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相对的,张四极的名声也传播了出去。
因为有天机阁的存在,所以在坊间的流传的版本上,张四极被美化了不少。
一个嫉恶如仇的少年,深山苦练十余年,不料入江湖不久,自己的师傅就惨遭各大门派追杀。
于是少年走上了为自己师傅讨公道的不归路。
少年只是想要一个说法,但各大门派仰仗着自己强大的门派势力而为所欲为,不将少年放下心上,甚至想要派人追杀他。
被逼无奈下,少年不得不走上了杀人的不归路。
故事是从天机阁内部流传出去的,可信度很高,且在天机阁有意的推波助澜下,这些故事很快就流传了出去。
江湖外那些不了了解真相的人,他们最喜欢听这样的故事。
代入感十足的他们,已经将自己化身为备受委屈的张四极。
这里,天机阁隐去了张四极的身份,不然武当山的名头会让他们以为这是江湖门派之间的恩怨。
有一部分人在街上认出了张四极,都会给予他加油,希望他能够打败那些恶势力。
张四极对这样的情况并不清楚,只是奇怪街上为什么突然多了这么都多人认识自己。
为了补不暴露行踪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张四极买了专门遮脸的斗笠。
“第四十五家。”
其实剩下的门派都是清楚知道情况的,他们宗门的人都人人自危。
因为据可靠的消息情报,那些被挑战的宗门除了大门派外,其他小门派都几乎被灭门了。
当然了,其他人也都知道这里面有夸张的水分,但事情不会空穴来风,既然事情这样发生了,那么多半就是真的有这些事情。
而且这江湖上最不缺的就是各种各样得江湖百晓生,在张四极还未到达时,就已经提前有人打了消息过去,通知那个宗门的人造写做好准备。
比如早点将棺材订足够,好体面地下葬。
宗门自然想要呼朋唤友来壮大自己的声势,但是他们宗门的好友又是差的不多的水平,这些小掌门们也都担心自己被张四极给报复。
因此他们也没有出手。
至于不怕张四极报复的大宗门,这些宗门也都明哲保身,没必要去招惹这么一号人物。
因此在每一次宗门被对付时,所有的门派都是孤立无援的。
也就方便了张四极报仇。
这天,张四极就来到一家宗门前。平时这宗门看门的弟子也算勤快,有什么人来来往往的,可他们今天瞧见张四极后都没有阻拦,而是直接让张四极通过,没有一点阻碍。
上山后的张四极没有任何悬念地击杀了他自己的目标,附近的弟子也重复着其他宗门一样,想要上来报仇,然后又不断被击杀。
杀到一定数量时,这些宗门才会收手。
而就在这一瞬间,张四极心中感觉到一阵空虚和索然无味。
他现在倒是有点理解自己的师傅杨洪为什么会不喜欢这江湖了。
实在是没有什么值得他喜欢的价值。
倒不是说天下第一的无敌寂寞,只有这天下无人能理解自己的寂寥。
突然间,他腻歪了。
他望向汉朝的方向,想要在他们那里找一个新的方向出来。
去那里寻找新的生活的意义。
至于杨洪师傅的仇,等以后再报也不迟,真好可以让这些人活在担心受怕中。
张四极消失了。
在秦朝的地界上销声匿迹,没有人知道他去了那里,就连天机阁的人也不例外。
汉朝。
三皇子跟随着曹东杰四处拜访太子幕下的重臣,而就在这时,三皇子遇刺了。
刺客手段凶狠,直接将三皇子的脑袋砍下带走,连复活的机会都不给。
这一下汉帝是真的雷霆震怒。
连夜派大量禁军将三皇子遇害的地方团团围住,然后彻查。
可汉帝心中清楚对方既然敢这么做,一定是准备好了后手。
果不其然,在等了十多天后,这些禁军依旧一无所获,他们什么也不知道,
汉帝头上的白发都多了一些。
“来人,将太子给喊来。”
宫殿内的公公脸色一变,他是太子的人,现在汉帝这样恼怒的样子真是罕见。记得上一次汉帝这样生气,就杀了不少的人。
这位公公亲自去接太子。
因在深夜,太子府上大多房间都已经安熄,不过等这位公公去了之后,本以为会等上一段时间,结果下人刚进去,穿戴整齐的太子就出来了。
看得出这不是刚穿好的,而是彻夜未脱。
“殿下出事了!”公公直接道。
太子问道:“什么事?”
