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写作吗?你有这个爱好。”霍东道。
“是的,我是喜欢这个爱好,我可能看得书多一些,我最早的诗是8岁写的,而且是写得很有深意,写着家庭矛盾还很押韵。不过我长大之后就忙于学习,没咋写什么文学作品。我看很多人都年少成名,成名去参加一些作文比赛什么的,我大一的那个社团的学姐就是在新概念大赛获得三等奖,就已经很不错了,我感觉如果我参加的话,我连那个纪念奖都拿不到,她也是十几岁的时候写的,十几岁就有这么高的造诣,能把一些文字的组合得到高手的认可,专家的认可,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韩浩道。
“你喜欢什么样的题材?”林峰道。
“我时候什么都写诗歌,歌词散文短篇,都写。”韩浩道。
“那你看的书什么最多?你不是爱看推理吗?”林峰道。
“我什么时候都看这个,没有什么绝对的,推理,是我在高中的时候认识一个学长他推荐的,那个时候我上高一,他上高二,他经常在门口儿对面儿的书店里买这些书,是一些杂志,上面看,当着很多有意思的推理,都是国内的一些高手,现在很有意思。写这种文章应该不好写,因为它本身就像解谜类的文章,需要涉及很多的情节,自己要掌控了这一大团复杂的场景设计,往往推理文儿就是像柯南一样,大家都看过柯南,都是解谜类的东西,每一集死一个人,然后找出真正的凶手是谁,推理的文章不见得是都得是凶杀案或者是暴力的情节,我看过一个台湾的推理作者,他的推理里面就没有什么杀人犯,案发现场什么的,但是他写出来的文章跟别饶推理风格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人家把推理的这个细节放在了日常生活方面。比如一对情侣的内心独白,这个男人为什么不爱我了却爱另外一个女人,于是这个女人就去找这个男人不爱自己的原因去剖析他和另外一个女人之间的秘密,也用复杂而缜密的推理思维去写,里面没有凶杀现场杀人过程,都没有案件发生,但是他们把推理的情节放在了推测对方心理的博弈上,这一样子让人感觉非常过瘾,是不见血的推理文章,有的时候我看多了以后也感觉挺有意思的,但是太伤脑,我觉得还是白文比较好一些,因为那看着比较爽,不是不累,看这种推理文好像是在自己解道数学题一样,各种人物各种情节交织穿插在一起,非常复杂,复杂到自己都想拿一根笔记下来,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然后看到一份儿还得往前翻,因为忘记了前面儿所的重点,接不到下段,得通过浏览前文的线索去继续读下去,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就非常成功,引人入胜,情节错综复杂,非常吊饶胃口,让人看邻1段就想把全文读下来,而文章的高潮就在结尾,在结尾结出谜底,或者让读者无限的猜想,或者让读者突然恍然大悟,有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这篇文章就成功了。”韩浩道。
“看来你研究的非常深呢,我看你的推理,倒也没什么好看的,是不是我看的也少,还是你给我那几本儿书,都不是很精彩。”林峰道。
“我借你的那几本杂志上的文章确实比较平淡,有空儿我再给你找一些文章,写的确实不错,现在看这个人太少了,我觉得要不都是理工科儿的,或者是搞那些特殊专业的人喜欢看这个。你知道我们这个学长后来考什么专业了吗?他考的是法医专业,因为他喜欢学这个,他才看这个,这个差点把我都耽误了,因为我并不是搞这个专业,我看这个就没有用,纯业余,这样会耽误我的学习的,所以上了大学之后,我就不再看这个了,但是朋友之间有想看的,我还是会推荐给他的。”韩浩道。
“你不是看了不少日本的推理吗?有什么值得推荐的?”林峰道。
“一些大师的作品还能算可以,东野圭吾,和岛田庄司,都不错,他们都写了大量的作品,你可能也知道,日本人做文学作品都比较啰嗦,文章很长,他需要大量的情节和铺垫,我觉得有时候这一本儿书下来,至少得上百万字去叙述一个故事,把这个故事叙述得非常的精彩,非常的精细,我也不知道他们哪来的这么多灵感,有时候设计20多个人物,你这么多人物他们得怎么写?他们得分段分章的一点一点的像挤牙膏似的慢慢的叙述,但是到最后他们能把他们所有的情节串联起来,达到了贯穿所有的作用,最终还能统筹大局,让每一个所写的人物都有作用,都不是一笔带过,都是在线路中擦边的那些人物,当陪衬也好,当背景也好都有用。所以这样下来整个场景的设计就好像电影一样,特别的复杂,让人看着非常脑袋疼,光人物这么多,还需要描写的,那样就更复杂了,所以看这种文章就会脑子疼,更何况写这个的人了,我觉得写这这种文章的人智商应该都很高,他至少能够记住这么多人物,每一个都有作用,写书的人好像导演一样,让这么多演员儿都各就各位去演绎自己的故事,然后把他们放在一个大荧幕里面前演,而且还不乱,找一些线索穿插进来,带点儿悬念,一直隐藏到最后,最后真相大白,让读者直呼过瘾。”韩浩道。
“我觉得你也有这个潜力去转行写啊,你也相当厉害呀,东哥去搞音乐,你去搞文学,了这么一大堆,好像自己还有两把刷子里的一样,我看你们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林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