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城的劝说下,没能听完故事的路人甲乙丙们终于被安抚下来了
但是万昆宇、赵城、上官薇以及秋菊则在书店后面的一个房间里,将《莲香的故事痛痛快快的听完了。
听完故事后,几人不免又对故事感慨叹息了一会儿。
随后又从经营者的角度对故事评价了一番。
而他们的评价自然也都是一些“太好了,很吸引人,一定能卖得好”之类的话,外加一些“妙笔生花、拍案叫绝、酣畅淋漓”之类的成语。
陈五自然也就相应的谦让一番。
万昆宇同样对《莲香的故事赞不绝口,而且他也真的喜欢这个故事,但他现在却在极力的寻找这个故事的缺点。
因为他感觉到上官薇好像对陈五很有好感,刚才他发现的一个细节让他对自己的猜测坚信不疑。
之前上官薇就不喜欢他喊她“薇薇”,这个称呼显得两人有些过分亲昵了。
但是喊得次数多了,上官薇也就有点接受了。
就如同今天就喊过一次“薇薇”,上官薇也没有任何反对。
但是刚才见到陈五之后,万昆宇又喊了一次薇薇。
而这一次,上官薇就提出了明显的反对。
好像上官薇很担心陈五知道她与别人有亲昵的关系。
这个细节让万昆宇笃定上官薇对这个陈五很有好感。
而上官薇是他喜欢的人,他已经追求上官薇许久了。
怎么能让一个寒酸的落魄文人抢走他心上人呢。
现在陈五又讲了这样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上官薇似乎更加崇拜陈五了。
所以他现在正在想《莲香故事的缺点,也好让上官薇看清陈五的方法并不是十全十美。
可是《莲香的故事实在太好了,他一时间也不知道从哪里找缺点。
虽然现在是一个男尊女卑的时代,但是儒家的发展还没有对女性形成那么严重的禁锢。
隋唐时代的女性地位比后面几个朝代的女人的地位要高得多。
这一点从唐朝那些那些女权主义代表者身上可见一斑。
这种地位的具体表现就是如同陈婕这样未出阁的女性可以随意的参加诗会。
像上官薇这样的少女可以经营书店,甚至还能跟书摊老板对骂,而不引起太大的轰动。
正是为此,这个时代自由恋爱的程度要比后面的几个朝代高得多,很多自有恋爱的人都修成了正果。
所以如同万昆宇这样光明正大的追求女生的情况并不少见。
这时,一个潜在的情敌出现了,他自然就会顺手把潜在的危机抹除。
而他也终于发现了《莲香的一个缺点,“这个故事好是好,只是太短了,要是出一本书的话,未免太小题大做了吧?”
上官薇也觉得故事有点短,出一本书的话,有点不像话,但是她着急着在跟书摊们的竞争中搬回一局,因此辩解道:“短是短了点,出一本小书的话勉强可以,之前也不是没有出过这么短的小书。”
赵城也补充道:“再让写手们啰嗦一下,多写点也就差不多了。”
在他们讨论怎么弥补故事太短的缺点时,却听陈五悠悠的说道:“再加两个故事不就可以了?”
上官薇和万昆宇一开始还没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只有赵城最快反应过来,“你是说你还有两个故事?”
如同《莲香这样精彩绝伦的故事,能够构思出来一个就非常惊人了。
此前上官薇三人都以为陈五不知道花了多少时间才有了这样一个好故事。
他们都觉得很幸运,恰好在这个时候陈五构思出了一个故事,而且还没来得及把这个故事公之于众。
无论如何,他们也不会想到,陈五心中还留着故事。
可是现实却是陈五竟然点了点头,表示他真的还有故事。
这可让他们有些不敢置信了。
上官薇试探着说道:“说来听听。”
于是在三人以及秋菊震惊的目光中,陈五又讲了《鲁公女和《地府娘娘的故事。
这两个故事讲完后,四人看待陈五的眼生都不对劲了。
赵城开始重新审视眼前这个落魄文人。
万昆宇对陈五更加敌视了,只是这会儿却也没了找缺点的心思。
秋菊则是满眼崇拜的看着陈五。
上官薇则大呼小叫的说道:“你这个脑袋是怎么长得?怎么就能想出这么好听的故事呢?我要是有你这么一个脑袋就好了。”
他看了一眼旁边的万昆宇,无奈的感叹道:“同样是脑袋,为什么差别就这么大呢?”
万昆宇非常不满的说道:“我这个脑袋怎么了?我的脑袋给你想了很多办法呢,你不肯用,怪谁?”
“你的办法都是些歪门邪道的办法,能用吗?”
陈五赶忙解释道:“这些故事不是我想出来的,是我听别人讲的。”
上官薇却不相信,“你别谦虚了,他的脑袋就那样,你不用给他留面子。”
万昆宇也不屑的说道:“猫哭耗子假慈悲,不用跟我来这套,你不就是学了点文化,会写点故事吗,除了会写故事,你还会干什么?”
旁边的赵城小声提醒道:“他还会写诗。”
上官薇也不满的说道:“那你会干什么呀?你除了吃喝玩乐还会干什么?”
“我会事情多了去了,说一件最简单的,我会经商,他会吗?”
上官薇反驳道:“会经商了不起啊,人家能参加科举,你能参加科举吗?”
“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来。”陈五愿意与人为善,但是当别人不愿意与他为善的时候,他也没有必要一味忍让,反正都是一些无所谓的人,怼回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刚才在前面讲故事的时候,我发现我们可以请几个说书的先生,免费给大家讲故事,但是就跟前面一样,我们只讲一少半,最后加一句‘预知后事如何,请到墨香阁购买此书’,这样的话能给我们的书做一下宣传,你们觉得怎么样?”
万昆宇说他没有经商的才能,他就提出一条商业经营的建议。
陈五虽然的确没有经商的经验,但是他在后世从部队转业之后,当过市长秘书,做过县长,还在招商局里带过七年,因此对于商业运营的那套也都比较熟悉。
所以说他不懂经商,真是太小瞧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