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让魔兽世界顶替阿凡达,成为3时代的开山之作,这种想法其实挺愚蠢的。
因为只要安常守故,让卡车司机顺着自己的计划走下去,等时机到了之后,再往阿凡达的项目里投资一笔钱,那么影史票房记录,就铁定能被罗兰收入囊中。
尤其是在各项技术全都被自己人所把控的情况下,其中风险,更是为零!
对于一名合格的穿越者来说,这其实就是投资中的最优选。
可谁让托约登宁说的好呢?
资本的本性是贪婪的,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能让它铤而走险,百分之百的利润能让它践踏一切人间法律,而当利润达到百分之三百时,它就敢犯任何罪行,如果动乱和纷争能给它带来利润,那么,它就会去鼓励动乱和纷争。
如此一来,本该归属于创作的技术革新,就变成了一个简单的数学题。
阿凡达的全球票房是二十七点九亿,按照百分之五十的北美分成和百分之四十的海外分成来算,归属于制片方和发行方的利润有十二个亿,然后在扣减掉发行方的抽佣,制片方能拿到手的,也就只有九点二一亿,接着刨掉整部电影的制片成本和宣发成本总共五个亿,在不算导演分成的情况下,整部电影的利润仅有四点二一亿。
从表面上来看,五个亿的投入,四点二一亿的回报,那简直比抢劫还要得劲。
但魔兽世界呢?
如果这个做成功了,别说四亿利润了,就算翻个十倍,它都不止!
诚然,在罗兰的前世,魔兽的确是亏本电影,一点六亿的投资仅仅换来了四点三亿的票房,但这种失败,其实更体现了的价值!
因为邓肯琼斯所拍的电影选错了切入点!
他野心勃勃的想要将魔兽打造成下一个指环王,从一开始就在向观众讲述魔兽系列那宏大的世界观,但却没用魔兽系列史上最高的人气角色!
萨尔之父杜隆坦?毁灭之锤奥格瑞姆?暗影议会古尔丹?虚空法师麦迪文?
这些角色的人气加起来,都比不过一个大孝子阿尔萨斯!
阿尔萨斯和耐奥祖的精神融合是魔兽系列上的最大转折!
催生出来的巫妖王之怒更是魔兽系列里最成功的资料片!
若是非要类比,那这就是里的蝙蝠侠,漫威里的蜘蛛侠!
放着一个超人气角色不拍,非得磨磨唧唧的做世界观?
你不扑街谁扑街?
就连喜欢搞外包的华纳都知道,要拍就拍一线人物!
结果邓肯琼斯呢?
多视角的叙事结构让电影没有重心,群像的拍摄方式让电影看起来没有逻辑,所谓的情怀,更多的只有游戏里的插旗,河畔的鱼人,以及粗糙无比的变羊术。
如果这些东西就能满足粉丝的情怀,那情怀这种东西,也太**的廉价了!
可即便如此,魔兽的票房也有四个多亿!
既然电影拍得如此之烂都有观众愿意买单,那
用超人气角色赌一把,那才是合格资本家该有的胆量!
毕竟,把三十亿本金通过四十轮杠杆放出三千亿贷款的事情都有资本敢干!
那罗兰,又岂会被五亿的小赌局给吓倒?
要知道,就算输了,也只是赔掉五个亿,而如果赢了,那就白捡一个电影宇宙!
只不过,卡车司机并没有立刻答应,用他的话语来说,那就是需要一定的考虑时间。
这样的回复,罗兰也能接受,反正时间还早,双方仍就有大量的沟通机会。
当然了,即便双方并没有在改换剧本一事上达成统一,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卡车司机会空手而归,深渊幽灵所需要的三千万制作资金罗兰出了,不仅如此,上市时的发行,也将由魔兽影视全盘承接,而老头需要做的嘛,就是向着电影革新的目标,一路狂奔。
然而,在双方达成一致的同时,心满意足的老头,内心仍有疑问。
“罗兰?”
“嗯?”
