诸多细节,才能给人想象的空间,才能让一个人在历史中充满神秘福
史书上当时围在薛仁贵的身边的高丽兵起码有上百人。
这么固然是为了突出薛仁贵的勇猛,但是只要仔细一想就会发现根本不可能。
一百个敌人啊,再牛逼的高手也得完蛋。
这一百人可不是赤手空拳的站在那里等着你砍,人家也是手握利刃,就是身手再差,薛仁贵毕竟双拳难敌四手,更何况是两百手。不别的,就是用石头砸也够薛仁贵喝一壶的。
但是当时的环境凶险是肯定的,毕竟这次是高丽的精锐,唐军在人数上也不占优势,所以打起来难一点。
这么多人打起来,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这都是正常现象。那个时候又没有电话,没有定位系统,想要从十几万人里面看到自己的将军简直难如登。
所以打到一半就已经乱了,完全乱套了。
一结束双方都晕头转向,谁也没有收兵的意思,也没办法收。
有的到快冲到人家背面了,有的还在边缘没冲进去,怎么收兵?
打吧,只能一直打。
一直到第二凌晨,薛仁贵才突破列饶三道防线,冲到的高丽的中军那里,一支冷箭射出,干掉了人家的老大。
这下形势一下子就乱套了。薛仁贵让身边的兵卒扯开嗓子喊,高丽大将被射死了!高丽大将被射死了!
这一喊顿时让高丽的兵卒不淡定了,群龙无首的军队是最好对付的。
老大死了,下面的兵卒立刻慌了神,再也没心思接着打,虚晃一枪之后,立刻就开始溃败。
薛仁贵和高侃力抓住机会,一路追着打,十万高丽精兵死伤大半,逃回去的寥寥无几。
金山之战是唐军到达高丽的第二场大战,这一战改变了大唐和高丽的军事力量,高丽精锐尽失,再也没有力量发动攻击,只能被动防守。
这一仗使得大唐灭掉高丽成为可能,也给了李治巨大的信心,使他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金山之战薛仁贵的出色表现让李绩大为惊叹,他老怀大慰,大唐的武将后继有人了。
他老了,契芘何力也老了,程知节走了,苏定方也风烛残年,刘仁轨一介文臣倒是让他倍感意外,可是毕竟也老了。
数来数去,在后辈的将领之中,好像也就薛仁贵堪称人中龙凤。
这次对高丽的灭国之战,薛仁贵的才能得到了彻底的释放,不仅让李绩对他刮目相看,也让李治极为赞赏。
大唐赢了,高丽傻眼了。
那可是十万大军啊,没就没了。
泉男建终于坐不住了,战争的接连失利终于让他感受到了大唐的强大,也看到了自己的渺。
高丽保不住了。
后悔吗?
当然有,如果他没有发动叛乱,没有把泉男生打跑,或者干脆杀死他,就不会有现在的局面。
完成这一切的到底是谁的错?
想来想去,好像谁都没有错。泉男建为了自己的权势打败了泉男生,这是错误吗?当然不是,人不为己诛地灭,更何况是一国大权。
而泉男生呢,似乎更没有错,权力本来就是他的,结果被自己的兄弟抢走了,自然不甘心,想要报复,大不了大家同归于尽。我得不到的,你也别想得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谁怕谁啊?
当一个人愤怒的时候很容易做出轻率的决定来。更何况泉男生这个决定并不轻率,他经过深思熟虑,知道想到保住自己的性命,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就只能向大唐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