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 议刻石经(1 / 1)吴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日,朝会。

灵帝已经多日未朝了,据说是在西园又迷上了新玩意儿。这次朝会是党人又要弹劾陈王殿下,灵帝托着一双熊猫眼逼不得已出来主持公道,反正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朝会一开始,司徒袁隗就站出来咆哮:“启禀陛下,陈王初入太学,便诋毁圣人,非难经典,此为罪一;陈王在洛阳时常不见踪影,没有陛下旨意,陈王不可私自离开洛阳,臣严重怀疑陈王殿下图谋不轨,请陛下彻查,治以重罪。”

“原来司徒大人还替陛下监督孤的行踪,陛下当重赏司徒大人才对。”刘宠向灵帝使了个眼色,说道,“孤对司徒大人感激不尽,有司徒大人时常在暗中保护,想必孤在洛阳的安危是有保证的了。”

灵帝一听就知道袁隗这又是要搞事了,灵帝严重怀疑这些朝廷大臣平时肯定是吃饱了没事干专门找茬,便不耐烦地说道:“皇弟所言极是,司徒当赏,司徒不妨将朕的行踪也监督起来,免得朕派皇弟办什么事,还要向司徒大人解释。”

“臣惶恐。”袁隗哪里听不出灵帝袒护陈王,立即告罪。然后继续对刘宠咆哮道:“陈王殿下休得避重就轻,即便殿下时常离开洛阳是受陛下所命,但殿下在太学诋毁圣人,非难经典,此事是如何也脱不了干系的,殿下认罪吧。”

此事灵帝也知道,当时身边的宦官张让还说陈王胆大妄为呢。不过灵帝一心只在他的新玩意儿上,这种事情哪里会放到他的心上,倒是不知道陈王会怎么说?

“陛下,辩难是太学的治学传统,臣弟与太学诸生辩论并无不妥之处,望陛下详查。”

灵帝点了点头。

“陈王殿下真是巧舌如簧,现如今太学因陈王殿下的辩难已经大乱,如不加以处置,到时天下士子景从,人心惑乱,我大汉危矣。”袁隗一副痛心疾首地样子说道。

“有这等严重?”灵帝倒是好奇地问了一句。

“太学祭酒为何不如实奏报陛下?”袁隗拿出司徒的威严盯着朝班中的蔡邕问道。

蔡邕这才反应过来,避席说道:“启禀陛下,司徒所言属实。如今太学生围绕经义分为两派,相互辩难,有愈演愈烈之势。”

刘宠心中顿时无语:好你个蔡邕,现在再怎么说我也是你的弟子,不帮自己的弟子说话就算了,竟然还帮党人对付自己,真是迂腐!

“陛下听到了吧,臣并没有污蔑陈王殿下。”袁隗兴奋地说道,“陈王殿下在太学诋毁圣人,非难经典,以致太学大乱,士子们对经义无所遵从,人心惶惶,请陛下治陈王重罪。”

……

“陛下,圣人著述经典时间久远,文字多有错漏,有经义不明之处实属正常,此事祭酒大人掌管太学深有体会。”刘宠说道,“只是太学之乱确是因臣弟而起,臣弟只是说出了自己对经义的理解,若说真话都有错的话,请陛下治罪。”

“陛下,陈王殿下所言皆是实情。”蔡邕还没等灵帝开口就回禀了。

袁隗听了差点没摔倒,这蔡邕究竟是站在哪边的?这个说的对,那个说的也是事实,袁隗只感觉头好晕。

灵帝也愣住了,这蔡邕究竟是站在哪边的?这事该怎么处理?

