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仿佛已经麻木,只是本能的吸入灵气,抚顺后收入丹田,在此期间内向天赐在莫道的指挥下,服下了一颗包裹在佛气中的疗伤丹药。
之所以莫道要用佛气包裹,是为了防止药效发挥得太快,从而导致经脉产生惰性。于是经脉不断的破损,又在一丝药效的作用下不断的愈合,破损时如刀割,愈合时似蚁噬,其中的痛苦可想而知。
终于到第三天,灵气饱和度达到了临界点,一滴、两滴,灵气凝成的液体越来越多。
然而和现在比来说,方才的疼痛只是小儿科,此刻才是最难熬的。
丹田内的每一寸时而像是被刀割撕扯,时而像是被火烧油煎,时而又仿佛数十万只蚂蚁一起撕咬,而堪比高阶灵器的肉身,在此刻一点用都没有。
向天赐几度都觉得自己下一刻就要昏死过去,每每此时,对生的渴望便会凌驾于所有疼痛之上,迫使她咬牙坚持,不成功便成仁。
对每一个练气修士来说,筑基过程中最大的考验就是这种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极致痛苦,而灵脉筑基成功的概率比服用筑基丹低的多的原因也是如此。
筑基丹内的灵气,是经由炼丹师的手法和丹火的淬炼,加上本身就是用比较温和的灵草精华构成,作用到丹田内的灵气,已经失去了天然灵气绝大多数暴虐破坏的本质,仅剩下于修士有益的部分。
因此所需承受的仅剩下瞬间爆发巨大灵气而给丹田和经脉带来的胀痛和不适感,并且所有灵气都是先经过相对来说坚韧一些的丹田,而后再被传进脆弱的经脉,经脉破裂程度大幅度降低,疼痛大幅度削弱,成功率也就大大增加。
灵脉筑基则不然,灵脉内的灵气没有经过任何雕琢加工,满满的携带着最初的肆虐和破坏力,并且还是由外而内,从经脉吸入后作用于丹田。
可想而知二者所要承受的痛苦,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不说别的就说对经脉的损伤,用此方法的练气修士,需要承受浑身经脉寸寸撕裂,再修复、再破裂,这种折磨般的痛苦,就此一项,忍受不住昏迷过去导致筑基失败的占了大部分,剩下的小部分里抛除直接被疼痛刺激到崩溃发疯,从而走火入魔身死道消的,剩下能成功的千不存一,是因此后者成功的概率远远小于前者。
当然危险越伴随着机遇,二者永远成正比的说法,在修仙界哪里都适用,灵脉筑基一旦成功,好处也是十分逆天。
因受过极度的摧残锻炼,经脉和丹田的韧性、容量和坚固程度已经达到了筑基修士能够达到的极致,体内灵气的密度甚至连有些筑基后期都无法比拟,这就意味着同阶情况下,后者丹田内灵液可以转化更多的灵气,相当于多出几倍的灵气储存量!
仅此一项便是前者望尘莫及,更遑论提高整整三成的结丹机率!毫不夸张的说,由此方法筑基成功的修士,不出意外能够结丹概率达到了九成!
除了这两种方法外,还有一种方法是元婴修士用高出数层等级的灵气,直接帮助练气修士灵气化液,从而筑基成功,但这种没有经历过一点磨难锻炼的方式,和偃苗助长异曲同工,一旦用了就可以说是立刻断送了前路,从此结丹无望,终身只能是筑基初期,甚至就算侥幸进阶中期,各个方面还比不上正常进阶的初期修士。
也只有那些拥有元婴修士的大家族,对资质毅力极差,无望筑基的后辈才会选择这种方法,一般有点志气的修士都不会如此。
此事先告一段落,我们继续来看正在苦苦坚持着的向天赐。
灵气化液的阶段,整整持续了五天,并且还没有停止的趋势。
越来越长的时间,越耗越多的灵气,让她开始怀疑是不是哪里出错了,前世修魔,并没有道修经验,但凭借常识也知道练气修士筑基怎么会需要这么多灵气,若不是自己身体没有任何感觉,任谁看了都会觉得,她会被这么多的灵气撑爆,不过此时就算不对,也什么都做不了,因为她察觉自己的身体开始自行吸收灵气,根本无法停止,她能做的只有尽可能的抚平引导。
被动的承受着这种极致的折磨,坚持到现在,向天赐竟然觉得没有那么痛苦了,仿佛已经将疼痛成为了习惯,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总觉得丹田中央格外的温暖,若不是那股舒服的暖意,她绝对不可能坚持这么久。
筑基的进程只进行了一半,整个石壁后的灵石脉竟然就已经快耗尽了,莫道的看着依旧孜孜不倦吸收灵气的向天赐,心里的震惊溢于言表。
究竟是哪里出错了,按照他的估计,就算去除阵法耗费的灵气,那整整四分之一的灵脉也应该绰绰有余。
眼看着灵气快速抽取出来,而佛光的暗淡显示着所剩不多,没时间多想,赶紧飞身到另一侧石壁,运起佛气,断断续续的重新画好符文,同时使其与阵法连接。
看着从源源不断的灵气,和吸收速度逐渐放缓的趋势,暂时放心下来,张张嘴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身体一软从空中跌落昏迷过去,整个灵体虚虚实实,最终化为金光点点消散,所在之处仅剩下一颗金色的珠子,暗淡无光上面布满裂纹。
莫道拼尽最后一丝力气,为向天赐保驾护航后元气大伤,也因此错过了即将发生,可以为他解释所有疑惑的那一幕。
……
此时依旧沉浸于筑基之中的向天赐并不知道也没有任何察觉,丹田内她感到温暖的源头,是一道紫色的雾气。
而她辛辛苦苦拼命凝结出来的灵液,刚刚触及到紫气时,就会被瞬间吸入,接着紫气便会扩大一些,颜色也更加浓郁,但却远远抵不上吸入灵液的量,这也是向天赐筑基一半,所需要的灵气却远远大入其他修士的真正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