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昭一口答上来七八题后,其他人终于沉默了。
这尼玛俨然成了万昭的楹联个人秀了,还有别人什么事啊!
尤其是大奎,从开始的怀疑人生到现在的麻木不仁,已经被折磨的体无完肤了。
众人都不再言声,没人敢在出题了。
意思都已经放弃了。
但是有个人不服,就是贾一鸣。
别人都可以认输,但是他不可以。
“怎么都没人说话了?你们不出题的话,那就轮到我了。”
贾一鸣故作姿态,沉吟一声说:
“我的上联是,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
听完贾一鸣的上联,文联的人纷纷偷笑,这明显就是讽刺万昭。
康濂的脸色微微一变,心道这个贾一鸣心胸还真是窄。
众人下意识看向万昭,想看看他怎么接招。
万昭冷笑一声说:“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
此言一出,贾一鸣立即色变。
前行社的人看着万昭咬牙切齿。
其他文联的人也都纷纷向万昭侧目。
置气归置气,用下联骂人就有些过分了,而且还骂的这么露骨,这让贾一鸣堂堂一个大作家脸往哪搁?
就在气氛僵硬之际,就听康濂笑呵呵说:
“这个下联对的太秒了,跟上联遥相呼应,不遑多让嘛!”
在场的人都听得出康老话里有话,知道他是偏向万昭这一头的,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前行社的人仍咽不下这口气,但是碍于康濂的面子,也不好发作,只能先忍着。
“我有一联,不知道万老师能不能对的上来。”
大奎忽然开口说话了。
他这一开口,其他人都把注意力放到了他身上,差点忘了现场还有他这么一号人。
大奎继续说:“我这上联是,树已半寻休纵斧。”
万昭想都没想直接说道:“果然一点不相干。”
???
其他人闻言满脑子问号。
这都哪跟哪啊?
听到万昭的下联,前行社的人都面带冷笑,心想你丫也有失手的时候,你丫这下联却是一点不相干。
文联的三个评委也是一头雾水,你眼望我眼,想不出所以然。
倒是康濂,摇头晃脑一番,缕着山羊胡,笑吟吟说:
“有点意思。”
大奎听完万昭的下联,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瓮声瓮气说:
“万老师,您真是大才,今天我输的心服口服!”
听到大奎主动认输,其他人都傻了,这尼玛又是哪跟哪啊,怎么就认输了?
曹其清问康濂:“康老,您听明白了?”
康濂点点头。
“您老给解释解释啊,都要憋死我了。”老邢插进来说。
康濂笑着问:“你们听说过无情对吗?”
无情对?
老邢跟曹其清都摇头,只有姚秀玉点头。
无情对是清代文人所创,这种对联形式,出句和对句各自成章,通过别解才能上下呼应。
姚秀玉一脸恍然说:“原来是这样,太秒了!”
康濂笑着说:“上下联中,“树”、“果”皆草木类;“已”、“然”、“何”皆虚字;“半”、“一”、皆数字;“寻”、“点”皆转义为动词;“休”“不”皆虚字;“纵”、“相”皆虚字;“斧”、“干”则为古代兵器,对仗相当之工整。以土语对诗句,不拘一格啊。”
曹其清跟老邢听完茅塞顿开,同时对康濂最后那句不拘一格不敢苟同。
尤其是联想到之前那个‘大波美人鱼’,这哪里是不拘一格啊,分明就是张嘴就来。
经过康濂的解释,其他人也都恍然大悟,自叹学识不足。
大奎出完题后,所有人都哑了火,没人再愿意出题。
换句话说,没人愿意在班门弄斧。
而且就目前的分值来说,万昭已经妥妥的拿下这次比赛的第一名了。
“万老师不准备出一题吗?”贾一鸣假模假式问道。
第一可以让你拿,但是必须得出一口气。
楹联无绝对,只要你出上联,我们肯定能对的上下联,也算是压你一次出口气了。
万昭眼角扫了贾一鸣一眼说:
“让我出题?好啊,那就随便出一题。”
“听好了,我的上联是,寂寞寒窗空守寡。”万昭随口说道。
听完吴新民不屑一笑说:“这上联也太简单了,我都能对上来。”
大奎看着吴新民就像看二傻子一样,说道:“简单?你写出来试试。”
吴新民皱着眉把万昭那句上联写到了纸上。
写完一看就傻眼了。
七个字偏旁部首完全一样,都是宀,这尼玛怎么对啊!
找七个偏旁部首一样的字容易,但是组合成一句完整意思的下联可就难了!
文联的三个评委包括康老,都是伏首趴在桌子上写写画画,思索下联。
其他人也都悟出了万昭上联的门道,也纷纷拿出纸笔,开始凑字。
看到众人专心致志的样子,万昭心里一阵偷笑。
他出的这个上联根本就没有下联!
在原世界里就是一个绝对,或者是多目前为止都没有完全符合的下联!
这个上联还有一个故事。
故事说的是明末清初年间,有一江南女子,才貌倾城,后却因为人事哀怨随即遁入空门,不问**。该女子在寺门外的墙上写出一句上联——“寂寞寒窗空守寡”,并坦言凡能有应对者,便身心相许,重返红尘。
一时间,前去应对的文人雅士们络绎不绝,但最后又无不悻悻而归。
究其缘由,概因为这上联字字嵌有同一偏旁,而语意又流畅贯通,如若没有神来之笔,光凭一两个凡夫俗子岂能随意点破?
“寂寞寒窗空守寡”之所以是句绝联,直到今天都无人可以解对,其实并不是因为那文字里的精巧机关,而是实在没有下文可以配得上这“寂寞”二字。
五分钟过去了…
十分钟过去了…
二十分钟过去了…
很多人都丢掉纸笔,彻底放弃了。
又过了十分钟,包括三个评委在内几乎所有人都放弃了,只有康濂还在扶着老花镜,继续埋首。
又过了五分钟,康濂颓然的抬起头说道:
“这个上联,无解。这世上又多了一个千古绝对!”
听到康濂这么说,前行社的人都呆住了。
千古绝对?
评价也太高了吧。
现在对不出来,不代表其他人对不上来,没准就有对上来的。
大奎则喃喃自语道:
“至少未来几十年内都没人对的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