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寒的这个回答确实算是稳妥,最起码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来,而赵匡胤听到萧寒这样说后,也不由得哈哈一笑道,“这孩子倒是个聪明的,好,既是如此,那朕就祝你的医馆生意兴隆吧!”
卧槽?这……这就真没赏赐了?萧寒抬头看了赵匡胤一眼,一时间直感觉“欲哭无泪”,不过他表面上还是要勉强笑道,“草民多……多谢官家。”
赵匡胤自然看出了萧寒的言不由衷,不过他也没有说些什么,而是呵呵一笑继续问道,“你那个医馆选好地方了吗?有没有起名字?”
赵匡胤这么一问,萧寒不由得心念一动:怎么着?这是要赏自己点儿特权吗?那感情好啊!我还发愁前期怎么宣传自己的名声呢!
于是萧寒立刻面上一喜道,“回官家,草民的医馆还没有起名字,若是官家不介意的话,还请官家赐名。”
赵匡胤见萧寒这么会顺杆儿爬,又是忍不住一阵笑声,随即冲他点了点头道,“好啊,那朕就给你的医馆赐个名字,嗯……不如就叫‘御赐堂’如何?”
啊?御赐堂?这……这个名字很有分量啊!要知道在这个年代,名字可不是能随便起的,就像赵匡胤当了皇帝,他的兄弟姐妹都得跟着改名儿,必须要把名字里的那个“匡”字给拿出去。
做生意也是一样,你想图个好彩头带个“御”、“皇”之类的,那免不了要惹上麻烦,并不跟在现代社会似的“御生堂”、“御膳房”的随便叫,因此萧寒赶忙向赵匡胤行了个礼道,“草民……草民的医馆当不得‘御赐’二字。”
其实方才赵匡胤说要给萧寒的医馆赐名为“御赐堂”的时候,高怀德父子也不由得愣了一下,不过当他们看到赵匡胤脸上那镇定的表情时,便又忍不住相视一笑了:看来官家确实不是小气的人啊!
而事情也正如高怀德父子所料,当萧寒说完自己当不得“御赐”二字之后,赵匡胤便立刻摆了摆手表示道,“诶,既然是朕给你的医馆起的名字,又有什么当不得的?这样吧,既然你的医馆叫了‘御赐’二字,朕也要另外赏你些别的东西……”
“此次你治好了高怀德高将军的箭伤,当记一大功,朕现在就任命你为‘太医署医正’,不过你无需随朕回开封府的太医署,朕只要你留在这扬州府,把朕的心意传达给这扬州府的百姓……”
哈?“太医署医正”?这是怎么回事儿?萧寒愣了一下,一时间还有些没反应过来:自己这就算是当官了?不过“太医署医正”是个什么鬼?
当然,萧寒不清楚这“太医署医正”是个什么概念,可高怀德父子对此却非常了解,说起来这“太医署医正”一职乃是太常寺太医署下的官职,虽然品秩不高,但却代表着朝廷对一位医者的承认,要知道太医署的考核可是很严格的,最后能评上职称、授予官职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如果一个行医之人能够进入太医署,并且在里面担任上一官半职,那基本上就是他行医生涯的最高荣誉了。
而如今赵匡胤却直接授了萧寒“太医署医正”一职,这在民间医者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所以足可以看出赵匡胤对萧寒是很够意思的,也是相当重视的。
或许后世的人看小说、电视剧之类的看多了,总觉得一个太医署的小官儿根本算不得什么,但在古代你能有个功名都算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甚至凭着这个功名你都能在乡下横着走,更何况是朝廷上正儿八经有品秩的官职?那在普通老百姓眼里可是不得了的啊!
并且萧寒今年才十五岁,谁说他日后凭着自己的能力不能做到更高的官职、更大的成就呢?人都是要有梦想的啊!
不过高怀德父子同样明白赵匡胤在这个档口授予萧寒“太医署医正”之职,原因之一便是扬州刚刚经过一场大的战乱,不免人心浮动,而它恰恰又处在大宋和南唐的边境线上,所以赵匡胤自然要施恩于此,不容许这里出现任何危机和差错。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职位是实实在在地给了萧寒,这就是属于他的幸运,所以高怀德父子也不由得替他高兴起来,“萧寒,这是官家对你的恩典,你可一定不能辜负了官家的厚望啊!”
这话当然用不着高怀德提醒,萧寒肯定知道这对于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虽说这个官品级不高,但怎么着也算是大众口中的“皇家御医”啊,光是听起来就很厉害有木有?于是他赶忙躬身朝赵匡胤行了个礼道,“草民定不负官家厚望!一定会让这扬州城的百姓时时感念官家的恩德!”
萧寒这话自然说到了赵匡胤的心坎里,于是他不由得点头笑了起来:看来这个少年确实是个机敏聪慧的,倒也不枉费自己把这个职称给了他。
“好,只要你能时刻秉持医德,以圣人之言自省,朕相信你一定能够做到。”赵匡胤说着,便又一抬胳膊道,“只要你能多救治好一个大宋百姓,也就等于帮朕多减轻了一份烦恼,这样吧,朕干脆给你题个匾额,回头你就把它挂到你的医馆上,也算是朕对扬州百姓的一份心意了!”
皇帝亲题匾额,这在古代绝对是一个天大的恩赐,于是萧寒立刻装作感激涕零的样子向赵匡胤行了个礼,然后欢欢喜喜地把文房四宝给他取了过来,“还请官家赐匾!”
其实赵匡胤的文化水平不太高,字写得更是难看,但架不住他此时心里头高兴,因此便摆正身子,运足气势,挥毫就在大大的纸幅上写下了“御赐堂”三个字。
高怀德父子见赵匡胤给萧寒亲题了匾额,立刻在旁边笑着吹捧了起来,而萧寒撇过头一看,发现字形中规中矩,倒也还凑合得过去,反正挂到医馆上不算丢人,于是也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过眼瞅着赵匡胤此时的兴致颇高,萧寒便打算再在他面前卖个好,于是躬身致谢的同时,又主动开口向赵匡胤提了个要求道,“启禀官家,草民有一副对联想挂到医馆门口,但深觉分量太重,不敢轻易下笔,烦请官家不吝墨宝,再赏草民一副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