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过年,现在是个人都要忍不住吐槽几句,说什么现在的年一点年味都没有了,说什么现在的春晚一点都不好看了,吧啦吧啦,反正就是年过得不舒坦了,幸福感严重不足。
要凌闻霄说,这么说的人就是矫情,为什么没有年味心里没点数吗?
吃喝方面,以前物质条件差,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敞开肚皮吃顿好的,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天天都跟过年一样,过年当然没什么特别的了。
还有烟花爆竹之类烘托过年气氛的东西,那些成天叫嚷着声音污染空气污染的人,怎么会需要这个呢?
凌闻霄就从来就没有这样的感觉,因为对他来说,过年和普通的节假日也没有特别大的区别,尤其是今年。
大年初一早上起来仪式性的跟左右邻居拜过年之后,他就宅到了书房里。
而凌建军被邻居邀走打麻将,苗青凤和邻居家长里短,一切都如同往常一样。
看着解压缩完成的大文件,凌闻霄就知道剩下来的几天年假估计是泡汤了。
新建的文件夹里面,陈列着六百多张高清图片,是用高清扫描设备扫描出来的,放大之后,可以清晰地看出原件上肉眼不可见的皮革纹路。
清晰不清晰不是重点,重点是那上面的大篆,凌闻霄一个字也不认识。
他估计鞠友新曾经应该把两本修行典籍都做了翻译的,但很显然,压缩包里面并没有现成的翻译版本。
若是简体字转换成大篆倒是很简单,在线就能直接转换,可要把大篆翻译成简体字,却没有那么方便。
于是他不得不苦逼地查资料,先学会了大篆字体才行。
为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此次凌闻霄不惜大量消耗灵气,强行把能找到的所有钟鼎文、籀文与现代文字的对照表都给记了下来。
然后当他信心满满地回头去看那些图片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想得太简单了。
因为那上面的文字是大篆不假,可他能在网上找到的大篆只有几百个,根本没法通读图片上所有的内容。
于是他只好接着啃小篆,尽管这是两种不同的字体,但毕竟是近亲,认识小篆基本上就能看得懂大篆。
等他把下载的第一个压缩包里面的所有图片全部翻译完成时,热闹的大年初一已经悄然过去。
大年初二,凌闻霄怀着激动的心情开始了对修行法门的深入学习。
其实在昨天翻译的时候,他已经其中的内容有了大略的了解。
这本秘籍的名字叫宫曲律典,讲的是追求音律之道极致的一种修行法门,具体的修行方法还有种种境界划分,凌闻霄便是看过也还是一头雾水。
古文,尤其还是先秦之前的古文,肯定不可能如白话文那么简单易懂,翻译的时候他只觉得语句简练而晦涩。
想要准确地分清句读停顿,流利地把全文给读出来都不容易,更不用说理解其中的意思了。
而凌闻霄本人在古文的阅读理解方面,本来就是弱项。哪怕曾经为了搜集精神力锻炼的方法,他也搜集并看过很多的古籍,可对上古之人的语言习惯,依旧缺乏足够的底蕴。
“夫声之道余,且缺韵……”
“不对,应该是夫声之道,余且缺韵,不对,不对……”
对于凌闻霄来说,给宫曲律典断句的难度,几乎不下于让世界和平。
这才是学习修行法门最难的步骤,或许这也是鞠友新那么多年都没有入门的原因?
整个正月头几天,去亲戚长辈家拜年时,除了礼貌性的问候之外,他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分析宫曲律典上。
都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话对也不对。
或许对于一般的古文来说,通读百遍,可以顺着语感分清句读,并了悟其中的意思。
可修行典籍并不遵从文章的潜在规律,譬如说押韵,譬如说平仄,譬如说对仗工整……
毕竟修行法门属于“技术性”的文献,和那些旨在说服感化他人思想的诗文不同,表述上不需要追求文字的华美。
况且,就算能够按照文章的规律来断句,凌闻霄也不可能确定自己的断句就一定正确。
在外人看来,凌闻霄把所有心神都投入到研究宫曲律典上,整个人就像是神游物外魂不守舍一般。
尤其是苗青凤和凌建军,对儿子的状态感到很是不安。
这一晚,二老闯进凌闻霄的书房,看到儿子坐在电脑前皱着眉头冥思苦想,直截了当地就问道:“你最近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难道是上次大师来跟你说了什么吗?”
“呃……没有!”看到父母紧张兮兮的样子,凌闻霄连忙给他们发了一颗定心丸。
然而,显然他的语气和说辞很没有说服力,定心丸的作用连安慰剂的效果都不如。
反而让苗青凤更加确信了自己的猜想:“闻宵,我跟你说,这算命呢,可以信,但也不能深信……”
“不是吧,老妈,难得你有这觉悟,了不起!”凌闻霄朝母亲比划了一个大拇指。
苗青凤顿时杏目圆睁,伸手排开了儿子的手臂:“别跟我耍贫嘴,我跟你说认真的呢。这几天我看你总是发呆,到底是为了什么?”
“是啊!有什么事情就说出来,我们到底比你多吃了不少盐,多走了不少桥,说出来让我们帮你参详参详!”凌建军也附和道。
“真没什么!”凌闻霄表情认真地说道,然后他用手指着电脑,继续解释道,“看到没有,我这是在学习,遇到难题了嘛,要不你们帮我看看?”
和父母生活了这么多年,凌闻霄深谙应付他们的道道,无非就是以进为退以退为进,三十六计都不用使全了。
凌建军斜眼往笔记本屏幕上扫了一眼,哎呀,看不懂,看不懂,什么鬼画符啊这是!
苗青凤也同样如此,不过她到底是“有见识”的,顿时就嚷了起来:“闻宵,你是不是在研究画符啊?我可跟你说啊,那是道士才研究的东西,我们还指望你给我们传宗接代呢,可不许出家……”
“什么画符不画符的?”凌闻霄顿时满头黑线,神特么画符、道士还有出家?
为了不让母亲继续不懂装懂,自以为内行,关键是为了不听她叨叨,他连忙打断,接着就解释道:“妈,这不是画符,这是篆文,懂?篆文,春秋时候的文字。”
苗青凤激动地表情顿时僵了片刻,然后比变脸还快地换了个表情:“啊?啊!哦!原来是篆文啊,你早说嘛!
“我知道,我知道,就是你这上面的篆文写得不太工整,我看着不像啊!”
凌闻霄知道苗青凤这么说纯粹就是为了掩饰尴尬,她或许根本就没有听说过篆文。
不过他也没有拆穿,跟老娘抬杠真是太愚蠢了,他随手就给了一个台阶:“你看到的估计是小篆,小篆看上去很规范,我研究的这是大篆,大篆的特点……”
都是一家人,谁不知道谁啊!苗青凤摆了摆手:“行了!行了!我不知道什么大赚小赚的,你没事就好。”
说完,她就拉着两眼开始绕蚊香的凌建军走了,也没再追问儿子为什么要研究大赚小赚。
嗯,过年吗,不管大赚还是小赚,都是好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