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三章 论断人心(1 / 1)渔夫唱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既如夫人所言,这样的人跟在越哥儿身边,如有一日祸起危墙,她对哥儿不利,如何是好。”刘嬷嬷担心,惶惶而语。

刘嬷嬷忧虑惶恐,程氏却不以为意,神态安然,有她在怎么给心思不正,品行不端的人机会。

“奶娘不必忧心,有我和你在一旁盯着,出不了大的纰漏。”

“怎么不会,这次同崔家的事,还不是因为她,哥儿才会闹腾着退亲,退出这么大的祸事,害得哥儿降了官职,带累着老爷一起被陛下责罚,在满朝文武官员面前丢了颜面。”

刘嬷嬷越说越觉得自己想的对,国公府就是被那个贱人连累的,忙对着程氏说道:“夫人,老奴现在便带人把那个心思叵测的祸害压来,以便夫人处置。”

刘嬷嬷这会子要去压人,却忘了刚刚自己还认为苏若璃不错,一口一个苏姑娘,帮着她对程氏说情,一会儿的功夫完全颠倒过来。

“奶娘处置苏氏的事不急,你说的那些,我都知道。”

程氏刚刚是一时气急,迷了心智,才会想着发落苏氏那个贱人,忘了心中盘算。

“既然夫人知道,那为何事先不与哥儿说清楚,使哥儿明白其中的道理缘由,不至于让哥儿落了这样的错处,丢了脸面和姻缘。”刘嬷嬷不解。

“越儿少年成名,素日言语不显,心中却自傲自满,独断专行,听不进劝告。”

程氏缓缓说着自己对儿子的了解,停顿一下,程氏嘴角慢慢翘起,双眼浮过点点笑意,伸手抿了抿鬓角。

言语轻松快意,“我就是想让他栽一个大跟头,给长个教训,敲个警钟,使他知道,一味随性妄为,只会祸及家人,伤及全族。”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程氏和大多数人一样,其心思深沉,爱子之心更重,考虑的更长远。

世家大族,不以一时成败论输赢,不以一时荣辱论得失。程氏思虑的便是如此。

“今日丢个脸面,降了官职,算不得什么,越儿年少,不缺能力才干,不愁日后不会建功立业,而他吃了崔家这个教训,往后才能走得更稳更长远。”

这也是程氏当日看出问题,未多加劝说的原因。

“至于嬷嬷说的好姻缘,我看未必,当初公爹说亲时,我就不看好,瞧着那张素桐的形式做派,她的女儿能好到哪去,惯是专横善妒,不能容人,我岂会为我儿说这样人家的女儿。”

她可不想自己的儿子一辈子只守着一个女人过日子。

再加上崔三爷的娇宠,崔四姑娘行事只会比她娘张素桐更甚,好歹她娘还有张家约着呢。

瞅着退亲崔三爷的架势,今后谁要是敢欺辱了他女儿,让其在婆家受了委屈,岂不是要满家子打上门来。

这样的儿媳,她沈家可不敢要。

刘嬷嬷没料到夫人想的这么周全长远,心下佩服沈老太爷的眼光。

“夫人,那对于苏姑娘怎么办,不处置吗?”思想转变,刘嬷嬷对苏若璃不再维护。

程氏手指轻捏,摆弄着腿上的衣裙,眉眼不动,端的是平淡如山。

“跟她一个贱籍妾室,我有什么好气恼的,没的自降身价的。”

“越哥是要娶她做妻,而不是纳为妾室。”刘嬷嬷出言提醒,妻和妾差别无异于天壤之隔。

一个受人推崇,行于人前;一个受人轻视,关于府宅。

侧肘手背弹扶裙面,神态安然自若,程氏并没有因为刘嬷嬷话里头的意思而动怒,见了火气。

“你当她还是当初那个清清白白,医德闻名赤焰军的神医苏若璃吗,不是,从她私下苟合被揭穿,闹得人尽皆知那时起,她苏若璃,在世人眼中就是一个生性放|荡、不知廉耻的女子。

这个标签会跟随她的一生,只要她活一日,这个标签便会跟一天,哪怕她死了,也不能把这个标签从自己身上撕下来。”