“我问你个事。”
“你说。”
“你刚刚给我描述的阿尔萨斯好像是个悲情英雄?”
“对啊!他的故事就是个悲剧,从觉得能拯救国家的热血青年到力不从心的迷茫再到堕落黑化,这种转变能让普通人的心里升腾起感同身受的错觉。”
“我明白了,那这个角色的核心,就是和蜘蛛侠一样,惨!”
“”如此话语,听得罗兰无语凝噎,“怎么可能!这个角色的核心其实是年轻和帅!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银幕前的观众产生代入感!”
“年轻和帅?他得有多年轻?有多帅?”
“那当然是得比里奥年轻,比里奥和汤姆都帅啊!”罗兰本能回道。
“噢”听他这么一说,卡车司机恍然大悟,“我想我明白了。”
“???”罗兰倒是一头雾水,不明白老头在搞些什么,“你什么意思?”
“我都明白了你的意思,难道你还不明白我的意思?”
老头儿会心一笑,拍了拍罗兰的肩膀,而后拿着项目清单离开了。
与此同时,他也在心里嘀咕了起来
阿尔萨斯米奈希尔要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年轻?
阿尔萨斯米奈希尔要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汤姆克鲁斯都帅?
那这
不是白给吗?
在动用钞能力帮助卡车司机解决问题的同时,零一年的暑期档也进入了白热化的激战阶段,七月四日上映的惊声尖笑2和猫狗大战打作一团,七月十三日上映的律政俏佳人和七月二十日上映的美国甜心分庭抗礼,但随着侏罗纪公园3和人猿星球的陆续出现,那些个没有多大特色的电影,全都趴了。
而像什么引进片千与千寻、游戏电影最终幻想
更是扑的连渣都不剩!
虽说最终幻想的失利因素和编剧有关,但美日文化无法相容才是根本。
日本民众超级喜爱的幽灵公主、数码宝贝、千与千寻在北美民众眼里根本就不值一提,而北美民众欣赏的碟中谍、侏罗纪、复仇者联盟也不受日本民众待见。
这种文化上的割裂,才是松下、索尼否定自身战略规划的根本。
在没法摁着他人脑袋,让别人强行认同自己的情况下,所谓的文化输出那就是傻哔口号。
正因如此,松下把环球卖了,而索尼呢?
虽说索尼影视娱乐乃是一个日资企业,但实际上人家拍的一直都是美国电影啊!
用美式价值观讲述美式故事,那才是他们苟延残喘的根本,而如果抛弃这一切,别说六大了,随便来个三线公司,都能对他们实行业绩上的碾压!
没办法,谁让两个国家的人三观不同呢?
不过,在日系电影票房遇冷的情况下,懂得变通的成龍却大获成功。
在一九九八年推出合拍电影尖峰时刻,将nsn和美式喜剧完美融合,仅凭三千三百万的投资就砍下了二点四亿的全球票房后,今年暑期,他又将同一套路搬上银幕,与逗比克里斯塔克继续合作,给大家带来了尖峰时刻2。
九千万的投资,上映首周末就收获了六千七百万的票房,直接打破了战警两个月前才创下的高企记录,成为了除罗兰艾伦个人记录榜单中,首周末开画票房最高的电影!
虽说用国人的眼观来看,尖峰时刻2和成龍的成名作相比,那简直就是拉胯至极,宛若鸭子一般的黑人在银幕上呱呱直叫,让成龍的个人魅力直线下跌,但在北美观众的眼里,这种配合却是枪响妞靓打得欢的爆米花经典!
没办法
谁让特效发展的这么快呢?
在特效没有野蛮生长之前,nsn对于北美观众而言,那就是难以想象的特技,成龍那些挑战死亡记录的动作戏,简直就是上帝降临。
但在电影行业爆发式的使用特效后
更加刺激的镜头屡见不鲜!
