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军!威武!”
“黑水军!威武!”
随着长射军士的加入,黑水军扭转了颓势,很快就结束了战斗。
那些年轻的黑水将士们个个奋勇杀敌,一战之后,虽然不少人带着伤挂着彩,但那种陷入困境而后胜的激昂之情却在每个人的心中回荡。
“恭贺将军,此次剿匪,意外和周军交手,黑水军不负众望,可堪大用”吕河拱手朝高玮祝贺道。
“吕将军辛苦,此战绝非我一人功劳,吕将军亦是辛苦,各位将士们都辛苦了!”高玮摆摆手,高声说道:
“各位大赵勇士们,各位我黑水儿郎们!此战,方为我黑水军的首战,首战能胜的这样畅快,皆是各位儿郎勇士奋勇杀敌的结果,能取得这样的胜利,本将无憾亦无悔!本将同你们与有荣焉!”
“为将军贺!为黑水军贺!为我大赵贺!”全体将士也是激情昂扬,十分痛快。
这种大胜的感觉实在是太爽了。
战后清点,周军阵亡足足有450人,还有70多人受伤被俘。而黑水军这边,也有近300人阵亡。
高玮随即话题一转,表情沉重了许多:“只是,此战咱们有不少勇敢的将士长眠于此,再难回到家乡,再难与我等一起沙场驰骋”
黑水军将士们闻言也是神情暗淡,不少人甚至还没忍住哭了出来,一场战争之后就是生与死的别离。
哭吧,哭吧,男儿有泪不轻弹。
黑水军的士兵本就来自邺城近郊的许多县城,很多人都是同乡同龄同伴一起参军,不少人从军前就是很好的兄弟、朋友。
可生离死别总是人之间最难的事情,但经历了生死,也往往最容易使人成长,或是颓败。
“青哥,青哥啊,你为什么要帮我挡下那一刀,本该死去的人是我啊”有小兵哭的稀里哗啦。
“二哥,二哥,你醒醒啊,再看我一眼,再打我一拳,你不是最喜欢吃野山鸡吗,你起来啊,起来我把全漳县的野鸡都抓来给你烤着吃”
“兄弟,你就安息吧,不报此仇,誓不为人,我要杀更多的周军为兄弟你报仇”亦有人立下长誓,愈挫愈勇。
无论是悲伤还是仇恨,此刻大声的哭泣发泄才是他们最好的方式。
打仗本就免不了生死,可第一次的战争,第一次的死亡,第一次的悲伤,第一次的永别却总是让人最难忘最刻骨铭心的。
高玮翻身下马,缓缓的走到了阵亡的黑水军前面,看着一具具年轻的英魂,他也禁不住热泪在眼眶徘徊。
“拿酒来”高玮伸出手,随后一个酒杯递到了手中。
“酒囊也给我”高玮说着就一把抓过了牛皮缝制的酒囊。
“英雄安息,安息吧”高玮一杯酒洒在了地上,随即俯下身再次抚了一下英魂的衣衫,帮他做着最后的整理。
“好好歇息吧”高玮起身后又走向第二个阵亡的英勇士兵,一杯酒洒在地上,一个弯腰服帖。
“安息吧,黑水军的英魂”
高玮一遍遍的敬酒,弯腰,起身,做着重复的动作,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
一边走,高玮一边回想着前世今生,不是没有见过死亡,不是没有经历过离别,可心中的悲痛却始终难以消减,虽说慈不掌兵,可眼前逝去的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家庭的柱石和未来,更是大赵的强盾。
“将军,歇歇吧”吕河和孙元宗眼见高玮此举,顿时感佩,见高玮一个一个的朝阵亡的将士行如此之礼,都不由得悲恸长呼。
“将军……”这些浴血奋战的黑水军们更加的被主将加武陵王殿下的大义举动所感染、感动。
曾几何时,谁不曾有着凌云之志,谁不想万里觅封侯,男儿的梦想和热血,莫过于此。
可谁又不知道战争就一定会有死亡,打仗就一定会牺牲,今日是你明日可能就会轮到我。
可谁又见过哪个主将,哪位王侯会如此郑重的祭奠亡去的同袍,更会如此的弯腰以待最普通的士兵。
所谓同甘共苦,体恤下士绝不是一句空话,不是说说而已,能做到的却是寥寥无几。
高玮摆摆手,不理会吕河等人的劝阻,继续重复着,一步一步,坚持着要把每一位阵亡将士送完。
“呼啦”
吕河和孙元宗带头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压在胸前,朝着阵亡同袍的方向。
“哗啦,哗啦”
“哗啦,哗啦,哗啦”
一个个,一排排,一队队的将士们接连交替跪地,朝着同袍的方向,脸上有着热泪,有着悲愤,更有着不甘和决然。
也不知过了多久,高玮终于做完了一切才起身。
山上,韩羽早已醒来,默默的看着远处的一切。
“此子,了得”
韩羽摇摇头,也不知如何形容,只是没来由的说了这一句。
自记事读书起,似乎就没见过这样礼贤下士,这样看重一个最普通的士兵性命。
“天下英豪,似乎没有这等胸襟者,即便是曹孟德再世,也做不到这般吧”
“是啊,可惜他是敌国之人,还是敌国皇室,不能小觑啊”有属下也小声的叹道。
身为属下,最想要的莫过于这样有情有义有担当的主子,剩余的周军目睹了一切后,把刚刚的战斗场景牢牢的记在脑中,便悄悄的朝反方向逃去。
韩羽如丧家之犬般逃走,而高玮却带着全胜之威和俘虏的周军班师回朝了。
“回朝”高玮大声呼号。
此一战,黑水军是真正的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就像一个完美的成人礼,经过这个礼,迈过这道坎,黑水军就真正踏上了新的征途。
“回朝!”全军山呼。
邺城,太子府,灯火通明。
“殿下,望北候传来消息,使团已过信州,一切顺利”巴万汇报着最新的消息。
“嗯”太子高延闷嗯一声。
“屯不烂也有密信传来,周国使团已至江州了”
“江州?”高延沉吟着。
“从江州一路顺水南下,不日即可到金陵吧?”
“对,江州有大船,可直下金陵”巴万恭敬的回道。
“传信屯不烂,密切关注周国使团动向,传信韦侯,加快速度,抓紧赶路,凡事多想想生前身后”
“老奴遵命”
“听说高玮派人在京中考试取材,现在进展如何了?”高延继续问道。
“此事已经传遍邺城内外,议论纷纷,各方也是争执不休。明日正是开考的日子”
“哼,黄口小儿,懂什么家国大事,乱弹琴”高延不满的怒斥:
“且看他怎样收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