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在书画方面,苏辙绝对属于内行中的内行。
尤其是现在他经营着画廊+美术馆,这些年合作过的顶尖装裱修复师就有一大把。
画廊肯定是需要装裱师的,不然,画廊的签约画家画出来的作品?怎么办?
不可能画家亲自赤膊上阵。
不然,也太掉艺术家的身份。
而美术馆肯定也需要修复师,从全国各地乃至全球各地收集到的美术藏品,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个时候,就必须要有修复师来修复。
所以画廊跟美术馆除了必要的专职装裱修复师外,还会跟圈内顶尖的装裱修复师合作。
这种情况下,对于装裱技艺的了解,苏辙并不比专业人士差到哪里去。
要真说差。
就差在动手能力,而不在鉴定水平。
整个观摩过程,苏亦在托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得心应手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堪比从事装裱行业几十年的老师傅。
这就很难得了。
“儿子,就你这技术到我的画廊上班已经没啥问题了。”苏辙感慨道。
真心话。
苏亦尽量让自己的语气不嫌弃,“爸,请允许我有更高的追求。”
苏馆长笑,“知道,在故宫修文物嘛!所以你老爸我决定给你一些助攻,中午就不要去你老妈的公司了,跟我去画廊,把老樊介绍给你认识,他可是咱们江东有名的苏派装裱修复技艺的传人,知道你今天回家,我可以特意帮你预约了老樊,你小子千万不要放我鸽子。”
苏亦乐了。
这是要跟吴婉琼女士抢人才呢。
他家苏馆长跟吴女士在对于他的培养,一直有分歧。
好不容易到了大学才达成一致——尊重苏亦的选择。
但吴女士比较强势,信奉阳谋,这不,始终把苏亦往顶尖时尚模特方面打造,就算苏亦志不在此,也一直保持苏亦的曝光度。
不管是苏亦工作室微博账号的经营,还是SUYI品牌的扩张都是为了增加他的曝光度。
牢牢把他绑住。
苏馆长就比较婉约,但背地里各种小动作一直不断。
时不时就带着他到自家美术馆遛弯,或者有时间就忽悠苏亦跟他外地看展。
只要苏亦在美术方面有任何需求,基本上有求必应。
就算没有需求,也要创造苏亦的需求。
比如现在,苏亦虽然没有明显意愿要去自家的画廊,但这里面有一个苏派书画装裱修复技艺传人,那就变得不一样了。
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传承由来已久,有不那么准确的说法,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中国传统书画装裱修复技术历经晋、唐、宋、元的长期发展,到明清时期基本定型,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京裱”和以苏州为中心的“苏裱”两个流派。
京裱,最著名的代表就是荣宝斋,在装裱行业,从某种意义来说,荣宝斋比故宫还要厉害。
故宫很牛没错,但故宫的牛是一个庞大的体量。
而荣宝斋则是一直专注古字画装裱。
他属于民间组织,门槛低,很多人都可以去学习,但故宫不一样,门槛高,现在,社科院的硕士都是最低门槛还有走关系以及北京户口。
说到国内装裱行业的流派传承也挺有意思的。
民国时期,中国的书画修复业曾形成以琉璃厂的玉池山房、大树斋和上海的汲古阁、刘定芝装池为代表的两大流派。
新中国成立后,刘定芝装池、玉池山房等处的装裱高手都被请到故宫博物院,专门负责故宫所藏书画文物的装裱修复工作。
嗯,就是把这些民间的高手给集体收编了。
这帮牛人,先后修复了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唐代韩的《五牛图、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等一批国宝级书画文物,现在在故宫古字画修复组的装裱修复师都是他们的徒子徒孙。
北京古字装裱修复技艺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貌,拥有自己专门的工具、材料、款式和工艺。
由于装裱修复技艺内容复杂,需要掌握不同朝代的绘画、纸张、绢缎等系列知识,学艺时间长,传承有一定难度,目前已濒临失传,需要积极加以保护和抢救。
这是苏亦未来要学习的方向。
如果他去了社科院读研,肯定会有一名故宫古字画修复专家当专业导师。
从传承方面来说,他也算是未来京裱大佬的徒子徒孙了。
但那是未来。
他现在接触的装裱技艺,基本都是来自于苏裱。
不是他姓苏,就大言不惭的成自己的装裱修复技艺为苏裱。
而是他现在确实擅长苏裱,以前教他装裱的老师傅就是苏裱传人。
干这种传统手工艺行业的,真的要论师承,推前推那么几代,总会沾亲带故。
从这种原因来说,苏亦也是苏裱的传人。
奈何他的启蒙师傅太过名不见经传而已。
但中国书画装裱行业,也并非只有京裱跟苏裱而已。
京裱跟苏裱都是因为地域关系的简称。
装裱因地域的原因,不仅有京裱、苏裱、还有汉裱、湘裱等流派。
苏亦传承的苏裱,即发端于北宋时的苏州一带,盛于明代宣德年后。
追溯历史的话,也可以追溯的。
比如《少室山房笔丛就说:“吴装最善,他处无及”,“装潢能事,普天之下,独逊吴中。”
吴中在哪里?
当然,就是苏州一带了。
反正在江南,历代书画家、收藏家都很看重苏州的装裱,如宋代书画家米芾、米友仁父子,就经常和装裱师傅们一起研究装裱设计问题,发明了古绢、古纸冲洗补全等技法,因创始于宣和年间,故谓之宣和裱,一直流传至今。
历史底蕴有了。
就可以追溯去编撰故事了。
从某种意义来说,历史传承这种东西拼的就是历史底蕴。
没历史依据,想吹牛都没好意思吹啊。
尤其是苏亦这样美术史科班出身的强迫症患者,这些脉络不理清,自己都难受。
对于苏馆长口中的“苏裱”大师,苏亦还是很有兴趣的。
毕竟,苏亦的启蒙装裱老师,跟大师两个字就从来不沾边。
不然最后也不会也不会混不下去,把在南亭村的装裱店给盘出去回老家开饭店了。
所以,苏亦承认他被苏馆长勾起兴趣了。
只好在微信跟吴女士说成抱歉,今天的中午的饭局,没法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