实际上太子已经猜测出一二情况来。
“陛下生气了。老奴已经很久没有见到陛下发这么大的火了,记得上一次还是边境一位王爷造反,现在三皇子被刺,陛下又深夜召见殿下,这怕是凶多吉少。”
公公可没危言耸听,而是实话实说,这今天太子进宫,能不能活着出来都是大问题。
太子犹豫,但也没有办法,只能跟着公公进入宫殿。
进入汉帝所在的宫殿,汉帝瞧见他后,直接将桌上的砚台直接砸向太子。
太子这样的武者自然能够轻易躲避,但这个躲避的念头只出现了一瞬间就被他掐断。
现在父皇已经暴怒,这要是再躲避,完全是火上浇油,嫌死的不够透。
太子瞧见那砚台快要擦肩而过,他甚至还悄悄往边上挪了挪,主动将脑袋凑了上去。
砚台碎成两半,太子眼前一青紫,双目眩晕一阵,差点直接晕了过去。
血留下,很快就红了眼眶。
公公想要劝,却又不敢吱声,人家太子好歹是血脉亲儿子,而自己则是一个毫无关系的太监。
说不定汉帝为了发泄余怒,直接把自己的脑袋砍了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跪下。”
汉帝道,一直来,他从没有这么强调过人需要跪下,可现在这样,却特别点出。
太子跪在地上,额角上的口子依旧在淌血。
看起来有些瘆人。
“你三弟被刺杀了。”
三皇子被刺的消息已经有三四天了,现在汉帝却突然像是第一次听说一般介绍给太子听。
太子惶恐:“儿臣知道,但这事绝对不是儿臣做的,定是那之前刺杀儿臣的凶手未补归案,这才又出来作案。”
汉帝揉了揉眉心,心中一阵头疼。
刺杀太子的是不是三皇子,这一点很可疑,并没有直接证据。况且自身身体还算硬朗,短时间绝对不会有什么问题,就算三皇子杀了太子,这未来的位置也说不准,也不一定是他的。
太子遇刺,大概率真的是一个处心积虑的意外。
甚至汉帝有想过,那个刺客原本是想要刺杀三皇子的,但因为太子突然出现,他就改变了主意。
这些都是一种可能。
但今日三皇子的刺杀事件却太过分了!
自从上次太子遇刺后,汉京城内戒严,不少地方都安排了暗哨,像是一些朝廷大臣和皇子的府邸都安排了密探保护。
而就是在这样的防卫之下,三皇子遇刺了,而且现场很干净,一点线索都没有。
而外头的护卫也没有发现任何蹊跷的地方。
于是过于干净利落的刺客就暴露了身份。
到底是什么人在刺杀了三皇子后,竟然能绕过所有暗探的监视,还能不留下任何一点线索?