刘嬷嬷想想自己知道的、听见过的,被人评论生性放|荡女子的下场,不由得毛骨悚然,浑身战栗。

苏姑娘要是如此,她这一辈子算是完了。

这样的女子,她们不论从前做过多少好事,以后帮助多少人,都改变不了世人对她们的看法和鄙视,好一点的就是在平时说话时,在品行放荡后面多加一句,为人善良、很有才华之类的。

“没有例外?”刘嬷嬷问。

说的兴起,程氏眉眼舒展,面容亮堂快活。

“你以为她是卓文君吗,可我儿却不是无权无势的司马相如。”程氏不屑,随即冲着下巴扬点,看着刘嬷嬷说道:

“像她这样的,无外乎有两个结果,一个是主家怜悯,让儿子拿她为妾,另一个就是主角觉得丢人,扔到门外打发了。

她想做正室,那是断无可能,你和我经常出去应酬,那些家境清明的府邸,可有为孩子说娶这样品性不端的女子?”

“没有,老奴没有见到过,不说高门大户,就说那小门小户,正经过日子的人家,也不会娶这样的女子。”说了这样的女子做妻,那是会受人街坊四邻笑话,看不起的。

后面的话刘嬷嬷没敢说,夫人生的哥儿,如今看中的便是这般女子,她如何敢瞎说。

“苏若璃一个失了名声的女子,不足为患,咱们现在要做的,是怎么拢越儿的心,让他不受蛊惑。”

闻弦音知雅意,刘嬷嬷跟了程氏三十多年,怎么会不明白程氏的打算。

“夫人说的是,哥儿如今挨了板子,受了伤,还要在祠堂罚跪,我们是该为哥儿忧心,防止哥儿受伤,心思脆弱,被心思不纯、装腔作势之人钻了空子,迷惑了哥儿。”

“还是嬷嬷懂我。”程氏拍拍刘嬷嬷的手。

“嬷嬷稍后便亲自端着驱寒的参茶和换洗的衣物给越儿和那个女人送去。”

刘嬷嬷临走,程氏突然想到什么,抓着刘嬷嬷的手,细细叮嘱,“嬷嬷切记,到了祠堂,你对那苏氏要比越儿上心,事事以她为先,将她里外搭理妥帖。”眼色极为幽深。

“这是为何。”对一个贱民,竟要越了公子去。

“这样我儿方能安心,信任我这个母亲,认为我不会对苏若璃不利。”

如此才好方便日后行事,行为不会受到掣肘。

经程氏提醒,刘嬷嬷转瞬明白夫人的意思,都是内宅泡出来,有些事不用细说。

姑娘心思通透,竟比她个老婆子手段还要老练,刘嬷嬷盛赞,“夫人聪敏睿智,我老婆子不如。”

听着奶娘的夸奖,程氏油然而笑,薄唇轻启,笑着说道,“哪里是我思虑周全,事事明白,而是我生在内宅之中,这样的事见得多了,依葫芦画瓢,自然知道怎么应对。”心中的石头总算想到着落,程氏语气轻松很多。

“那也是夫人聪慧,旁人看的也是不少,怎么没有夫人果决干练。”刘嬷嬷赞扬,夫人行事、思虑确是让人叹服。

不要说她一个奴婢,就是比夫人年长的当家主母,也未见有夫人的心思手段。

想当年,沈家望族,老爷当时少年英俊不凡,品行端正,多少望门闺秀意图相嫁。

可沈老太爷却瞧中了姑娘,当时老伯爷便指着姑娘说:‘娶此女,沈家可保三代繁盛。’

看夫人多年来,将沈家样样周全,事事妥帖,可见沈老太爷的眼光。

然崔四姑娘亦是老太爷相中,刘嬷嬷猜想也有沈老太爷看中之处。

可夫人明显爱子之心更甚,此事她一个奴才不便多言评说。

程氏冲着刘嬷嬷挥挥手,好笑的说道:“嬷嬷快别夸赞我了,快看看越儿去吧!他那的事还等着嬷嬷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