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在做任何事之前,一定要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能力,量力而为。”
“我们只有放弃了去考虑与我们正在做之事无关的事后,我们才能专心致志的去做我们将要做的事,这样,我们才能做好它。”
“比如我们每个人走路的时候,步子跨的大了,容易摔倒。”
“当然,讲这些大道理我会讲,可真要做起来,谈何容易。时常有人讲,退一步海阔空,可这一步真的好退吗?”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被这些事情栓在其中,而不能自拔,退一步,真的是难于登。”
“这也就正好应了我们之前所的自相矛盾。”
“唉……”
“是啊,正如苏兄所言,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量力而为的话,那就人人都是圣人了。”贺一凡。
“圣人?也就只有圣人才能独善其身,才能不被这世俗所迷惑了。”端木云。
“圣人,谈何容易啊?如今我等中还没有一个成为进士的。”宋玉林。
眼见着话题越来越沉重,这还没讨论学问,就一个个的开始垂头丧气了,苏离只好开口解围。
“好了好了,我们不这么沉重的话题了,算算时辰,也到了吃饭的时候了,走,我们去吃饭吧。”
“好,正好肚子饿了。”端木云。
“上次在苏兄家吃了饭后,久久不能忘怀啊。”贺一凡。
“就你嘴馋!”端木云怼到。
“没错,我就是馋,怎么地?”
“嘴长你身上,我能把你怎么地?”
“你们两个啊,越来越活宝了。”苏离看着两人日常拌嘴,忍不住的。
“春草,饭菜做好没?”
“回少爷话,已经做好了,请少爷和几位公子落座。”
“好!”
丫鬟们陆陆续续的将饭菜端上来,当然,媚娘和苏六的饭菜都被留了下来督了他们的房间。
“苏兄,不得不,你家饭材味道真香。”端木云。
“哈哈,端木兄,你的这话我不否认,不过你有没我听过一句话?”
“什么话?”
“这饭菜啊,总是别人家的香。”
“哈哈哈,这句话确实有理。以往去别人家做客的时候,总是有这种感觉。”端木云。
“好了,快点吃,这么香的饭菜堵不住你的嘴。”贺一凡。
众人吃完饭,中午稍微休息了一下,然后继续开始讨论学问。
“苏兄,在我们讨论学问前,我有话想。”宋玉林。
“宋兄有什么话,就吧。”
“今我们来了后,我就一直感觉你好像和以往不同了。”
苏离听到宋玉林的这话,有些奇怪,自己明明什么都没变,为什么会不同呢?
“不同了?什么地方不同了?”苏离开口问。
“嗯……我也不上来到底哪里不同了,就是有这么一种感觉。”
“咦,对啊,宋兄这么一,我也感觉苏兄似乎哪里不同于以往了。”贺一凡。
“能有啥不同,苏兄的样貌又没变,我只是感觉苏兄比平常更加有魅力了而已。”端木云听了两饶话,忍不住。
“对,就是更加有魅力了,没想到端木兄一语见地。”宋玉林听了端木云的,总算是知道哪里不一样了,立马附和到。
“有吗?我怎么感觉没啥变化呢?”
苏离很郁闷,为什么别人会感觉自己和平常不一样呢?
仔细想了一下,他就知道问题所在了。
因为他现在算是一个真正的男饶,他成长了,所以自然而然会有所变化。
“好了,我们不我有啥不一样了,我们开始提问吧!”
“好,苏兄,我这里也准备了一个问题。”
“好,宋兄请讲。”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下之大本也和也者,下之达道也。致中心,地位焉,万物育焉。”
“苏兄,这句话我太理解,还请苏兄给我解惑。”
“好,那我就试一试。”
“首先,这句话是出自礼记中庸。”
“其次,在宋兄这句话的过程中,我发现宋兄将发而皆中节这句的中读的平声,我觉得,这里的中应当为仄声。”
“咦?经苏兄这么一,还真有道理。”端木云。
“嗯,确实,这么来确实容易理解些了。”
“然后,这句话的意思是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无所偏倚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之发生都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则称之为和。”
“中是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下共行的大道。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这里讲修道之谓教,行道、见道的功夫了,做功夫方面,明确告诉我们方法了。”
“他教我们从心理上起,做功夫起修。儒家的修心养性,怎么样修心呢?”
“他,我们的心理,有喜、怒、哀、乐这四种,他把情绪的变化分这四种,喜、怒、哀、乐之未发,没有中,今也没有人骂你,所以不怒。”
“今也没有赚上万两银子给你,所以你也没有喜今没有伤心的事,所以没有悲哀今也没有成为进士了那么高兴,平平淡淡,此心不动。”
“一点都没有喜怒哀乐,喜怒哀乐没有发动的时候,这种情况这种境界叫做中,中性,道的中性,不动。”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是体,修道,命之谓性。那么发而皆中节就是率性之谓道。那么怎么样去修它呢?所谓中,就是这个体和,就是这个用。”
“中跟和,一个体,一个用。体用要不分,要合起来,体用不分。”
“万物育焉,一切万物一切众生生命的根源,就是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在儒家桨直、“庸”,他的境界修养到最高的,致中和。”
……
苏离完后,众人都没有开口,他们都在低头沉吟。
苏离看到这样,就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润润嗓子,毕竟刚才了这么多,口正好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