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着好吃的肥肉,自然有人迫不及待的伸出利爪,狠狠的抓住那些肥美的东西。
见猎心喜,自古而然。
皇帝陛下和仝致远尹初年在勤政殿的谋划自然没人知晓,毕竟勤政殿内没有外人。
同时项信还没有入咸阳,没有到皇帝陛下面前领取帝国的兵符,自然而然之前交代的那些任务,离偲还没有动手的想法。
不过丞相甘罗答应皇帝陛下的那些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该是做起来。
数日之内,咸阳里面有些官员直接被来自大理寺的衙役缉拿,偶尔有些官员则是出自禁军的手中。
虽然皇帝陛下和两位丞相之间的谋划秋然并不知道,但是丞相甘罗想要驱使禁军做些事情,秋然没有立刻回绝,而是向皇帝陛下禀告之后,得到允许方是直接答应下来。
对于禁军统领秋然还需要向皇帝陛下请示【】,甘罗倒是一派笑意,没有露出任何不满的情绪。
帝国之内,任何事情都需要向皇帝陛下禀告,没有谁有资格擅自准予你,否则必然遭受朝臣弹劾。
何况秋然乃是禁军统领,非是普普通通的官职,下朝臣不知道几何,都是盯着秋然,若是秋然犯错,朝臣的弹劾奏疏立马便是能飞到勤政殿里面。
禁军不同于帝国三军,在军制建设面都有着独立性,不听命于帝**部。
即便帝国太尉手持兵符,都是没有资格调动禁军,唯有皇帝陛下的命令才是禁军行动的号令。
禁军是担着保护DìDū咸阳的重担,同时更加重要的是保护皇宫之内的皇帝陛下。
咸阳之内,咸阳府的咸阳令能够比肩九卿,正是咸阳府掌握着咸阳的守卫之责。
咸阳令令狐手下该是有着保卫咸阳的军队,不过随着帝国改制,咸阳令手中的军权一变再变,到现在手里仅仅剩下二分之一,还是处于被节制的那种。
剩下的那半来自咸阳府的军权,最开始是在军部尚书的手里面,毕竟军部尚书乃是帝**队名义最高的掌控者。
这些年来帝国三军各自在驻地,导致军部尚书的命令都没有谁会听,自然需要有所弥补。
不过随着几年前的那件事情,咸阳里面发生动乱,某些世家居然想要趁此机会发难。
皇帝陛下先知先觉,震怒之下,倒是惩治当时的咸阳令,同时分出咸阳附近军队的军权交给太常卿仝致远。
忠诚于皇室的仝致远,自然没有半点挑剔,几年前仝致远倒是出过手,解决了那些世家的麻烦。
近些年来倒是没有再出手,咸阳安稳,又是有着桃源坐镇,倒是没谁敢在这种事情冒大不韪。
……
……
丞相甘罗撕开温和笑容的面具,在咸阳里面大抓特抓,一时间搞得百姓人心惶惶。
不明白往日温和平顺的少相甘罗,近来这段时间态度居然如此强硬,强硬到比曾经的御史台还要可怕。
不过抓了些官员之后,且是用禁军出手,看清楚便是安静下来。禁军乃是在皇帝陛下的掌控当中,禁军出动,自然不是小事。
甘罗出手倒是迅速,半点没有留下余地,因为他知道暗中肯定有不少人看着他。
站在大农令府邸前的甘罗,看着面写着大农官署几个字,再是看着里面搜刮处理的钱财,莫名有些愤怒烦闷。
作为帝国朝堂之,有数的几位真正出自寒门的高位官员,对于这种搜刮钱财的官员很是厌恶。
大农令主持帝国农事以及财帛之事,掌控着帝国半数以的收入,没想到如此敛财,实在是让人感到恐怖。
被押解出来的大农令依然有些瘫软,被几名来自大理寺的衙役抬着,腿都拖在地,好似软骨般。
眼前的阵仗,之前便是有所传闻,大农令本想着快速转移,却是没有想到甘罗动作如此迅速,立刻查到他的身。
九卿当中,大农令位置特殊,乃是帝国根本当中的根本,以他敛财的数目,一旦被发现,死罪难逃。
没有哀嚎,没有求情,只是枯槁苍白的面容流下浑浊的泪水,胡须都被鼻涕粘合在一起,看起来异常狼狈。
甘罗看着眼前的大农令,平日温和洒脱到极点的老者,没想到落难竟然成这般模样。
忍不住皱了皱眉,没有说话,直接挥了挥手,示意衙役们可以直接押解到大理寺监牢。
之前朝堂官员联合,这位大农令最是先出手,因为他知道项信的性格如何。
项信嫉恶如仇,对于寒门百姓的事情异常关注,一旦有了案件,即便越职越权都可能亲自插手。
以他在大农令敛财的数目,若是真心实意想要挖出点什么,凭借项信再帝**方的影响力,瞬间便能遍及十大道州。
到时候,他的那些勾当自然无所遁形,因而这位大农令出于本质利益考虑,直接联合几位和他关系莫逆的朝臣,胁迫利诱御史台官员把他们的奏疏递到勤政殿。
甘罗回望了眼天街尽头的宫城,站在人群最前面,眼里闪过笑意,嘴角的笑意更是阴险。
挥了挥手,马离开,继续去下一处位置。
听到大农令被抓入大理寺的消息,直接把御史台的官员们给吓住了,大农令可是九卿。
自五年前之后,再一次落下九卿,是否代表着一场风暴的来袭,再是想到之前大农令对他们当中某些人的威逼利诱,霎时间,吓得双腿发麻。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甘罗不断奔走各处,手都伸到了咸阳之外的郡县,抓住了几位太守。
御史台那些递奏疏的官员,这些年都被吓破胆,都不敢回家,直接吃住都在御史台里面。
准备等那位丞相的手段平缓些的时候,再离开。至于那些有点关系的御史台官员,则是纷纷找些关系,打听下具体情况。
有人说是因为之前御史台的书。
有人说是大农令敛财的连锁反应。
否则何以派出丞相甘罗亲自出手。
众说纷纭,各有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