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0节 暗流涌动(2)(1 / 1)跳动的蛤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古瑞立即站了起来,惊喜问道:“真的?”

沈括将手中的《科学学刊第一期递给古瑞,道:“这期共收录了二十篇科学有关的文章,天文历法、算术几何、物理化学等各个方面都有,我觉得最有建树的一篇是汴京城里科学圈的一位先生写的,题目是‘试论冷热感知及测量’,据这位先生自己说,是吉丰在《物理启蒙中提到的温度、热胀冷缩等知识启发了他,他提出一种测量温度的理论办法:以水结冰状态的温度记为基准度数,以水烧开的状态记为另一个基准度数,将这当中分成若干等,应该可以计量大部分的温度值。当然这还只是一种理论的方法,要做到实用还有许多工作。”

虽然这种观点对于古瑞来说是小儿科中的小儿科,但在当时能有这样的科学的想法却十分不易。

古瑞赞叹道:“不错。”

他当初写杂学十书的时候,毕竟成书仓促,有许多本来可以细写的东西没有想起或者仅仅一笔带过,就比如温度的测量,要是他自己提供方法,会叫大家少走许多弯路。不过他也不是神,哪能就将脑袋里所有学过的科学知识一字不落地记录下来。他沉思了半响,心中有了主意。

“存中兄,我看不如这样,每一期的科学学刊我都认真看看,在第二期出刊的时候对前一期的进行点评,一并在第二期刊印出来。”

其实说点评是假,古瑞真正要做的是用他的知识来补充每一期的文章,或者指引他们正确的研究方向,缩短科学在大宋发展的历程。就比如这篇“试论冷热感知及测量”,古瑞在下一期对它的点评至少就会有:琉璃的改进以及温度计的制作、温度测量物水银、人体温度、温度精确判别人体发烧、发烧测量要义等。

当然,因为他本身精力有限,不可能像以前写书那样长篇大论的来细谈,只能做一些提纲挈领的工作,让有兴趣的人继续深入研究。

古瑞有一个宏大的心愿:要是哪一天他再也“点评”不出什么东西了,那大宋的科技就真正的发达了!不过他也知道,这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的痴心妄想罢了,人类上千年累计起来的知识,哪里是大宋短时间内能完成的呢?

沈括笑道:“吉丰愿意来点评当然好!”

古瑞问道:“火器的事情现在怎么样了?”

沈括道:“随着我们的改进,震天雷的威力越来越大了,只是还没有达到吉丰说的那种效果。我们在尝试各种不同的火药配方,相信很快就能有成果。”

古瑞深知这也是急不来的事情,微微叹了一声。

沈括又道:“吉丰,书院里的学生们一年级就快结束了,你以前说到了二年级,书院要分成文经院和科学院,是不是要提早谋划?”

古瑞道:“我最近也正思考这事情。这样吧,我们下午召集教授们开个会,把一些事情定下来。”

沈括应道:“好!”

下午,在科学书院的大会议室里,古瑞和所有的教授坐在一起商讨科学书院后续发展的事情,此次会议一共定下了条规则,不仅对科学书院,对其他各书院的影响也极大,所以这次会议被后来的大宋史称为“熙宁教育正会”,主要的规则有:

科学书院内部划分为文经院、科学院,学生升入二年纪后开始分院学习,所学学院为自主选择但需考试录取。

内部院采取教授联席制,由教授联席会议推举院长负责管理。

设立奖学金制度,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寒学子,保障学子学习期间基本生活。

设立图书馆,作为独立于文经院、科学院之外的存在,负责保管、购置、出借、回收书院图书,图书馆仅向科学书院学子及教授开放。

新设体育课,教授学生武术骑射运动技能,与初级文经课、初级科学课一起作为一年级必修课,三者考试不合格均不能升入二年级。

与每年末的考试相对应,试行留级制度。

正式确立周末、寒暑假作息制度。

筹建生物医学院。

本来就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科学书院,这次会议的内容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汴京甚至整个大宋,当然对会议的决定赞赏批评的都有,赞赏的多集中在奖学金制度、设立图书馆等,而批评的声音大部分在新设的体育课,认为科学书院这样搞,以后书院的学生书生不像书生、武夫不像武夫。况且此时武将的地位是很低的,没有谁愿意花时间去学习武术骑射这些内容,而科学书院竟然将体育课列为升级的必考,那不是与整个社会的风向为敌么?

然而古瑞没有管这么多!他不希望手无缚鸡之力、百无一用是书生这些词以后用在科学书院的学子身上。

第二天,汴京报果然刊登了关于朱昌寿与李定的对比文章。

李定拿着这份报纸,气的浑身发抖。他立即出发前往王宅拜会王安石。

王家前厅里,王安石和王雱分别看了看李定递过来的报纸,也是气的说不出话来。

过了好久,王雱才道:“资深也不必郁结,这汴京报一向跟我们不对付,故意针对资深也不意外。”

李定愤愤道:“元泽是否知道,自从有报纸之后,各个茶楼酒肆就多了一份职业,叫做报博士。每日便以在茶楼酒肆里为客人读报谋生。其他地方我不知道,但在汴京城里,报纸的影响极大,会识字的自己买报看,不识字的到茶楼酒肆听报博士读报。汴京报又是汴京三份报纸中销量最好,最受欢迎的,他们这样针对我,就连街边小巷的贩夫走卒也会以为我李定是不孝小人,是可忍孰不可忍!”

王安石问道:“那资深准备如何?”

李定满脸阴郁道:“对于汴京报,不是他死就是我亡!”

王安石和王雱对望了一眼,王雱道:“爹,汴京报确实是我们的眼中钉,即便没有资深这档子事,它也一向与新法唱反调,我们是该好好收拾收拾它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