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萨布素将军多么不理解,战争仍在进行,他已经汇聚了黑龙江流域的大半清军主力。
可以说,萨布素已经没有退路,他必须取胜!
一旦他手中这支主力被击败,整个黑龙江流域将再无清军能阻挡这支汉军的脚步,到时候黑龙江行省全境沦陷,他这个边疆将军的脑壳差不多也该卸下去了
“擂鼓,全军进攻!”
前军已经完蛋了,而且对方的弓箭手明显不是普通士兵充任的,没有试探的必要。
所以,萨布素将军打算直接用出己方最大的优势兵力!
左右两军开始从两侧方向朝着唐鸿志所部合围,中军主力则在鼓声中欺身向前。
与此同时,清军中的旗人地主马甲也收到了命令,开始向仍在逼近的汉军神射手压了过去。
骑兵面对弓箭手,哪怕那些弓箭手个个都是非人,也可以将其轻松屠戮。
毕竟骑兵冲起来的速度十分恐怖,弓箭手往往只能射出一二轮就要面对骑兵贴脸的局面。
清军的骑兵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旗人地主兵组成的马甲,这些骑兵是封建传统骑兵,甲胄齐全而且擅长骑射。
此时的清国正值鼎盛时期,旗田也没有被旗人权贵吞并,所以旗人地主兵的生活还是很滋润的。
理所当然的,甲胄和骑射的功夫当然不会落下。
毕竟清国有严格的旗人武艺考核制度,如果屡屡考核不合格,会被降职的。
旗人有自己的职务,最低的旗人就是普通的步甲,跟旗人的旗田大小直接拉钩。
另一部分则是旗人雇佣军中的骑兵。
同样擅长骑射,只不过他们是国家养的职业士兵,战斗力和旗人地主马甲相差不多。
清国对这些雇佣性质的职业常备军也是有严格考核的,只是考核不合格的惩罚不是削减旗田降低品阶,而是从其他方面惩戒。
这些职业常备军受到的惩戒力度是很可怕的。
考核不合格被削减军饷是最普通的惩戒,如果遇到战事,考核不合格的士兵往往会被抽调到前线充当前排炮灰!
当然,考核不合格的旗兵也可以脱离军籍,但旗人在清国规定下不得从事其他行业,不当兵的话他们吃什么?
而且旗人尚武精神浓厚,青壮男丁不从军会被瞧不起的。
最后甚至过的生不如死,还不如到前线杀敌解脱呢。
至少,到了前线有立功赎罪的机会。
严格的军事考核制度下调教出来的军队,哪怕是封建军队,战斗力也不可小觑。
至少从军容上,职业常备军中的骑兵队比散漫的旗人地主马甲要好看得多。
因此,萨布素将军将常备军中的旗人骑兵队当作最后的底牌,没有派上去。
数百名旗人地主马甲骑兵队冲上来后,汉军后阵立刻冲出千名弓骑兵,拦向这支骑兵队。
双方并没有直接对冲,而是在接近到一定程度后打马横转互相用箭矢射击。
这种对射中,弓骑兵立马落入下风
原因很简单,他们的甲胄不行!
那些旗人地主兵毕竟是从小训练的人,马上功夫丝毫不弱,穿着明亮的甲胄骑射的准头却没有下降多少,跟弓骑兵的命中率差不多。
然而,命中率差不多对于甲胄不行的弓骑兵来说就是完败!
不过,弓骑兵的使命也算完成了,双方横向对射一轮后交错分开时,弓骑兵后方夹着骑枪冲锋的枪骑兵露了出来。
这些旗人地主马甲刚刚对射转向,也就是说整体上后屁股对着这些冲锋枪骑兵。
冲锋枪骑兵身上的甲胄比旗人地主马甲兵还要轻便,胯下的军马也是最适合短途冲刺的优良马种。
速度比旗人地主马甲兵的战马要快!
于是,唐鸿志的冲锋枪骑兵直接怼进了旗人地主马甲兵的后屁股,然后爆开朵朵血花!
纪律性不咋地的旗人地主马甲兵第一时间就被汉军的冲锋枪骑兵给打散了!
紧接着,就是一场一边倒的追杀!
短途冲刺中完败的旗人地主马甲兵根本跑不过追击的汉军冲锋枪骑兵,被捅得人仰马翻!
如果不是清军步兵主力方阵压了上来,用火枪轮射驱逐了汉军冲锋枪骑兵,整个旗人地主马甲兵都得扔在战场上。
短短一个交锋,几百人马的旗人地主马甲兵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这还是在己方清军步兵即时用火枪掩护撤退的缘故!
唐鸿志看了看对面三方压上来的厚实军阵,知道自己是时候补充兵力了。
敌人能主动进攻对唐鸿志而言也是好事,至少对方的火炮无法发挥多少杀伤力。
“方阵对抗还是要依靠方阵兵啊。”
唐鸿志拉开个人面板,点亮了方阵甲士兵种。
随后又花费了30枚命运币,招募了3000名方阵甲士,组成了三个千人方阵!
然后唐鸿志花费了10枚命运币招募了1000名神射手,10枚命运币招募了1000名陷阵精锐,10枚命运币招募了1000名冲锋枪骑兵。
唐鸿志发现弓骑兵面对被火器武装起来的清军步兵方阵很是无力,因为弓骑兵的骑弓有效射程低于鸟枪,冲上去骚扰完全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打法。
所以唐鸿志没有扩大弓骑兵规模,而是招募了千名冲锋枪骑兵。
所有命运币花光后,唐鸿志立刻下达了一连串军令。
他将手中的部队混编为三个步兵大阵。
前排是手持长枪身穿铁甲的方阵甲士,陷阵精锐居中和护卫左右两翼,神射手列在最后面用抛射提供火力输出。
骑兵则分为两部分布置在方阵之间和后方。
三个步兵大阵刚好对上三个方向压上来的清军大阵,形成互相掩护的犄角之势。
或者称之为品字阵形。
汉军的列阵能力和多出来的兵力再次让萨布素将军目瞪口呆,他本能的觉得不妙,因为加上多出来的兵力,己方的兵力优势已经不是那么高了。
萨布素将军是见识过汉军士卒悍不畏死战斗力的,更何况现在对面的汉军士卒甲胄齐全,比当初见到的汉军乡勇要强上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