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章 农耕经济状态(1 / 1)乐江渔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把布继录叫过来一起谋划了工作计划。虽然这个计划让他感觉有阴谋,但把资金集中使用到后山村,他布继录也无法反对。

会议上形成了决议,起草好了报告,老马盖上合江村村委会新章,这事就算定下来了。老赵局长还真如程洪所说尽全局之力支持这事。

还搞了一个扶贫工作队走动队员,把全局的各方面的文化人才都编进来听从老刘的安排。可以说是要钱有钱要人有人。

音乐有现成的班子,前山村和后山村有个喜庆鼓乐队。听说成立舞蹈队、舞龙舞狮队,村民都踊跃报名参加。他们冲着的不是娱乐而来,冲着的是能参加红白喜庆可以赚点钱补贴家用。不管目的是什么,有人参加就是一件大好事。

几天时间,文化广场开工。鼓乐队、舞蹈队、舞龙舞狮队开始在文化局专业人员的组织下训练。文化长廊开始打造,村里出现大量的宣传彩绘。

看着热闹的场面,老刘不禁摇了摇头。这个程洪,要么不动,这一动就搞出这么大的动静。说布继录把握干部的心态很准,他是精准。也难怪何明这么看重他,是他对何明的胃口。

大量扶贫的标语也上墙了,按程洪的说法是借势,实际上是借机花文化局的钱。把文化局全算计进去了,而且还让文化局心甘情愿。

程洪是典型的冒一下泡就不见影的主,合江村是动起来了,但他却又连续几天没见到影子。老刘很理解他,管那么多事,能抽个空来一次合江村不容易。能想到他说明他在老刘的心中地位很重要。

放假了,村里的孩子们多了起来。也有很多的大学生也回家过年。接着在外面打工的也陆续回来。顿时村里开始热闹起来。后山村变得特别特别地热闹。

问题还是拖着,钱均来过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过来,年底了工作多这个说辞非常合理。但狸冲组和二道沟组的人却不是这么想的。政府是在拖。

三仔带着几个人几乎是蹲在了林业局,可林业局的答复是开春之后再行处理,一直安慰他们不要着急。

可是他们能不着急吗?就算是他不着急,那些刚回乡的年轻人都着急呢。想趁着他们在家的这段时间把问题处理好,过节后可以安心地在外面赚钱。

布姓的人只是不停地向狸冲组的人亮肌肉,一付要把顾姓人赶出后山村的架势,但行动上很是克制。嘴架是不可避免的,时常可以听到双方的人站在路上对骂,双方的祖宗也常常搬出来。

双方都有聪明人把控局势,倒也不会恶化。何明与程洪不担心,他老刘也不必担心。他要关心的是项目的进展问题。

刚从后山村广场项目上返回来,坐在办公室点燃了一支烟,没办法心里想的事多戒了多年的烟又复抽了。

“请问工作队是在这里办公吗?”一个小女孩敲了一下门问道。

“对,你是?”虽然在合江村有两个月了,但来找他们的老百姓并不多。

“哦,我是后山村的,顾正海的女儿顾兴琼。”女孩走了进来很是自然地介绍起自己。

正在玩游戏的陈悦抬起头来好奇地打量着眼前的女孩子。眼清特别大特别清澈,一闪一闪的很好看。五官精致结合了正海和玉荷的优点,像貌上更象正海有一股子英气。

只是身材不高偏瘦,再加上有一丝苍白让人怜惜。衣服是地摊货却是非常干净得体,看不出是穷苦人家的孩子。

“坐。”老刘一听她的介绍顿时高兴地招呼她坐下来,并给她倒上一杯开水。兴琼礼貌地接过开水坐了下来。

“家里有什么困难吗?”老刘坐在她对面关切地问道。

“没。”兴琼不好意思地说道:“一切都好。大伯,你是队长吗?”

“对,我是。”老刘爱怜地看着她点头。

“是这样的。我大四了嘛,要进行社会实践。明年还得实习。”兴琼红着脸说明自己的来意:“我本想去正春叔公司打工,但我爸要求我来村里帮助扶贫工作队。”

“你有意向考公务员?”老刘问道。

“没。”兴琼忙摇头说道:“我家的情况您也知道,公务员那点工资不够。再说我的志向不在这方面,我想象正春叔他们一样开自己的公司。

队长大伯,你不要误会。我爸说这些年村里人帮助我家大多,要我借这个机会也帮助一下村里人,家里现在还过得去不需要我赚钱补贴家用。就这么简单。”

老刘心中叹了一口气:这个正海,这孩子他想了想问道:“你是学经济管理专业的吧?”