“陛下,臣弟恳请陛下诏命天下大儒齐聚洛阳,重新校正经义,刻为石经,立于太学门前,以为天下示范,则经义惑乱之事可平息。”刘宠奏道。

“臣附议。”蔡邕也站出来说道。

一时间,满朝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窃窃私语了起来。召集天下大儒进京可是大事,对于党人来说,受到党锢的大儒可不少,如果要诏命大儒进京,这当中肯定会有人起复。

司空杨赐见事明白,不用说,陈王这个提议对于党人来说都是大好事,杨赐立即站了出来,说道:“臣附议。”

一下子,又有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站出来喊道:“臣附议。”

其余大臣们见这风向一边吹,也纷纷附议。只有袁隗与少数大臣没表态,袁隗觉得不会这么简单,这小子提出这个办法肯定不安好心,党人与他针锋相对,他没理由帮党人说话。

灵帝身边的赵忠、张让,乃至中常侍王甫脸色难看得都快挤出水来了,没想到咱们如此维护陈王,他最终还是倒向党人了,真是狼心狗肺啊。

灵帝见了,心中想到该是自己一语定乾坤的时候了,便开口说道:“既然大臣们都附议陈王的奏请,那么此事朕便准了。既然是陈王的奏请,此事朕便交给陈王办理,朕命陈王主持召集天下大儒进京校正经义一事,赐东观行走。”

杨赐一听,差点惊掉了眼睛。原本杨赐以为,这事再怎么也应该由朝廷三公来主持吧,此时朝中三公段颎就不说了,一介武夫,阉党的走狗,剩下的就是自己和司徒袁隗,自己第一个站出来表态,皇帝应该会考虑将此事交给我吧,却怎么也想不到皇帝居然交给了陈王。

“臣反对。”袁隗站出来一脸愤愤中气十足地喊道,“陛下,陈王殿下还是太学生,让一个太学生带着大儒们校正经义,实在难以服众啊。”

“司徒大人所言甚是,臣附议。”杨赐立即调转矛头支持袁隗。

“臣附议。”

“臣附议。”

一时间,站在袁隗一边的大臣一个个的都出来附议。

……

宦官张让、赵忠听灵帝说将这个重任交给陈王殿下,立时都会心一笑,暗道:陈王殿下还是那个陈王殿下,无利不会起早,既然开口了必然有所图。

如果真让陈王殿下主持此事,那些受诏命进京的大儒们还不对陈王殿下感恩戴德啊。要知道校正经义可是名垂青史的大好事,对于读书人来说,一辈子追求的或许就是一个名垂青史。那些受诏的大儒们如果真的记陈王殿下之恩,那他们下面还有那么多门人子弟,想想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政治资本。而陈王殿下与我们宦官是站在一边的,陈王殿下的力量壮大了,就相当于我们宦官的力量壮大了。

张让、赵忠心里正偷着乐,没想到这个捣乱的袁隗又出来反对,心里都恨不得把他撕了。

“陛下,据奴婢所知,陈王殿下并没有正式入太学,至今还未在太学拜夫子,也未行拜师之礼。”宦官赵忠站出来说道,宦官们知道这时候是集中火力对付党人,大力支持陈王殿下的时候了。

“真的?”灵帝问道。

蔡邕回忆了一下,自己这弟子两次进入太学还真没在夫子面前磕头上香,也没有拜师。至于拜自己为师,那是私下拜师,并不表示拜入太学,便说道:“启禀陛下,殿下前后去了太学两次,并未正式入学。”

灵帝大笑了起来,看着袁隗那脸色心里就觉得很痛快,说道:“既如此,那陈王的身份并无不妥,就这么定了。”

“臣反对。”司空杨赐这次冲锋在前,站出来说道,“陈王毕竟是藩王,若让陈王主持,届时陈王尽收士子之心,有了实力不免生出二心,非江山社稷之幸啊。”

“杨司空何必出此诛心之言。”刘宠站出来厉声喝道,“孤也以为杨司空心中想着谋反,要治杨司空之罪,杨司空以为如何。”

“陛下,臣弟对陛下忠心耿耿,杨司空挑拨臣弟与陛下的君臣之义,离间臣弟与陛下的骨肉之情,请陛下治杨司空之罪,以儆效尤。”

灵帝在御座上重重一拍,喝道:“杨司空,卿安敢如此,挑拨离间实非大臣所为。朕命杨司空罚俸半年,以小惩大戒,诸位爱卿谨记。”

“臣杨赐领命。”杨赐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不再说话。

……

司徒袁隗一干反对的大臣见皇帝是铁了心将此事交给陈王,一个个也知道事不可为。就这样,灵帝当朝宣布由陈王主持诏命天下大儒进京校正经义之事,并赐东观行走,太学祭酒蔡邕协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