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明从屋子里钻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大中午了,明晃晃的太阳照在脸,刺的眼睛睁不开,他用力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只觉得浑身酸麻。
昨天,王大龙破天荒把他叫到了北边,这让他有点莫名其妙。
次在麻城扁担里做内鬼,帮助王大龙赶走炳叔之后,自己分到了三千块钱。
当时跟他见面的是狗头韩春和,把钱递过来时说道:“大龙是个讲信用的人,一手交易一手钱,从此两不相欠。”
狗头韩春和是地道的湖北人,多年前在汉正街跑单帮,后来为一个妹子伢跟别人干了一架,消失了好多年。
直到把他揍成狗头的那人跟妹子伢结婚后离开了汉正街,韩春和才重新回到这里。
不过那次为红颜冲冠一怒之后,留下了狗头的外号。
很多人以为叫他狗头是因为被揍的太惨,包括扁担里的老人也以为是这样,其实王大龙很清楚,狗头两个字是因为韩春和心思缜密、做事严谨,擅长抓住一个人的弱点做文章才得到的,可惜思维缺乏大格局,只配得狗头这个词,不然后面还可以再加军师两字。
韩春和常年在阴谋里打滚,脑子里早没了豪义的概念,唯一一次英雄拔刀也以失败告终,从此再也不把自己暴露在阳光下,这一点比王大龙尚有不及,起码王大龙在阳光下行走安之若素。
“还是多看看书吧,狗兄,”王大龙语重心长的教导着:“不是为了修养,而是为了生存。”
“我现在终日与龙弟相伴,岂惧狼虫虎豹?”
“咦?你狗日的这句话又像个大师?”
当二明从韩春和手中接过钱时,看着他身影迅速消失在人从中,不由暗自佩服,狗头在王大龙身边是红人,果然不一般!“从此大路朝天各走半边,互不往来……”直到身影淡去,韩春和的话才在他耳边响起。
虽然二明也是个忘义之人,但是看跟谁忘,红安的势力现在如日中天,就算打断他的腿也不敢违背约定,所以当接到别人传话说叫他过去,最初还有点不敢相信。
王大龙摆了一桌家宴,连他在内一共叫了十个人,这让二明受宠若惊,家宴被邀请,说明已是心腹之人,尤其这场家宴等闲人都不知道。
酒席六点开始,散场的时候不到八点,虽然时间不长,但大家都很尽兴,几个人喝了不少,饭罢都想趁着酒性来几手,于是就一起去找了家茶馆,铺开麻将摊子。
因为玩的人多,一圈下来就要换人场,最初二明也按着规矩做,只是没想到自己手气臭不可闻,连玩三圈一直不开胡,就有点输红了眼,霸着牌桌不下来。
其他人都知道他急了眼六亲不认,就找另外三人来回替换,无意中形成了车轮战。
就这样从晚八点多搓到第二天中午,二明独战群雄,一直没有翻盘。
也不知在牌桌打了多少个盹,直到天亮二明的酒劲才下去,但是眼看着钱包越来越瘪,于是强打精神鏖战到中午,连活计也不去接。
扁担们都知道他最近发了笔小财,也没人劝他,就这样人换人、不倒架,牌桌一直撑到二明支持不住,主动离场才散了。
结清输掉的钱,找了个街边的角落,二明痛痛快快撒了泡长尿,才后怕起来,这场牌输了一千多块钱。
别看二明是渣男,但是赌风挺正,每个人都有一个无论怎样也会始终坚持的东西,二明坚持赌场的正义、平等。
活人是不会被尿憋死的,二明把一泡长尿当成晦气挥洒完,忽然看到一个熟人,扛着扁担从街里走过。
看来求生玉望也很强呐,二明看着那人的背影嘿嘿笑起来。
他迅速系好裤子,打算跟着宁向东,看他大中午去哪儿进货,同时在心中备下数条毁人不倦的计划。
刚刚溜到墙根,还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时,二明肩膀被人重重拍了一下。
自己心中有鬼,这一巴掌惊得他差点坐倒,扭头一看,贾四在身后笑眯眯的看着他。
“四叔!”二明更加吃惊了,今天这是怎么了?故人接踵而来。
贾四卖假货,可是被炳叔开革的,莫非听说炳叔黯然离去,所以才回来了。
想到这里,二明挺直了腰杆,如果所料不错,那自己在这个四叔面前,算是功臣了。
“在干嘛?大白天的溜墙根,看着像个蠢蛋。”
说的是啊,太阳当空照,阴影全跑掉,二明看看明亮的墙根,也觉得自己像个蠢蛋。
“大龙没叫你去?”贾四问道。
二明瞪圆了眼睛,他还以为王大龙一直跟他保持着秘密联络:“你怎么知道王大龙叫我?”
“狗头告诉我的。”贾四意味深长的看了二明一眼。
“这个狗娘养的!”想起韩春和给他钱时,一副高深莫测的神秘模样,二明忍不住骂道:“这家伙跟我说保持单线联系,轻易不要接触的。”
“没错,也告诉我了!”贾四笑着,伸手一指街里:“没准每个人都告诉了,要保持单线联系。”
二明再一根筋,这时也听出问题来了,炳叔的离去跟他有直接关系,不知道狗头是不是也跟贾老四说了:“叔,借一步说话?”
“好啊,既然你想谈谈炳叔。”贾四料事如神的看着他。
“看来老子早被人卖了!”二明眼前一黑,心态差点崩了。
此刻的宁向东无债一身轻,冯欣怡把钱转给他以后,他第一时间到汉正街结了款,那几个商户拿出欠条看看约定时间,距离缴纳违约金还差三天,立刻尴尬起来,没到还款期限就逼的这个年轻伢子到处乱跑,他们才是违约在先。
于是商户们纷纷抛出各种优惠条件,拿出最大诚意,想要留住这个讲诚信的年轻人。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宁向东面对诱人的条件自然照单全收,可惜他们的小店承载能力实在有限,撑破肚皮也吃不下多少货。
成本投入越少,消耗在流通环节的费用就越大。
但是还想像次那样先货后款,就要看个人信用,而信用是靠时间和一次次诚信交易积累的,这个过程不知道需要多少年。
面对未来,宁向东看不了多远,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