“准确地说是学电子商务专业。”顾兴琼解释道:“我还选修了经济管理专业。”

“那你”老刘刚想继续问下去时程洪推门走了进来,一身的寒气打断了他的话。

“这位是?”程洪看着兴琼好奇地打量了一下。

“正海的女儿顾兴琼,她自荐要参加扶贫工作。人家是学电子商务和经济管理的高材生。”老刘简单地介绍了一下。

“丫头不错。”程洪满意地点了点头问道:“你说说怎么发展合江村的经济呀?你是这里土生土长的,应该更了解合江村的现状吧?这一点我就不用介绍了。”老刘白了他一眼,把自己的风头全抢走了。

“这是程副镇长,镇里的领导。”老刘见兴琼有点不知所措就介绍了一下程洪,他有意把这个副字咬得很重。

“我”看来顾兴琼是正海临时要她过来的而准备不足。

“不急,慢慢来。”程洪又喧宾夺主地说道:“我同意你的请求了,此事我会向何明书记反映,给你开点工资,也不能白干活不是?”老刘直翻白眼,没办法这态也只有程洪能表。

“谢谢叔叔。”顾兴琼放松了一些说道:“从经济角度来说,合江村存在产品不显、产能不足、销售不畅的问题。应该说是还处于一种原始的农耕经济状态。要想发展一切得从头开始”

“继续说下去。”程洪兴致地坐下来一付听教的态度说道。

“嗯。”顾兴琼有点兴奋地继续说道:“原始农耕经济状态与现代经济状态接轨是一个新的课题,存在对接困难的问题。受到自然条件、思想意识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但也有优势,只要是成功对接,会极快地拉动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甚至可实现跨阶段性的飞跃。”

“这只是理论而已。”陈悦不合时宜地说道。

“去,别打岔。”程洪瞪了他一眼说道:“理论,我们每天学习理论,可我从来还没有听这样的理论。别影响我学习好不好。”陈悦低头起身离开,他只是想引起顾兴琼的注意而已,有必要这么呛人吗?

“可是要怎么对接成功?”程洪沉思了一下问道。

“第一步做好对接的基础工作,第二步做好对接前的思想观念改变,第三步找准对接的契机对接点。第四步联网。”顾兴琼微笑地继续说道:“基础工作就是要集中资源提高产能,打造特色产业。改变观念就是把参与者的观念从原始农耕经济意识慢慢转化成现代经济意识。

对接就是建立品牌和销售渠道等工作,联网就是把经济体系融入到现代经济体中。从电商到物流联网等。”

“老刘,是不是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程洪看着老刘问道:“这下子思路清晰多了。丫头,搞好了给你记一功!”

“可问题是如何集中资源提高产能打造特色产业,这第一步怎么走?”老刘白了他一眼说道:“思路是清晰了,可困难还是摆在那里呀。”

“打造特色产业是高要求,只要能集中资源提高产能就行。”顾兴琼胆子大了一些解释道。

“丫头,说实话,你胆子够大。”程洪想了想说道:“是不是只要我有货,你就能卖出去?”程洪问道。

“能。”顾兴琼想了想当即表态道:“不过得按行业包准进行加工。粗加工也行。”

“这就好办了。”程洪略带兴奋地说道:“合江村不足,那前车镇集中起来不就有货了?前车镇不够,全县集中起来总够了吧。丫头,你能拿出一个设想,试着先搞起来再说。

需要什么你大胆地提出来,真要是把事办成了,我就是让何明和李明轩砸锅卖铁也得支持这事。”

“你吹吧。这点家底反正不是你家的。”老刘白了他一眼,然后对顾兴琼说道:“丫头,没他吹的那么神,不过我们铁定会支持你的,这一点你大可放心。计划中把这个原始农耕经济与现代经济对接的理论也写进去,只有这样才能打动某些人。”

“得了吧。”陈悦又不合时宜地说道:“政府投资先不说存在资金使用上的麻烦,资金投入的效率麻烦,还有资金和项目管理上的麻烦。

不管是粗加工还是精加工,只要是按行业标准进行加工。也就是建工厂,那投入就不是一笔小数目。就凭着合江村这点土货,销售这一块我家就可以全包了。以前没有跟你们说这事,就是因为还不是说的时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