这种情况下,nsn最大的特点已经没有了,因为好莱坞的工业体系足以支撑他们做出更加炫酷的东西,如若成龍不因此做出改变,那扑街离场,就是唯一的结局。
可即便成龍做出了让步,但光凭他的个人之力也无法抵抗时代大势。
尖峰时刻2是他最后的辉煌,而后,他会慢慢衰老,直至在电影中兴奋的跑楼梯。
当然了,尖峰时刻2并不是唯一一部在八月三日上映的电影。
因为公主日记也在那天登陆了北美院线。
没错!
公主日记和尖峰时刻2是同档期的电影,而之所以这么安排嘛
纯粹是因为双方类型不同,互不干扰。
如果说尖峰时刻2是面向广大青少年和功夫爱好者的爆米花电影,那么公主日记则是专门给女孩子看的玛丽苏粉红剧,在两部电影的观影群体本就风马牛不相及的情况下,想要盈利的资本,当然能够和谐相处,共分市场。
而当北美各大影院撑起与之相关的大屏海报,将身着白色公主长裙,露出迷人锁骨,对着镜头展露笑颜的安妮海瑟薇打出来时,为之倾心的女孩也都相继买票。
而等她们看完电影,被麻雀变凤凰的故事轰炸的晕头转向后,首周末那两千两百的票房,更是让安妮海瑟薇成为了当下最为炙手可热的新星!
互联网的各大社区里,也出现了和她有关的讨论
“啊!安妮海瑟薇好漂亮啊!”
“她穿着公主裙坐在地上仰视镜头那一幕,好像奥黛丽赫本啊!”
“她笑起来的样子还像茱莉亚罗伯茨!”
“太美了!太美了!真的太美了!”
当然了,有人沉迷于她的颜,那就有人在意她的心
“狗血剧情!垃圾电影!本以为是一部励志电影,但没想到竟然是青春喜剧!”
“从头到尾都在给观众灌鸡汤!没有任何意思!”
“这部电影只会让年轻人产生拜金的想法!整部电影的内核不仅腐朽而且恶臭!”
公主日记为什么会火?
因为这部电影其实就是一个模板啊!
让人做梦的模板!
虽然剧情老套,过程不切实际,但整部电影所表现的,又何尝不是人们最喜欢做的梦呢?
就像很多人希望,自己一觉醒来,父亲能够告诉自己,“你其实是一个富二代,过去的二十年都是我们对你的考验”一样,无数女孩,都做过一觉醒来变公主的美梦。
而公主日记嘛,不就是将这种美梦搬上了银幕吗?
所以,它成功了。
至于这种宣扬是否低俗?
如果它是低俗的话,那所有看不起它的家伙都能被称之为富二代了。
而如果看不起它的家伙都能被称之为富二代,那么人类早就实现共同富裕了。
因此,结果显而易见。
很多人,矫情呗!
随着公主日记的上映,零一年的暑期档也逐渐走向了尾声,在八月十日美国派2和观众见面,光首周末就砍下了四千五百万的票房之后,接下来上映的所有电影,基本上都是各大影业公司的存货,拿来凑数用。
至于盈利嘛
这种东西大家都不会去想。
因为但凡有点追求的家伙,都不会在暑期的末尾推出电影,而能在这个时候被推出来的,都是一些不上映可惜,但上了映也拿不到票房的项目。
如此一来,大清算就成为了当下行业里的主流状态。
各大影业公司纷纷进入了扫尾阶段,一边计算暑期档自家的票房成绩和盈利情况,为下一季度初所需要向公众提交的财报准备数字,一边则安排工作人员将颁奖季和圣诞档的项目提上宣发日程,为下一场战斗准备充足弹药。
而就在所有巨头们觉得暑战已休,新赛还早时,过去半年里,和老婆在北美大陆上瞎转悠的罗兰艾伦却回到了洛杉矶。
虽说在过去的六个月里,凯特的亲戚都准点到来,但此时此刻,罗兰艾伦已经没有备孕的心思了,因为,八月三十日正朝着他踏步赶来,而同一天,黑鹰坠落将会和观众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