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郭右之二帖卷临摹是不可能临摹了,太长,时间不允许。
跟林徽因的建筑论文著作一样,都是需要往后推。
林徽因名气太大了,完全掩盖了她的学术成就,赵孟頫书法的成就太高了,也掩盖了他在文学以及国画方面的成就。
其实这个方面,席慕蓉张爱玲都如此。
席慕蓉文学才华掩盖她在美术上的才华,而张爱玲小说写的太好了,反而,让人忽略她在翻译方面的才华。
这一点,古今中外的名人,都差不多。
苏亦也是如此。
太帅了完全掩盖了他其他方面的才华。
对此,高媛曾经给出一个中肯的评价:臭不要脸。
但苏亦的特点,除了内心狂野之外,就是兴趣广泛,严重分散他的大部分精力。
不过他这个特点,对学美术史挺契合,学建筑设计的人可以看林徽因论文著作,他一个美术史的学生,自然也可以翻看林徽因的著作。
就好像他不是书法篆刻专业的学生,却去研究书法以及国画是一样的道理。
某种意义来说,这就是美术史专业的优势。
装裱还在继续。
第一幅覆背,需要苏亦拿来当示范教学,赵磊有样学样,但后面的书画,苏亦就有些顾不上他了。
剩下都是大幅书画。
尤其是《国色天香、《墨梅、《爱莲说系列三幅作品,都是四尺全开的宣纸,篇幅大,工序必然增多。
就算是潲水+撤水都有不小的工作量。
现代的装饰设计中,国画可以用在中式风格的装修空间中,也适用在其他任何风格的室内陈列中,如欧洲古典主义、欧洲巴洛克式、洛可可式风格等。
中式装修风格可以用国画装饰,北欧简约风格,混搭中国画,其实也没有毛病。
只要色调足够和谐统一,也很好看。
学姐邱玲的这三幅作品,都是用于室内装修的画作。
三幅作品,包揽客厅、书房、餐厅。
苏亦都忍不住感慨,“学姐的朋友都是有钱人啊,那么年轻就可以买房,而且还三室两厅,不简单。”
刘文斌疑惑,“你怎么看得出来,是三室两厅。”
赵磊道,“猜的吧?”
苏亦望着他,“还需要猜?一般的房子,都有客厅跟餐厅,这就是两厅,能够有书房的人,户型通常不小,不然,就只有主卧跟侧卧。”
赵磊道,“人家也可以把侧卧当书房。”
苏亦摇头,“不是。”
赵磊不服气,“很有可能。”
苏亦望着他,“要不赌一把?就今天的晚餐?”
赵磊道,“赌就赌!”
刘文斌道,“我才不玩这种无聊的游戏。”
苏亦望着赵磊,一脸同情,“抱歉,学姐昨天把她朋友的房间装修效果图发给我看了,就是三室两厅。”
赵磊吐血!
刘文斌道,“苏亦,你不要这样,总是把磊哥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不好。”
赵磊气,“滚!”
苏亦笑抽。
国画可以点缀室内空间,然而,那是经过装裱的画作。
没有装裱的画作,是没有办法达到装饰厅堂,美化居室的效果。
这就是装裱之美。
工作之余,坐在室内品茗赏画、陶冶情操,确实是一种美好的生活体验。
然而,这种美得来不易。
在装裱的时候,这种装饰室内的大幅画作,真不好弄。
就以上三幅画的覆背,花费了苏亦一个多差不多俩小时。
让苏亦忍不住怀疑,自己可能获得一个假系统,不然明明是有系统的人了,为何还需要如此苦逼。
当苏亦把剩下的十几幅书画覆背完毕,三个小时已经过去了。
刚好。
放置在阳台的《圣诞贴适时被晾干了。
于是,苏亦开始了装裱的第四个步骤——装杆。
装杆,也叫装天地杆。
对于书画装裱来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天杆为方,地杆为圆。
跟传统的阴阳学说天圆地方正好相反。
这里说的,就是装在书画上下的两块木头形状。
通常情况下,天杆是方木条制作成的,而地杆是圆木,贴串口纸的长度通常以能够包住天、地杆再长23厘米为好。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要学会装裱,不仅要煮浆糊,还要需要当木匠。
“两个都是圆的不行吗?”赵磊忍不住道。
刘文斌道,“杠精呢?”
苏亦不抬杠,“可以,不过古人终究的是天圆地方,不考虑传统的美感韵味,两个方两个圆都没有问题。”
赵磊不杠了。
镶边的书画心在后面贴上覆背纸,再上墙晾干,取下贴画板后,再次裁边。
裁边后,还需要贴串口纸,这玩意是为了在后面上天、地杆的时候用的。
意思就是说,覆背好的画心,还需要添纸。
这也是赵磊为什么感慨,苏亦败家的原因。
就那么薄的画心,结果装裱之后,不断的贴纸贴纸再贴纸。
等到需要装杆的时候,宣纸已经贴了好几层。
一幅作品就消耗那么多宣纸。
剩下的几幅大篇幅书画消耗的宣纸就更加恐怖。
“你确定不断的贴纸,就会使得书画更加漂亮?”赵磊问。
苏亦答,“这只是基本操作,要让装裱的书画更加漂亮,除了装裱技术之外,纸本配料也很重要。”
“啥?”赵磊懵逼。
苏亦说,“就是装裱的边料,这玩意没有固定宽度,民国或者明代的时候,有宽边,大概有十公分,也有两公分的边。当然,纸本没有算上绫边,如果加上绫边的话,会是四公分。所以现在大部分书画装裱大概需要五公分的配边,配边的比例,会让画作的整体感更加美观。”
苏亦装裱书画,基本上都会保留五公分的边,其实也可以开六公分或者公分,没谁规定多少,主要看个人喜好,当然,还有跟画心的大小搭配。
书本上也不会给一个标准。
如果客户没有特别的要求,装裱者就自己来。
对于苏亦来说,装裱的书画美观与否,恰好就在这里。
例如一幅小画作,画心那么小,却用大大的宣纸去装裱留下一大堆空白。
美其名曰留白。
但这种做法在苏亦看来,就是丑爆了。
所以他装裱的时候,都会注重纸本配料问题。
当然,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装裱。
比如装杆。
选用的木料不合适,或者在天杆上钻孔,不对称,惊燕带的颜色选择不好,都会影响美观。
甚至地杆的轴头安装不对劲,也会让整幅画作,失去美感。
等苏亦把《圣诞贴折腾完毕的时候,赵磊不仅疑惑,“那怎样才是最好的书画装裱技术?”
苏亦一脸无语,敢情自己刚才说了那么多,都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