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我“噗嗤”一声笑起来:“就你那行为加上你的长相,我要是当时在场也得说你是拖。”
“这根本不重要,关键是‘命物’这种东西真的很神奇。”
我叹了口气:“怎么说你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怎么如此笃信一些封建迷信。”
“我这可不是迷信,顶多算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只想让自己的运势好一些,来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这有错吗。”
“希望自己日子过得好是每个人的权利,但不能只靠一些虚的东西,必须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
“好了好了,您就别说教了,我接着给你讲。”
船长说他在网上查阅了大量资料,其中名为《奇间释的一本古书出现了“命物”一词。
这本书是古代记录奇闻异事的一部玄书,一般很少有人知道,找到它只能说算是机缘巧合了。
《奇间释中说:所谓“命物”就是命中牵连的物体——“命中有一物,命生物生,命亡物亡,物损人衰,物毁人亡。”
每个人生命中都会有一个与自己共存的物体,这物体多种多样,形状也是千奇百怪,大到可以是亭子,小到可以是刀具等等。
人与“命物”不只仅有“生死”关联,还有“顺逆”的影响。
《奇间释中又写道:“人之兴衰,全在命物。遇之缘深,不遇为浅,求之不得,弃之不舍。合为顺,克为逆,不遇为平平。”
说白了,人这一生的兴衰成败全在“命物”上。
与“命物”缘深相遇了,那事业会一路攀升,与“命物”缘浅不相遇,那这一辈子会平淡无奇,最悲催的是与“命物”相克,那就等着倒霉吧。
怎么讲呢?比如一个人的“命物”为“树木”,做一个木匠生意肯定能做的风生水起;如果做一个伙夫整日烧柴做饭那就犯了相克的大忌;如果从事其他与“树木”不沾边的事业一生只会很平淡,没有大风大浪,当然也没有荣华富贵。
再举个例子,比如一个人的“命物”是“石头”,那鼓捣点珍珠玛瑙拿来倒卖肯定能发财;如果非要整些木像雕塑,而且还跟身旁搞石头的人对着干,那也犯忌。
以上讲的都是生时与“命物”的种种情况,也就是“生时合为势过天”。
死时与“命物”相遇便可得道成仙,也就是“死时逢遇度为仙”。
人与“命物”之间有种无形能量,而且这种能量是会消耗与增长。
人在生时与“命物”相遇,则会不断消耗他与“命物”之间的能量。
“命物”也有继承的特点,但这种能量何时消耗殆尽,那只要“命物”自个儿知道了。
反之如果一人在生时与“命物”始终未曾相遇,那他与“命物”之间的能量会逐渐增加直至饱和。
如果这人在死时与“命物”相遇了且能量未饱和,则“命物”会把人度成“仙”。能量达到了饱和,则会把人度成“神”。
如果在死那一瞬间仍然没有和“命物”相遇,那这人一生也就从平淡中开始到平淡中结束。
“度仙”或者“度神”的条件达成,要有一个简单的仪式,也就是村长念念有词的那一套。
东阳、南阳、西阳和北阳简称“四阳”。
“四阳”其实是人的四个阶段,又分为“下二阳”和“上二阳”,“下二阳”分别是“东阳”和“南阳”,它们指的是人在世时的两个阶段;“上二阳”分别是“西阳”和“北阳”,它们指的是人死后的两个阶段。
人在第一个阶段——“东阳”时,人要化“躯”,“躯”就是“血肉躯”,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胎儿时期,然后延续到12周岁。“躯”是人的成形的根本,也是生命的初始。
人在第二个阶段——“南阳”时,人要化“体”,“体”就是“意识体”,这个过程会持续很长,直到死亡前。“体”是生命的灵魂,也是内在一种真实的力量。
以上两个阶段是人在世时的“下二阳”阶段,下面两个阶段是人死后的“上二阳”阶段。
人在第三个阶段——“西阳”时,人要化“仙”,“仙”就是“奉仙”,这个过程其实是“意识体”脱离肉体的一个过程。
“仙”是“意识体”达到一定高度的总称,也是灵魂超脱后的表现。
人在第四个阶段——“北阳”时,人要化“神”,“神”就是“神极”,这个过程也是“意识体”脱离肉体的一个过程,但比“西阳”要更为复杂。
“神”是“意识体”达到一定超高度的总称,也是灵魂升华后的表现。
总之来说,人先是有肉躯,而后再有“意识体”,死后如果条件允许,“意识体”会被度成“奉仙”,如果再高级一点会被度成“神极”。
……
说实话,我听的有点头大,闭上眼睛双手揉着太阳穴说:“船长,这些都是玄学的范畴了,像这种科学无法证实的事,就当个乐呵听吧。”
“其实什么度仙度神我压根就不相信也不奢求,我只对运势这块深信不疑,所以我坚信我的军刀就是我的‘命物’,我坚信它能给我带来好运。”
我想了想说:“心理可以左右自己的运势虽然无法证明,但确实是屡见不鲜的事了,像很平常的一句话——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差,就有这方面的影射。”
“诶,对,我突然联想到现在有个物理理论超级厉害,说我们所处的世界根本不存在,全是遐想出来的。”
说到这,我便有兴趣了:“那个理论叫《量子力学,主要研究物质的微观世界,在它的范畴中人是可以用主观意识决定客观存在,简单点说就是思想可以决定一切,如果这样分析,那我们所身处的环境其实是意识的一种形态,呈现在大脑皮层中的影像,不是真实存在的。”
“启子,如果真那样,那你说我们现在所经历的一切是不是……。”
这时,我和船长被眼前的一幕惊艳到了,话说我们俩在一路畅谈中不知不觉竟走到了一片如伞一样的红叶枫树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