这一切都太过蹊跷了,就好像有一个通天手段的人在幕后操控。
但问题在于有这样的能力的人并不多,在汉京内之多只有三人。
朝中大臣没那胆子,也没那个实力。
在汉京,这样的人只有三个。
一个是自己,一个是三皇子,只是自己未曾对汉帝动手,而三皇子更加不可能自己杀自己,那么问题就昭然若揭。
最后剩下那人就是凶手。
“太子啊太子!”汉帝念道。
而这一念让太子心中一凉。
平时汉帝都会叫他们小名,很少直接叫“太子”,而当每次汉帝这么喊时,一定会出现大问题。
“太子啊太子。”
汉帝又念了一遍,这下让太子心中都一颤抖。
“这段时间你就别出门了,一步也别处。“
太子心头一颤,这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毕竟是太子,身份还是要的,直接关进牢房里显然不合适。
但是要是给囚禁在自己的太子府,这就不一样了。
作用和囚牢没有区别,却维护了颜面。
太子磕头接受,。
事实上,在刺杀三皇子之后,曹东杰就将事情分析给他听过了。
汉帝的好感以后都不再重要,人也会被关押禁足起来,但等时间久了之后,汉帝还是会放人出来的。
而到了那时,太子就走其他的路线,自己虽然不会是最佳的太子人选,但之后将一切合适的都扼杀在摇篮里,那么一切的问题都不会再是问题。
太子起身离开,而那一瞬间,他因为失血头脑眩晕,短暂了失去了身体的控制。
于是这一不小心,就让自己短暂露出了笑容。
这一笑就出了大事。
汉帝之前一直关注着太子额头上的伤口,就像之前自己说的一般,在没有铁证面前,哪怕是一切怀疑都指向太子,汉帝也不能直接认定。
所以,还有一部分的可能不是太子干的。
但就在汉帝偷偷观察时,太子笑了起来
虽然很快,只是一闪而过,但这足够了。
汉帝心中的一起怀疑都消失,他现在确定就是太子在背后谋划刺杀三皇子的幕后黑手。
绝对是,不然不会露出那么味道古怪的笑容。
汉帝手中的拳头捏起,背后靠在龙椅上,他现在需要从其他孩子中挑选新的太子人选了。
只是三皇子和太子已经是这些及冠皇子中优秀的存在了。
剩余的,要没有帝王魄力,要么没有自我智慧,太过容易被人蛊惑。
至于剩下的人,他们年纪还小,等长大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
汉帝在心中算着时间,自己的年岁熬到那些皇子长大,但年迈的自己到了那时候恐怕就没有力气再教他们了。
“长公主,要不是个女孩该有多好。”
汉帝叹了口气。
对于柳念珺,汉帝是极为满意的。
不论何时,她有着自己的主见,就像自己要给她安排婚事,其他公主根本就不会反抗,只会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糊涂话。
柳念珺却不同,她有自己的思想,不愿意虽然不会直接表达出来,但只要自己给安排的婚事,过了不久都会因为被打乱。
霍卫光和丞相家的公子出了意外没话说,那是天灾人祸,不是柳念珺可以安排的,但后来汉京内的这些人,只要自己有意让他们接触的。
过不了几天,汉京城内必定会出现这人的丑闻。
这一次两次也许没什么,但次数多了,问题就出来了。
之后汉帝还悄悄做过实验,挑了一个底子干净,家世清白的公子。
结果没过几天,问题就又出来了。不过这次因为这位公子确定干净,于是他们开始造谣。
汉京内的百姓也没有分辨的能力,因此他们很快就信了,而且还传的越来越离谱,后来汉帝出面阻止,取消了他们之间的婚约。
然后这位可怜公子的舆论又变得好了起来。
由此,汉帝确定了柳念珺背后藏着什么手段。
按说,有人这样瞒着自己,汉帝应该很生气。但柳念珺这个属于特殊情况。柳念珺不再宫里,也没有自己的势力,之前还担心她在皇宫会不会被人给欺负,现在看来是自己多虑了。
在皇宫这个不是我吃你,就是你吃我的地方,有点手段能够保护是好事。
汉帝非但不阻止,反而在平时就暗示过柳念珺,让她可以自由些的行动。
汉帝的思绪从柳念珺身上移开,他只能叹息柳念珺的母亲为甚恶魔再生一个男孩出来,这样一来家中的皇位就不需要担心了。
“罢了罢了,能有这样一个玲珑心的女儿已经该知足了。”
汉帝又开始苦恼关于新太子的事。
太子从宫里出来后,立刻派人悄悄去通知曹东杰,准备让他到府上商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