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聿键惊醒,目光落在正中簇拥而来的崇祯皇帝身上。
对这位执政多年却非常年轻的皇帝陛下,朱聿键心中五味陈杂,很难论断好坏。
不过,自己忠心勤王却被陛下禁锢牢狱,虽有违祖制,可内心未免还是有几分不快。
毕竟,事出有因,可大可小,全凭圣断。
“王叔祖安好?”
进入殿内,迎着朱聿键的目光,崇祯皇帝笑意俨然,朝着朱聿键行礼问好。
朱聿键长期被圈禁生活,不见天日,以至于面色偏白,缺少血色。然虽如此,却难掩其矫健英姿。
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朱聿键起身还礼,“有劳陛下挂念,有吃有喝,一切尚好!”
终究,朱聿键话语中还是夹枪带棒,语气里怨气不小。
“之前不及探视,王叔祖勿怪!”
崇祯皇帝挥着手哈哈大笑,丝毫未在意朱聿键不端正的态度。双眸中,反隐隐有欣赏之意。
说起来,朕的这位王叔祖,也是太祖朱重八子孙中的狠人,在历史留下头铁的名声。
其实稍微了解明史的人,对唐王朱聿键都不陌生。
他是太祖九世孙,好读书,在文学上造诣很深,有任侠之名,交结比较广泛。
他也是南明时代唯一拿得出手的明君,其生活简朴,远比当时的福王、潞王更得人心,被称为南明诸帝中最有帝王气象的中兴之主。
曾因报父仇,锋芒毕露,不顾皇家律法,杖杀自己的二位叔父,使其一死一伤。
可以说,性格刚得很。
但是,短暂的为帝期间,在对待民众问题上,朱聿键更是手段高明、方法得当。
隆武之前,建奴已经侵入江南,南明政权与其犬牙交错,许多城市不断易手,建奴杀“留发者”,南明杀“剃发者”,百姓里外不是人,苦不堪言。
隆武一登基,他说留发者是臣民,剃发者是难民。一句话就起到了统战作用,隆武政权也得到了更多百姓的支持。
之后,更是提出联寇抗清的正确主张,激起全国上下抗清热潮。
可以说,隆武上位的种种举措,从帝王的角度来看,不论是手腕还是能力,皆是解决南明危局的最佳人选。
可惜,他先天不足,是被东林党人和军阀郑芝龙扶持上位,手里无兵无权,根本无力回天。
最终,这位不甘充当傀儡的刚硬君王,在郑芝龙冷眼旁观的情况下,带着属于他几千人的兵力,御驾亲征走上悲壮的道路。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随着朱聿键御驾亲征失败,隆武政权分崩离析,南明再也难以阻挡螨清和汉奸走狗祸害华夏的步伐。
现如今,崇祯皇帝要御驾亲征,他自然要防止一切意外的发生。
毕竟战场凶危,谁能保证没有意外?
有鉴于此,他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他往好的方向想,做好御驾亲征胜利归来的准备。
另一方面,他也做好凉凉的打算。
那么,为大明挑选一个合格的帝王,稳固大明国本,就是崇祯皇帝为凉凉所做的准备了。
无论生与死,崇祯皇帝都希望大明江山永固,让华夏一族永远传承下去,让汉人永远成为世界的主宰。
而不是被异族统治融合。
“陛下历兵危,掌戎机,理政务,臣区区阶下之囚,岂敢劳烦陛下分神?”朱聿键不知崇祯皇帝的来意,尚在小心翼翼的应对着。
“王叔祖,朕此番前来,却是有国事相托!”
崇祯皇帝自顾走到殿内站定,负手迎着惴惴不安的朱聿键,直接开门见山说道。
国事相托?
崇祯皇帝此言一出,整个殿内静谧一片,在场每个人都不淡定了。
唐王朱聿键血统和崇祯皇帝相差甚远,双方并不亲近,又是一个被长期幽禁的废王,可陛下突然一句有国事相托,怎能不令人浮想翩翩?
尤其是厂督王承恩和锦衣卫指挥使刘文耀二人,深悉崇祯皇帝近来的种种布置,内心更是骇然。
温体仁初抵京城,对最近的时局并不了解,却立马被崇祯皇帝拉到洪庆宫,此刻还属云里雾里,不知所以然。
倒是唐王朱聿键相当干脆,虽然眼中犹疑之色不减,可看着崇祯皇帝,也不刻意装什么小心谨慎,直接回道:
“忠臣事君,只问所言者是否有利于国,不问是否有利于身。今国势危急之日,臣身为朱氏子孙,不计自身荣辱,请陛下自管下旨。
若能为国效力,则臣上不负国恩,下不负百姓,亦不负平生所学。”
“好!”
崇祯皇帝击掌大喝,高声大赞。
朱聿键果然不愧是南明有数的明君,性格坦荡落落大方,毫不扭捏造作,正是一位合格君王需要的基本品质。
挥手摒退左右,让宫中值守戍卫退下,殿内只剩聊聊数人。
顿时,所有人都知道陛下确实重要事情相告。
只是,他们不安的心,却更加强烈了。
“朕不日即将御驾亲征,驱逐鞑虏,还大明朗朗乾坤!
崇祯皇帝脸色肃然,龙眼环视殿内众人,语气低沉宣布了决定。
“陛下,万万不可!”
“陛下……”
骤闻此事,温体仁一脸惨然,跪伏在地哀恸着。
朱聿键虽然天生性格洒脱,却亦是惶急跪地,语声哀切。
事情说到这里,显然已经非常明显,崇祯皇帝是在托孤,寻找他亲征之后万一不测的备胎。
可是,令在场忠心之臣为难的是,陛下有太子,早就立下皇储,有接班人啊?
如今这般,似乎没事找事啊?
PS:从今天开始,慢慢调整了,抱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