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点,万昭跟秦琴到了出版总局。
秦琴经常跟这里打交道,轻车熟路找到了书号审批的负责人。
“钱主任,我们社里提交的书号申请都过去好几天了,怎么还没回复啊?”
秦琴跟钱主任算是半个熟人,说话也不用客套,直接说事。
“小秦来啦,好久都没见着你了!”钱主任两眼放光,上下打量了一番。
“您是大忙人,我哪能老来给您添乱子啊。”秦琴说。
“你说的是哪本书?”钱主任笑着问。
“就查特莱夫人那本。”秦琴说。
“那本啊,马上有信儿了。”钱主任说。
“钱主任,你别敷衍我,给个准信儿,申请到底什么时候能批下来?”秦琴问。
钱主任沉吟一声说:“最快下午就有结果了,你们回去等吧。”
秦琴看钱主任的反应不太对,平时来这都是死皮赖脸缠着她,今天怎么反常主动送客了?
“钱主任…”
“我一会有个会,就不陪你们了。”钱主任打断秦琴的话,起身出了办公室。
“诶,怎么说走就走啊,这老钱!”秦琴自己嘟囔一句。
从钱主任这都问不出来,别人那更没戏,秦琴跟万昭没再多待,直接开车回了出版社。
下午一上午,一条爆炸性的新闻突然在连艺办公室炸开,人们纷纷交头接耳,时不时对着万昭指指点点。
“凭什么啊?怎么能这样啊?!”崔玉霞对着电脑嚷了一嗓子。
“怎么回事啊霞姐?”
万昭问崔玉霞,他还是第一次见她这样。
崔玉霞扭头看了看万昭:“你还不知道?”
“到底什么事啊?”
“你还是自己看吧。”
崔玉霞把屏幕转到了万昭这边。
万昭凑了过去,电脑屏幕上是一份出版总局下发的红头文件,文件标题是关于部分违禁图书封禁的通知。
万昭继续往下看。
通知里的主要内容就是经群众举报,部分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包含大尺度涩情描写,对未成年人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特此对涉嫌涩情图书进行查封,并附了一分查封禁售的名单,其中连艺出版社是大头,差不多上榜了近十本,其中一两本还是上半年的畅销书,而其他出版社仅有一两本。
通知的后面还附着一个通报,通报的主要内容就是对近期网上出现的大尺度小说进行了批评,这些小说为了博人眼球,怀着侥幸心理打擦边球,严重违背了当前社会价值观,对未成年人造成误导和影响,严禁各出版社出版类似小说,并特意拿出几本小说举了例子,其中就有万昭的《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和孙希的《英伦贵族。
万昭看完整则通知后,出奇的平静。
对于这种结果,万昭其实心里早有准备,当年原世界《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出版的时候也是一波三折,甚至几次列为禁书,直到多年以后才得以被世人认可。
自己虽然在搬运的过程中,删减了很多大尺度描写的段落,但是最终仍然没有逃脱被封禁的命运。
不过单纯封禁自己的小说还有情可原,但是通知里面还禁封了连艺出版社出版的其它近十本图书,这就值得玩味了,如果不是有人在背后搞鬼,万昭打死都不信。
主编办公室。
张应升、赵琳、李文焕三人都冷着脸坐着,氛围有点僵硬。
嘭!
张应升突然拍了一下桌子,桌子上的水杯吓了一跳,差点摔倒了。
“出版总局他麻痹的抽什么风!一下子封了咱们九本书,他们到底想干什么!”张应升气急败坏,连脏话都说了出来。
封书这种事情之前也发生过,但都是个别一两本,但是像这次一下子就封了9本,还是破天荒头一次,关键是被封的书里面还有一两本畅销书,直接影响连艺下半年的效益。
李文焕说:“出版总局做的是过分了,当初这些书的书号还不是他们审核后下发的,现在倒好,让人举报以后把锅都给咱们背,确实干的不地道。”
张应升说:“咱们最近又没得罪人,怎么会被举报了?”
李文焕说:“会不会是同行干的?看咱们上半年业绩好了就眼红?”
这时赵琳忽然起身说:“不用瞎猜了,我已经托人查了,是前行社的人,他们联名举报,主要矛头就是咱们这。”
张应升闻言皱起眉头:“消息可靠吗?”
赵琳说:“绝对可靠。”
李文焕说:“不对啊,通知里面除了封了咱们这的书以外,还通报了近期网上的擦边球小说,其中就包括孙希的那本《英伦贵族,如果真是他们举报的,他们图什么啊?”
……
吴新民家。
吴新民跟孙希两人面对面坐在沙发上喝茶。
“吴哥,总局的通报发出来了,这次够连艺喝一壶了。”孙希笑着说。
吴新民抿了口茶,眯着眼说:“就他们还想跟我斗?嫩了点!咱们前行社联名举报给总局施压,再加上老贾跟钱主任的关系,总局发这份通报是早晚的事儿!”
“杀敌一千自损百,倒是让你跟着倒霉了。”吴新民又补充一句。
孙希说:“说实话,我那本《英伦贵族写的是有点出格了,如果这次我不陪着,万一连艺不服反过来再拿我的书说事,总局那边也没法推搪…这次我认了,只要能给点连艺的教训,砸一本小说不算什么,我年纪轻还能再写。”
吴新民笑着说:“行啊小孙,年纪轻轻就有这么高的觉悟,未来前行社非你扛鼎不可啊。”
孙希忙说:“吴哥您太捧了,有您跟贾社长在,我还早着呢!我啊,现在就想踏踏实实写好下本小说,别的都不想。”
吴新民说:“没错,还是脚踏实地的好。”
孙希问:“对了吴哥,您新书是不是也快上市了?”
吴新民点点头说:“快了,不出意外,下月底就能上了。”
孙希闻言心里隐隐作痛,原本自己的新书计划下月一号上市,结果给他人做了嫁衣,成了前行社的牺牲品,嘴上说不在乎,其实心里一直在滴血,作品对于作家而言,就好比自己的孩子,好不容养大成人,结果夭折了,不心疼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