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0节 暗流涌动(12)(1 / 1)跳动的蛤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古瑞道:“多谢敏速兄了。”

吴亏道:“在下性命都是大人所救,大人何须跟在下客气呢。”顿了顿,他又问道:“此次可知是谁在陷害大人?可是旧党?”

古瑞道:“我原本也以为是旧党,毕竟除了旧党之外,应该没有人想要置我于死地。然而我在崇政殿上仔细观察了冯京、韩维等人的言行,又觉得不太可能是他们。虽然这只是一种没有根据的直觉。”

吴亏皱眉道:“不是旧党,那还会有谁?”

古瑞道:“我跟邓绾和李定都有一些过节,但还没有大到要叫他们害死我的地步,所以也不可能是他们。我这两日一直在思索,甚至在想有没有可能是西夏人或者北辽人利用这种机会分化我大宋的朝臣,因为此事一出,新旧两党极有可能全面撕裂,从以往的尔虞我诈演变到你死我活,这种事情是西夏和北辽最愿意看到的。”

吴亏不太相信道:“真有可能是他们吗?”

古瑞摇头道:“我不知道。”

吴亏道:“大人难得有如此清闲,如果大人不弃,我来为大人说说与西夏的战事如何?”

古瑞道:“这是好主意!不过我连大宋武将都没见过几个,突然来听战事有些迷茫。不若敏速兄先来介绍大宋的武将,毕竟敏速兄其实也是武将之一,对他们应当了解。”

吴亏道:“武将我倒知道不少,不过在我眼中都是尸位素餐的人。唯有王韶手段谋略不错,在大宋不胜其数的武将之中算得上能人。”

“王韶?”

古瑞眯着眼想了半天,也没有想起这个人是谁。他对宋史虽然有了解,但了解的确实不够深刻,所以许多人和事都不知道,或者对不上号来。

吴亏道:“对,就是王韶。在下以为,大人若是有机会,当拉拢此人,若能得他相助,大人的实力必定大增。”

古瑞本就奇怪吴亏怎么突然要给他说什么与西夏的战事,原来却是拐弯抹角地提建立势力的事情。他笑道:“敏速兄说的容易,如王将军这般厉害的武将,岂是我说拉拢就能拉拢的?”

吴亏道:“不像想象那么容易,但绝对也不会太难。大宋本来就是文士治国,武将即便功勋卓著地位亦低下,甚至连历朝传承的武举也被取消好久了。朝堂之中凡有点地位的文官都羞于武将为伍。大人若是能放下身段,拉拢王韶也不是难事。”

古瑞道:“敏速兄说的有道理。不知王将军此刻身在何处?”

吴亏道:“若是我没有记错,他此刻应驻守在河湟一带。”

古瑞叹道:“那要见他一面倒是困难。”

吴亏道:“自古君子交心,见不见面其实不重要。王将军为人刚直,而且素有抱负。在下听闻他曾经多次上书言河湟之势,不过不受重视,奏折多如泥沉大海。待大人不日之后获得清白,在王相公和官家面前替他说些好话,若是官家能采纳他的建议,相信对我大宋大有益处。”

吴亏平日里很少夸人,但今日却把王韶夸出花儿来,叫古瑞十分意外。他问道:“敏速兄如此看好王韶,不知是何原因?”

吴亏道:“在下尚在边陲带兵时,曾与王将军配合作战。王将军治下之兵,刚勇顽强,纪律严明。王将军打起仗来更是诡异莫测,未尝败绩,西夏兵都惧怕他。”

古瑞道:“如此,那倒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以后我自然会多留意。”

吴亏感叹道:“放眼我整个大宋,文采学问皆高深的文士,唯有大人不轻视武将,可见大人心胸气魄,在下实在是佩服。”

古瑞没有想到原本一件正常的事情竟然叫吴亏感激涕零,他原本也知道大宋重文轻武,但没有想到竟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也难怪大宋越来越积弱——试问有这样自废武功的风气,能够不持续积弱下去么?

其实严格来说,自废武功也属于大宋的“祖宗之法”,自获得属下大将支持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做出“杯酒释兵权”的事情后,武将在宋朝皇室的眼中便是危险的存在,所以对武将加了一道又一道的限制还觉得不安,又在整个制度设计和宣传层面打压武将。民间有戏言说“武将若狗”,行看家护院之责,得残羹冷炙之利。这样的风气下,哪里还有人愿意习武,所以武举与其说是被取消的,还不如说办不下去。

虽然宋神宗赵顼上台之后,武将的地位有所提高,也改了不少诸如“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这类滑稽的军事制度,但毕竟沉疴难治,这问题就跟冗官、冗兵、冗费一样,哪里是能立马治好的呢?

吴亏道:“我大宋时常打败仗,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军队的最高统帅往往是文士,他们不懂打仗,却又听不进武将的意见,胡乱指挥,这样焉有不败之理?”

吴亏有过切身之痛,所以说起这些事情就是一肚子火气。

古瑞安慰道:“敏速兄不必郁结,相信这些问题最终会得到解决。”

“但愿吧。”

古瑞在家闲了好几天才被召进皇宫。

在崇政殿见到皇帝赵顼时,赵顼开门见山地问道:“古卿,你猜蜀地返回的消息如何?”

古瑞镇定地摇头道:“微臣不知。”

赵顼又看着一同被召来的诸位臣工,问道:“诸位猜猜从蜀地传来的消息是什么?古卿是乱党还是不是?”

众位大臣没想到在这么重要的事情上,皇帝竟然还有兴致卖关子。不管是新旧两党,都没有人愿意出来配合皇帝进行表演,大家都低着头不说话。

赵顼等了半天,见无人答话,道:“既然诸位都不愿意回答,那朕就直说了吧,从蜀地返回的消息说有人指认古卿就是乱党份子,乃是李岚的结拜兄弟,而且言之凿凿。”

古瑞一听,心中震惊,只是他依旧面不改色,思索着待会儿如何应答皇帝。

王安石犹豫了一下,站出来问道:“陛下,不知指认的人可有确凿证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