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过了多久,朱彦辞已经答完了前四题,便要开始作答最后一道第五题了。
朱彦辞抬头看了看考场前头高高摆着的计时用的大号香炷,时间还算充裕,便不急着作答,再次低头认真沉思一番。
“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此乃‘声东击西’之计策也”
这道题便是取自《三十六计中《胜战计“声东击西”的计策。
题中还列举了东汉的定远侯班超用“声东击西”的计谋大破西域莎车国的故事。
莎车国煽动了一些小国一起归附匈奴,此举与班超的西域策略相悖,班超便决定先平定莎车。
莎车国向龟兹求助,龟兹王率领五万大军援助莎车,而心向汉朝的于阗国只有兵力二万五千人。敌众我寡,为了能以少胜多,班超便在军中散布打不赢龟兹,有意撤退的迹象,并且故意让莎车的俘虏听的一清二楚。
在黄昏的时候,班超命令于阗大军向东撤退,而他自己却率部向西逃窜。在兵荒马乱的时候,趁机放走了俘虏让他们逃回莎车大营。
龟兹王闻听班超败走顿时大喜,便立即决定分兵两路分别追击于阗和班超的汉军。可班超却借着夜色仅仅只退了十里路。
等到龟兹的大军远远追走,班超却汇合于阗军回师一击,犹如神兵天降打的莎车军措手不及。
龟兹大军追了一夜也没见到汉军半根毫毛,第二天听说了莎车已经被平定,顿时知道大势已去,也只好悻悻的退兵回国。
这道题就是用计谋结合战例的方式,让考生进行深入分析。
先论述此计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再结合班超平莎车的真实战例,深入剖析班超在使用此计过程中的可取之处,还有哪些缺漏和疏忽的地方。
如果你是班超,在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情形下,能不能做得更好,会采取怎样的方法策略。
最后的附加题是让考生大胆建言议论如何解决汾州危局:如若你是广武军的主将,你会怎样用兵。
这道题不会答或者答错了也不扣分,答对了也没有加分。实际上计谋哪有对错,只有最后使用了才知道此计到底可行与否。
之所以出这道题,高玮就是要看看有没有胸有韬略之人,能不能选出几颗明珠。所以高玮让吕端把所有的试卷封存,等他回京后再一一查看,重点也是看最后的附加题。
朱彦辞定了定心,便在草稿纸上开始作答。
“所谓‘声东击西’亦如昔日汉将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此计意在迷惑敌军,常常是不得已而为之”
“敌军势众,我军微寡,要求胜,则必须用非常之人寻非常之法施非常之计。诱敌奔其必救之处或是惑敌分兵,我军集合精锐攻之薄弱……”
朱彦辞洋洋洒洒,一边答题一边还不时的观察着计时的香炷,等到终于答完了所有的五道正题和最后的附加题,才感觉到下腹已经憋得很长时间了。
“算了,不如先交卷?”朱彦辞再三检查了一遍后小声的自言自语。
思来想去,朱彦辞还是决定先上厕所,并不急着交卷。
正在朱彦辞上完厕所要回到考场的时候,不经意的看向远处,只见有一顶大红的软轿正在众人的护卫下行来。
“所来何人?考试重地,请勿擅闯”守卫的黑水军士拦下了正欲闯入的一众人。
“大胆,太子行驾,何人敢拦?”
“太,太子?”饶是黑水军军纪再严,也没见过几个大官,更不用说太子这种云尖上的人了。
“哼,大赵皇城,天子脚下,谁敢冒称太子,岂不是要招诛族之祸?”随行的一名高大护卫凌然道。
值守的几个黑水军士被眼前的阵仗吓住了,要是冲撞了太子,那可不是轻易能饶过去的。
就在他们准备退怯放行的时候,身后传来了一阵咳嗽声。
“咳…咳…”
“既是太子行驾,为何未打太子仪仗?今日是我黑水军伦才大典,更是得到了陛下的首肯,不知贵人前来,可有旨意?”
高兴带着十几个巡视的黑水军士正巧走到了此处,连忙过来制止。
“大胆,竟敢阻拦太子行驾?”
“即使是太子,也要讲王法吧?”高兴毫不畏惧,岿然不动,又暗暗指使一名军士去找吕端去。
“我当是谁呢?原来是武陵王的侍卫亲随啊”巴万这时慢呼呼的晃了出来,悠悠道。
“不知高侍卫是否认得老奴啊?”
高兴自然是认识巴万的,邺城就是这么大,这些皇子王孙的心腹下人管家,大多都是互相知晓甚至熟悉的。
“见过巴万总管”高兴连忙还礼。
伸手不打笑脸人,这些各为其主的人,彼此间虽然有争斗,立场各自不同,但场面上都会互相给面子,不然就跌了主君的脸面。
“黑水军主将直属亲卫队长高兴见过太子殿下,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高兴立刻朝着大红软轿行着大礼。
既然巴万都来了,那轿子里必然是太子了。
高兴足足跪了半刻钟,轿中也没有任何动静,但对方不回话,他也不敢随意起身。
高兴跪的心里直骂娘,身后的黑水军也一并陪同跪着,个个都焦急又惶恐,生怕得罪了太子而招来大祸。
就在这时,轿子里终于传来了低沉的声音:
“怎么停了?”
巴万闻言连忙跑过去,小声的答道:“回殿下,是武陵王的亲卫队长,正在跪地请安”
“噢,队长?多大的官,又是几品?”这句话倒是说得声音很大,似乎有意说给众人听的。
“回太子殿下,队长无品亦无级,只是黑水军中普通一员,不知太子驾到,所谓何事?”高兴依然是不卑不亢。
“起身吧,孤早就听闻武陵王的伦才校考,孤亦是爱才之人,特意前来见识见识我大赵的才俊”太子高延一边说着一边下了软轿。
“微臣不知太子驾到,有失远迎,还望殿下恕罪”
远远地,吕端也一路小跑了来,一边疾走还一边大声说道。
“原来是吕侍郎”太子朝着吕端微微一笑。
“殿下,您这是?”吕端明知故问。
“陛下时常教导,上位者当心怀宽广,海纳百川,武陵王这个伦才之举正合乎陛下的广纳贤才之策,孤听说后也是十分欣然呐”
“今日开考,孤正好偷得片刻的闲暇,便寻思着过来一看究竟”
这就是睁眼说瞎话了,说不知道太子跟齐王不对付,跟齐王不对付就能跟齐王的儿子对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