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5章 ?思路决定效率(1 / 1)山乡土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鲜为人知的山野奇闻,别说当老师的知道了无济于事,就连村组干、村委乃至更上级的领导干部,貌似也是无法驾驭的事情。

但村组干徐发元工作兢兢业业,殷勤地迎接各级各类大小领导这一点,还是做得很到位的,就算是老师进村入户,需要他配合,他也肯定百分之一百支持。

林枫等人在徐发元家门口停了摩托车的时候,徐发元两口子也刚好从地里干活回来。

“老师们,你们辛苦了,我接到村委领导电话了,说是今天起,学校里的老师们也要进村入户干工作,小林啊,你也是本组土著人了,有啥需要帮助的,你就不要太客气!”徐发元如此说道。

“老徐,我不会客气的。”林枫笑笑,说道:“对了老徐,虽然我是永富村五组人,不过在中心镇安家落户都十来年了,虽然老家这儿也没少回来,但是村里的各种信息,我还是没有你了解得那么透彻。”

顿了一顿,林枫接着道:“既然村委领导都给你打电话了,那我就开门见山吧,我们这次四个老师来五组六组,专项工作就是完成两个组所有人口信息的录入,要求做到三不漏,按照常规干法,我们肯定要挨家挨户地走访,但我有个好主意,我们就在老徐你这儿坐地办公,就麻烦你挨家挨户通知,让村民们带上户口本来你这儿,我们一个个询问,一个个登记,这样做的话,可能一个星期完成的工作,我们三天就能做完,这么操作,主要是为了更少地耽误老徐你的宝贵时间!”

徐发元眉毛一挑,竖起大拇指说道:“小林的办法就是好,那么就从我家开始,给你户口本,然后问就近挨家挨户通知,让他们带上户口本来我这儿。”

“如果路程稍远的,老徐你还可以电话通知,省得跑路。”林枫进一步建议。

“太好了,我这就行动,五组六组我有电话的占了一半多……”徐发元越发兴奋了,他一边翻箱倒柜去找户口本,一边对老伴儿说道:“婆娘,你给几个老师弄个办公桌,然后揪一只鸡宰了。”

“哎呀,老徐,还宰鸡呢,这多不好意思啊?”林枫说道。

“是啊是啊,老徐,不用麻烦了,忙完了我们就回去,晚饭就别做了。”潘宗华说道。

“老徐,真的不用了,这样子我们会很不好意思的。”聂红海说道。

“大家就别客气了,村委干部和镇委干部来我这儿,顶多就是一只鸡,两瓶酒,三包烟,咱就这条件,还望大家别嫌弃就好。”徐发元说道:“再说了,你们做老师的根本就很少来村里,平时我想请你们吃个饭都还没有机会呢?小林刚才这个建议特别好,接下来的几天你们都在我这儿办公好了。”

徐发元手里拿着刚找到的户口本,接着大声嚷嚷道:“婆娘,桌子搬完了就去抓鸡,抓咱们家最大的那一只公鸡给宰了。”

徐发元的老伴儿答应一声就往屋后去了。

“不用不用,别这样……”聂红海和潘宗华都连连阻拦。

“什么不用?这来到我家了,那就由我做主!”徐发元将户口本递到林枫手里的时候,说道:“小林,你是最最聪明的,我一听就知道你这是用最快的效率去做这件事,其实关于文化户口工作,听村委领导说,你们现在做的这件工作,其实就相当于做个基础,因为这是一个系统性的目标,以后的很多资料信息,都是来自文化户口册呢。”

“咳咳,大概也差不多是这意思,文化户口册是基本的材料,所以需要做好,做对,尤其是三不漏标准。老徐,要不你就去忙吧?”林枫说道。

“得嘞,你们直接开干吧,我分分钟就让人陆续送户口本过来。”徐发元的声音已经在屋子外面响起。

林枫竖起了大拇指:“老徐办事效率挺高的!”

潘宗华笑道:“就我看来,林老师你的方式更加有效,你这是思维决定效率,这个组,一定是整个永富村最先完成工作的一个组,虽然我们只有四个人。”

“哈哈,大家都差不多,事实上我也不能做啥呢,你们三个就自己做一下分工,核查户口本,手机拍照存档,手工签订相关协议,现场录入电脑等等。”林枫耸耸肩:“我之所以不能和你们一起做,是因为,老徐的媳妇忙活了一天,这又给咱们做晚饭,我好歹也去打一下帮手,你们说这样子可好?”

“好,太好了,还是林老师想得周到。”聂红海说道。

“林老师果然很厉害,其实我还是最佩服他的思路,坐地办公,请老徐帮助,这真的太棒了!”李月也是竖起了大拇指。

“少点聊天打屁,更别互相吹捧,干活吧,我们有两个村民组的活儿要干。”林枫进入厨房之前,提醒道:“请几位思索一下,我们白天要上课,就像老徐一家白天要上山干活,甚至就像其他老百姓一样,白天累了晚上都是要按时休息的。我的意思是,其实我们工作的时间并不多,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最多的工作,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多多思索的。”

聂红海等人点点头,当即不再言语,暗自分工各理其事,刚把徐发元家的户口本信息录入并拍照整理完毕,紧跟着房门吱呀一声,一个女的就走了进来。

“呀,是几个老师呢,听我徐大伯说要拿户口本来登记,是你们吧?来来来,我人老眼睛花,都看不清楚了,再说我这户口本一共两本……”

说话的是紧挨徐发元家的徐发忠之妻陈小珍。徐发忠一共四个儿子,每一个儿子都安家落户,并且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关键是整个家庭也没有分家,算是三世同堂吧。

李月接过两个户口本,看了看,又看了看:“老人家,你一家合计有十个人口?”

陈小珍掰着手指头,说道:“多少个人我不知道,我和我老伴一共四个儿子,四个儿子娶了媳妇,大儿媳妇生了三个娃,二儿媳妇生了两个娃,三儿媳妇生了两个娃,幺儿媳妇已经生了一个娃,不过现在已经身怀六甲,要不了多久就要生了!”

李月陪笑着,转头对聂红海小声说道:“老公,这一户人口太多,一张表格仅仅十一栏,不够写怎么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