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从我开始,我华英作为华佗门下第十六代嫡传弟子,我将与我师父无松大师也就是华佗门下第十五代嫡传弟子,我徒弟华思静即华佗门下第十七代嫡传弟子一起,将华佗一门的医术华佗全书作为此次为期三个月的教材,与大家一起探讨学习。”
华英的话音刚落下,底下就跟炸锅了似的,大家都觉得这人肯定有毛病。怎么能把祖宗十几代累积的看家的本领就这么拿出来让众多人一起学习呢?大家都学了,再加上各自有自家的看家本领,以后他华佗一脉活是不活?要知道教会徒弟,饿死师父这是常事。若是这点认知都没有,她又是怎么成为华佗一脉选中的传人的?
议论纷纷的声音此起彼伏,甚至有声音在说:“果然女人还是只适合在家里相夫教子,让她这样乱来,华佗估计得被气得从墓地里跳出来废了这个传人。”
华英对这些质疑的声音都置若罔闻。在这里开设医学堂是华英一直以来就想做的事情。现在有战地医务服务队作为第一支学习的队伍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毕竟,战场上外伤居多。而不管是华佗的医术还是华英从现代学习的医术而言,都是以外科为主。
所以,外科是华英擅长的,也是交起来有由头可找的。
其实,华英不怕别人说她是华佗一脉的终结者。因为当华佗的名声传扬于天下,医者仁心,所有学过华佗一脉的医术的大夫都不会否认,自然而然,华佗一脉会更加名声大噪。而且就目前的情形而言,无松躲在翠岭山上一辈子都没怎么下来。如果不是自己,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华佗还有传人了。就这样的名声,有什么好值得自己去败坏的呀?
华英要做的这件事情早在翠岭山的时候她就跟无松说过。无松当时就觉得很好玩。所以当华英提前从突厥边境带着医务队离开的时候,无松也就知道她接下来要做这件事情了。而华思静更是为师父马首是瞻。既然作为华佗传人在世的这三人都同意此举,那华英就没了任何顾忌。等到此行让华佗一脉在中原名声大噪之时,她相信会有更多的医务传承者将自己的看家本领拿出来,提供给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探讨。只有这样发展下去,我们的中医才有前途。而不至于一味地被西医压制,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虽然华英并不知道自己此举能够给中医的未来带来多大改变,但她总是希冀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能够在我们自己人手里发扬光大,而不至于要被外人学走以后,冠以他们的名字再去传播,变成别人的东西。
华英虽然不是一个有英雄主义色彩的人。但一想到自己的行为可能给后世带来一丁点的影响的时候,她总会觉得心头像是有一股暖流缓缓而过。让人觉得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