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何许人也(1 / 1)李寒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崔钧性格更急躁些,哪怕他年少也知道这位门客赵普的建议等同于谋反,几乎要出言苛责。

说出此等大逆不道之言的门客赵普,反倒神态极其从容。

“非也,此一时彼一时,”赵普侃侃而谈,“如果是天下承平日久,崔县尉在博陵招兵买马,自然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但如果太平道肆虐,而致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那就是另一番景象,安定在此斗胆问一句崔县尉,如果真到了如此田地,我大汉王朝该如何平叛呢?”

崔超久久不语,非是他不答,而是如果,如果他据实以答,会有抨击朝政,抨击当今圣上之嫌。

事实上,别说是他,哪怕是他的侄儿崔钧对于当下时局的认知,也清楚如果太平道之乱真到了那个份上,朝廷先后经历宦官外戚专权,两次党锢之祸,已经让居高位者离心离德,有些为民请命的有志之士,不但不会帮助朝廷,怕是会随着揭竿而起。

何况这些年仅灵帝贪图享乐就已经让国库亏空,要平定如此大规模的叛乱,无论是经费还是兵源,恐怕只有仰仗地方配合了。

“安定的意思是朝廷不日会下诏许地方招募乡勇共抗叛乱?”崔超揣摩出了赵普的言下之意,但心中仍有疑虑,毕竟如果开了这个先河,地方郡国拥兵自重的情况怕是会就此出现,开头容易,收尾难。

赵普道:“不仅如此,还会任命何进为大将军,解除党禁,重用士人。所以我才劝崔公您早做准备。”

这下崔超更是震惊无比,恒灵二帝以来,除了外戚窦武曾握大权,但最终也被宦官曹节灭族,这几十年来无数志士试图斗翻宦官,均落得惨败收场,以致两次党锢之祸牵连达数万人。

因这太平道之祸,竟能让何进做得大将军握有实权,还解除党禁,重新启用士人,难不成因祸得福?

“先生难不成是未卜先知?”

崔超年少也曾立志诛杀宦官,清平朝政,是以被解除党禁重用士人这两句所震撼,一时未曾反应过来这不过是赵普的猜测,离现实还差得远呢!

崔钧终究未曾经历那个惨烈的年代,所以对于赵普如此笃定有些疑惑。

崔超不由也回过神来,看向赵普,眼神有些询问意味。

“非是安定未卜先知,乃是依照当前时局的推测,”赵普从容应答,“如果论玩弄权术,那些阉党靠近皇权,有天然优势,而且他们在深宫之中均要靠争权夺利来上位,因此如果是党争权斗,这些人个个都是高手。可若要安抚地方平定叛乱,这些人不过是跳梁小丑,不堪大用,因此启用外戚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何进乃是何皇后之兄,征为大将军平定叛乱符合惯例,因此不难猜测。”

“至于解除党禁一事,”赵普略一沉吟,继续道:“朝廷内的有志之士,哪一个不盼着圣上打压宦官,重用士人。叛乱一起,连平叛都需要地方招募乡勇配合朝廷。这等危急关头,其实只需一位德高望重之人,奏折一递,陛下焉有不从之理?”

崔超和崔烈二人不禁微微颔首,赵普所言句句在理,如果太平道之乱果然如此势大,这些均会一一实现。

不过眼下倒是回到了最初的议题,区区教人叩首谢恩,以符水治病的太平道真的可以掀起如此之大的叛乱吗?

“安定这些推测细致入微,着实不愧为饱学之士,但依安定看来,这太平道当真掀得起你所说的七州二十郡这么大风浪吗?”

这一直都是崔超的顾虑所在,尽管一个月前赵普的推测此刻正在变为现实,但他仍旧对于那个号称是大贤良师的张角能够撼动已经逾四百年的大汉江山感到不解。

在他看来,哪怕是如今已经历任四世三公的袁氏,是仅次于刘姓的第二大姓,门生故吏遍及天下,想要公然叛乱,也断然没有如此大的冲击力。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赵普怅然长叹,“我大汉如何盘削百姓,以致于天下凋零,民不聊生,崔公比安定更加的清楚,当年大秦比之于如今的朝廷如何?秦王扫六合是何等威势,可他不过才刚入土,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便群起响应,一举攻破咸阳。依安定看来,不是那张角有天大的能耐,而是朝廷久失人心,百姓等的不过是一个人登高一呼罢了!而太平道便是顺应人心的那批人。”

崔超听完此言,心中再不犹豫,拱手行礼,“安定此番话一语惊醒梦中人,请受我一拜。”

赵普赶忙还礼,“安定受崔氏大恩,自当竭力报效。”

“得遇先生,乃是我崔氏大幸,”崔超扶起赵普,“安定赶忙去收拾一下吧!我们连夜赶往博陵。”

赵普见说动了崔超,不由暗松口气,转身回房,收拾他简单到有些可怜的行礼。

其实不得不说,他如此竭力说服崔超,一是面对黄巾之乱的确应早做准备,另一点他其实也是有私心的。

涿郡地处冀州,乃是黄巾之祸首当其冲之地,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莫说崔氏这样的大族,就是一州刺史死于非命,也是常事。

他此刻胸怀大志,万万不能就此潦草而死,而在这乱世庇护于博陵崔氏的屋檐之下,随他们到博陵郡安平县崔氏老家,那是再好不过。

临出小院前,赵普隐隐听到崔氏叔侄的对话,“这赵先生到底是何许人也,对天人大势时局分析如此剔透?”

听到此话,他不由惨淡一笑,他是何许人也?

如果据实已告,恐怕这个时代没有人会相信,在两个月前,他还在曹操高陵墓之中考古。距光合七年有一千百多年的时空。

当时随着对曹操墓的挖掘,在发现曹操墓十多年后,又在其中发现了墓中墓,新发现的墓穴中有大量的壁画,这些壁画多是描述洛阳城的城貌以及百姓的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作为京大历史系最知名的教授专家,赵普受邀参加墓中墓的开采和考察。

这些壁画呈现的几乎就是董卓焚城前洛阳的鼎盛风貌,他在见过之后如痴如醉,在墓中彻夜未归。

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痛心于项羽阿房一炬,董卓洛阳焚城,让璀璨夺目的阿房宫和洛阳城毁于一旦,因此一面失声痛哭,一面临摹壁画,想将一千百多年前鼎盛的洛阳城呈现在世人面前。

可就在他忙完一切,从墓中而出,他却已经在另一个时空,他在涿郡边境,恰逢北方酷寒,冻死牛羊无数,他被从北方南下劫掠的匈奴掳走。

亏得他在乱军之中,趁机溜回。

与所有的天命所归的穿越人士不同,他没有任何的机缘,随身的背包之中,只有他常常随身带的三本书。

他自己查阅无数资料编撰的《三国通史、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以及尚在修订当中的《古乐谱。

出于这本《三国通史在这个时代几乎是天大的BUG,如果为不法之人所得,怕是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他索性将之销毁。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代,他几乎毫无依仗,甚至他的发饰和装扮会被作为异类。

不过,作为有志之士,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他首先给自己订下了目标,既然董卓尚未焚城,他首要就是要阻止董卓带着西凉兵马入京。

然后,不管保不保得住大汉王朝,起码不能让天下落入司马氏之手,否则随着王之乱,便是惨绝人寰的五胡乱华,一乱便是四百年。

到那时别说什么保存古迹,就是整个华夏族都差点覆灭。

所以,保不保得住大汉朝不要紧,谁得天下不要紧,关键是要阻止司马氏。

这便是他赵普的全部,一个没得天命,但试图逆转天命之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